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2010-03-0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45205114 ·条形码:9787545205114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去商家看看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去商家看看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页码:28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45205114
·条形码:97875452051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

内容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从“狸猫换太子”到“包青天系列”传闻,宋仁宗好像就是个被庞太师左右的“草包”皇帝,出镜率少得可怜。其实,仁宗是个好皇帝,庞太师也远非传说中的那么坏。别的皇帝为人才太少而苦恼,仁宗烦的却是手下能臣太多。且不说文学史上的晏殊、三苏、宋祁等人,光是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包拯、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这些人就够仁宗头痛的。人人都是腕儿,谁也不买谁的帐,斗得个你死我活。君子们不仅爱内斗,还经常上演官场版“斗地主”,动不动就作死谏状威胁皇帝。身为他们大BOSS的仁宗该如何摆平他们?又将怎样建设和谐朝廷?
另外,朝内朝外也不太平。周边辽、夏等少数民族民风彪悍,时不时就用铁蹄骚扰一下南边的礼仪之邦。国内的恐怖分子三番五次暴动,南蛮叛乱、交趾之乱接踵而至。不得不惊叹,当个皇帝也不易!可人家宋仁宗就是这么厉害,不仅摆平了内忧外患,而且领导诸名臣开创了一个盛世。
有人说,“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相较秦皇汉武,仁宗和北宋一样被误读的太多。

作者简介 高天流云,本名刘羽权,沈阳人,自由职业,曾出版小说《潘多拉界面》、《血罂粟》。
自2008年进入天涯煮酒论史版块后,高天流云名声鹊起,迅速蹿红,成为煮酒人气最旺的“楼主”,迄今为止,尚无人超越。
媒体推荐 郁郁文,满满仓,
生齿繁,兵马壮。
堂堂大宋,纳币分疆。
百年盛乐世,南逃何仓惶,
北顾中原空怅望。
强耶?弱耶?
编辑推荐 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如果这是宋史4:仁宗盛世卷(下) 》是煮酒论史第一人2009年度扛鼎大作,解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配称“仁”的帝王,看仁宗如何领导史上最牛团队开创盛世。
? ◎跟仁宗学管理,怎样搞定大腕级员工。
? ◎跟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苏轼、王安石等名臣学做官,有好目的更要有好手段。
? ◎读懂宋朝历史,参透当下中国经济,藏富于民VS藏富于国

专业书评 作者细腻的文笔 缜密的构思
却再现了那远古的奇迹……
北大历史系 梅子仁

天涯煮酒论史板块超一流作品,作者观点手法文采都落落不俗,将枯燥的历史写的引人入胜,并赋予各个历史人物新的、鲜活的形象。
天涯推荐 易宏生

单看起来,《明》很热闹,很有趣,但内里的厚度和古今的通脱与《宋》比起来,就逊色了。本来觉得,《明》的语言很睿智、很现代、很生动、很幽默了,但看过《宋》再回头读,就觉得口味薄了不少。在叙述事件和人物方面,《宋》经纬细腻、点面成辉、逻辑缜密、眼光深邃。语言上风趣但不流于油滑,深沉与轻灵兼而有之,但没有滞涩和轻浮。可以感觉到贯通古今的悟力,史料庞杂繁复但有据有序,引用和表述就普及而言也算得比较严谨了!叙事技巧方面,尽管个别处锋芒毕露,但也算得非常成熟了!
只是这书出得比《明》晚些,所以很多人带着《明》的阅读惯性草草比量,以至于觉得读着不舒服。其实仔细想想,抛开习惯和先入为主的偏见,两套书各自随便挑上100页读下来,看看那套书在你的记忆里,留下的人和事更多、更细、更生动立体,乃至大的历史轮廓和色彩更丰富而且清晰!还有就是那些俏皮叙述。
当当网资深评论员 何应中

这本书简直是精彩绝伦!
自从《明朝那些事儿》红了以后,一大批草根说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统统打着《明朝》的旗号,起初以为这本书也不过如此,也是模仿之作,看了以后,拍案叫绝!作者的风格和当年明月很不同,写的更之爽快,以一种淋漓尽致的风格去诠释北宋的历史。如果你喜欢明朝那些儿事,这本书一定不可错过!

