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哲思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301090218 ·条形码:97873010902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三月的哲思 |
 |
|
 |
三月的哲思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301090218
·条形码:97873010902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诗人思想者史作柽系列
内容简介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解决。假若我们经历了一种爱的场合或境遇,回来之后,使我们心灵里面有所不满、遗憾,或不完整,那就是没有真正的爱在其中完成着了。相反地,真正的爱是以直接的行动使我付出全部,然后他也以行动付出全部,这样两相合起来,刚好是一种完整,那便是一种解决。而真正的解决,就是一种升扬、提携与生命之向前的延展,否则心中便只有抱憾,并陷入无所自解之境了。同样地,不但两人之间的爱是如此,生命的爱亦然。它是一种解决,也是一种完整的付出,甚至它不需要从对方获得,因为它自体便是一整体的生命。所以对于生命的整体者来说,付出便是一解决,它无需其他,也永不抱憾。
作者简介 史作柽,哲学思想家、诗人,兼及绘画艺术,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文化大学、台湾新竹高中,并在台湾各大学巡回演讲,在台湾师范大学举办讲座,极受欢迎。有五十多部著述,拥有广泛影响。北大出版社第一次推出台湾诗人思想家史作柽系列“未名?大思想随笔”,包括《三月的哲思》、《三月后的五卷》、《九卷》、《时间中的苦索》、《塞尚艺术的哲学随想》、《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聆听的世界》、《艺术的终极关怀》、《美感与安慰》、《形上美学》、《哲思日记》、《生命现象》、《中国哲学的智慧》、《忧郁是中国人的宗教》。
媒体推荐 书评
爱、爆裂与生命的归向,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这部生活日记般的生命手记,高扬着爱的主旋律,阐释了哲人对爱的理解,反思了“文明人的爱情病”,用文字回归着生命的“自然存在”。这是一部能唤起读者在阅读中进行反思的“爱情哲思录”,也是影响了无数读者的大众文化畅销书。 名家评论:
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哲学教授 石朝颖:
如果你是年轻的读者,那么史作柽的著作是你青春情感的指南;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更需要看一看史作柽这位哲学家的哲思了!这都是我个人在这二