卓越亚马逊资深评论员 单若水

《如果这是宋史》堪称白话中的经典!
内容丰富,前后贯穿性强,看过之后久久不肯放手,回味无穷。看来作者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专研宋史了,因为我觉得这个作者写历史的角度很特别,实实在在才是宋史。
宋史研究员 程 琛

千头万绪的仁宗朝,梳理下来真不容易。
流云兄善于把同样一件事情以不同角度观看得出的迥然不同的观象,读者在其中体验过山车一样的快感,使行文张力十足。我很喜欢。
新浪网推荐 魏 淼

同类的书总免不了相比,可以这样说,当年明月的书消遣性强,流畅的书写至少保证你一天扫一本,而这本则书卷味相当浓郁,文笔生动有趣,但这种有趣比较含蓄,不象明月那样直白煽情肆意渲泻,而是需要你仔细体会,然后会心一笑,所以你恐怕一个星期才可以看完一本,同样的价钱,显然比明月的书那是更值。
比明月更好的一个地方,是本书懂得勾勒每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氛围,让你能够知道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大体是怎样的,而这在明月的历史叙述中,基本告缺。而我从此书中最大的收益也就在此,一下子入门了宋初纷繁的乱世。之前凭自己,是怎样看也看不透。
至于缺点,如果作者能够对一些小事的史料更加仔细辨析,那就更好看了。
今晚报推荐 舒非珂

这本书的文笔十分优美,不仅详细地写出来大宋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令人百读不厌,在下力捧。
腾讯网推荐 汤加隆

目录
第一章 1042年的北风

第二章 西线铁幕

第三章 葛衙内的游戏

第四章 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章 爬满虱子的锦袍

第六章 君子在此诸神退位

第七章 庆历守望者

第八章 独立贺兰山

第九章 仁宗的面纱

第十章 生得奸诈死成笑话

第十一章 花灯节之夜

第十二章 正版包青天

第十三章 鬼面昆仑关

第十四章 梁适升官记

第十五章 掀开名世的袍襟

第十六章 妙不可言的灾难

第十七章 狄青之死

第十八章 百年经营铸高文

第十九章 千年显赫大梁城

第二十章 45年无太子

第二十一章 不识贱人真面目

第二十二章 唯此一仁宗

……
序言 现代商场上有句名言,“世间的钱只有那么多,你多得了,别人就会少得,从无例外。所以商场即战场,必须要抢!”
人世间的快乐也是一样的,只有那么多,你快乐,必然会有人不快乐。除非,大家都是无欲无求的第欧根尼,有个狗窝就觉得上了天堂。不然,你的欢乐总得有些理由吧,那个理由,就一定建筑在别人的不快乐上。
从无例外,小到今天买土豆时讲下来两毛钱,大到耶律宗真和赵祯讲价钱。
公元1042年,是宋庆历二年,辽重熙十一年。这时耶律宗真26岁,已经当了11年的辽国皇帝。最近他有点烦恼,日子太顺了,幸福得让人无聊!
他坐在契丹皇位上向四面八方张望,先看自己人。从他老爸望到老妈,从兄弟看到儿子,边看边想,觉得谁都挺好,但都让他提不起兴致,似乎生活还少了点什么。
老爸死了很久了,显赫人物的死亡就像老酒,时间越长,名头越芬芳。圣宗陛下,这个名头在辽国百余年间独此一份,必将万古留芳,他只有羡慕的份儿。
他的老妈,强悍凶狠的萧褥斤女士,不说也罢,早在8年前,就让他凉透了心。那时萧老妈突然间觉得这个儿子很陌生,情敌养大的孩子,就算是亲生的,也不投缘。她秘密召集娘家人,要用小儿子耶律重元替换宗真,辽国需要新的刺激,搞个政变还是很有趣的嘛。
可惜小儿子的心理有问题,从重元后来的表现来看,这个契丹娃总是在造反和不造反之间纠结,闹得国家不安,他自己更不安,直到全家死光光,辽国也元气大伤。其实他现在就顺理成章地当皇帝多好?但精神上的毛病就是个绝症。
他悄悄地跑去告诉大哥,老妈要干掉你了,怎么办要快想。
大哥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把一大堆的舅舅都抓了起来,收回老妈的太后印玺,再给她搬家,到老爸的坟前去反醒。直到3年之后,宗真有一天突然悲从中来,思念自己的妈妈,亲自驾车赶向庆州皇陵,把妈妈接回皇宫。
但怨恨不解,萧褥斤厌烦了谁,终身都绝没有宽恕。无论宗真怎样孝顺,也没法挽回。于是这时他只能自嘲地一笑,看来母子之间,也得从娃娃抓起,沟通要及早啊。

文摘 1. 宋朝人一直都记得,契丹人有多奇怪。他们是强盗,他们真抢东西,但是也守信,观东亚几千年来,连汉族都算上,他们对盟约的遵守程度是最好的。只要在文件上签了字,就万事大吉。
2. 形势危险,宰执集团里有人坐不住了,副宰相晏殊站了出来,充当老好人劝富弼。说小同志,你要相信组织,相信吕宰相,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真的是误会了。说得很温和,甚至很体贴,但富弼当天最大的怒火就喷向了他!
3. 再说职务调动,王沿走人,范仲淹上任,这是当时最英明的决定,可惜没产生最好的效果。问题出在了范仲淹本人的身上。
谁说谦虚不会害死人的?
宋朝决定把西北大权交给他一个人,他想了想,决定分出去一半,和韩琦共治泾州,另外把张亢、庞籍、滕宗谅、文彦博等人也都调到西北来,人尽其用,齐心合力,把边疆治理好。除此之外,还新立了一个超级头衔,是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这个官,等于这一地区的最高总长官,统一指挥所有事物,用来彻底改变以前四路各自为政的局面。
这个职位范仲淹也没要,由他和韩琦、庞籍来共同担任。这就把这个官职的弊病隐藏了下来,没有谁能一手遮天,独断专行。可隐忧依然在,他们都有走的时候,那时这个职位就搞出了影响庆历新政,阻碍宋朝改革的大事情。综上所述,范仲淹再一次展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万事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是这一次,历史证明他做错了。在人生中,你千万不能随便对别人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授人权柄,小心自己遭殃!
4. 幸福就像花开一样,从内外两部涌了过来。先是李元昊杀了野利旺荣,紧接着他又被种世衡严重地忽悠了一次,杀了另一位野利,这样就把西夏国内的皇后一党的实力彻底砍掉,为以后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这次的忽悠行动,是宋朝对西夏最成功的一次无间道,其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上一次骗局之后,还能再成功,实在让人兴奋到迷惑。是李元昊突然痴呆了,还是种世衡神奇得让人不敢相信?
5. 从表格可以看出,人还是这些人,只是官位在变动。玄妙就在这里,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光是在“小人”当政时互相倾扎,“君子”们也一样。
比如史书里就经常说,“君子”们下朝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上朝之后就翻脸无情,为了公事,可以疾言厉色,你争我吵,决不让步。接着下朝之后,继续无话不谈,同志一家亲……结论,这是多么的公而忘私啊,又是多么的高量雅致。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官位。仍然是官本位说话
……
后记 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二月十四日,仁宗再次昏倒。这一次宰执大臣们直接被带进了皇帝的寝宫,大内福宁殿西阁。
韩琦等人被眼前所看到的景物惊呆了。这是天下共主的房间,可是幄帘之内,只铺着颜色暗淡的素色被褥,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替换了。这时仁宗已经醒了过来,看他们不住地打量,很平淡地说。“朕居宫中,自奉止如此尔。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轻费哉?”
诸位相公,想想平日里豪奢度日,可有愧吗?
仁宗的病情稍有起色,到三月时,他可以临朝视事了,还主持了他在位期间的第13次科考。一切的迹象都表明,他又熬过了一劫,直到三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那一天仁宗很正常,白天里饮食起居和平时一样,直到睡下。半夜时他突然间坐了起来,内侍赶紧上前扶住,他已经说话不连贯。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他直接吩咐去请皇后来。皇后来时,医官已经抢救,仁宗说不出话来,只能用手指着心口,满脸的痛苦。
百般医治无效,快到凌晨时分,他终于在自己长年居住的福宁宫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死了,这时人们发现,那一天是晦日,整整一夜都看不到月亮……
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18位皇帝中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人,关于他的评价,我想应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关于“仁宗”的,因为他是一个皇帝。这部分在宋史的《仁宗本纪》里归纳得非常客观,不妨借用。
——“……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这是千真万确的评语,无论谁有什么独特的见解,都无法抹杀赵祯作为“仁”宗的唯一性。遍阅史书,历朝历代中还有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名爱育黎拔力八达,这个人可以被忽略,不说蒙古人在统治制度上的各项缺陷,只说他本人,从哥哥的手里接过皇位,答应再传给侄子,可死后即位的还是他自己的儿子。言而无信,连做人都不够格,谈什么“仁”?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仅10个月,能为天下作出什么贡献?史书里说他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对不起,这真是搞笑,休息10个月能让民间喘上几口大气?
清仁宗颙琰,姓爱新觉罗,他在位期间,天理教、白莲教遍地烽火起义,更有一介平民在皇宫门口刺王杀驾,随从的100多个侍卫居然都没有反应,只有他的本族亲王出来救命。当皇上当到了这个份儿上,基本上可以殆笑千古。
唯有宋仁宗赵祯,死时开封城内军民百姓罢市同悲,数日不绝,连乞丐和小孩儿都买了纸钱,到皇宫门前焚烧痛哭,他们哭的不止是一个封建皇帝,更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父亲兄长。就连辽国皇帝都珍藏他的遗相,“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者未必无敌,但会一直留在人们心里。
另一方面,赵祯让人怀念的是他作为人的那一面。记得在开篇时,我曾经将他的整个人生归纳为两句话。第一句,他是个不知身在苦难中的孩子。
因为他在锦衣玉食的童年里,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连她死时都没能及身相见。成了他一生中的至痛;
第二句,他不知道自己活在繁华幸福中。贵为有史以来最富足王朝里最繁华时期的帝王,他一生节俭,不仅卧室中那样朴素,就连饮食一直也很简单。史书记载,某次宫廷内宴,有一盘时鲜,乃是28只螃蟹。仁宗问,每只多少钱?
回答,每只一千钱。仁宗当时大怒,一直警告你们不要太奢侈,总是不听。一下箸即是28千钱,让我怎能吃得下去?那顿饭,从始至终,仁宗没动过一只蟹。
他这一生,尽管手里的钱不计其数,可是里忧外患,没有安宁,他从来就不敢乱花一文钱,没敢像他的父祖那样,兴建过哪个超级宫殿。
说到这里,我的眼前总是闪过宋朝历代皇帝的画像,每每沉思,觉得每一个皇帝的性情遭遇,都在相貌里表现了出来。比如开国之君赵匡胤,他端坐在皇座上,双目微闭,暮霭沉沉,喜怒不形于色,不怒自威。那是一位胸怀万物,睥睨天下,举重若轻的人;
宋太宗赵光义是立像,他双手笼在袖里,身姿端凝,微微含笑。显得文质彬彬,大有理想。真是一位看上去温文有度,勤于治国的好领袖。不管他做到了哪一步,至少很努力;
宋真宗赵恒宽眉美髯,喜气洋洋,一生中逢凶化吉,没有灾殃,或许真的是来和天尊转世,让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管他生不生病,一直都很适意;
再看仁宗赵祯,他身穿一领红袍,端坐在皇位上,身子微微前倾,肩膀有些耸起,显得体质虚弱,思虑过度,最让人痛惜的是他的眼睛。宋朝18帝里只有这一双眼睛至清至纯,就像个孩子一样凝望着很远的地方。这是他一生的真相。皇帝只是他的职业,他从来没有盼望过当,也没有当出乐趣来。
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方净土,尽管身处世间最诡诈机变的权力漩涡中心,历经42年的风霜雪雨,也一样没法改变他善良、宽厚的性格底蕴。
他是一个异数,在中华五千年冷酷无情,唯力是视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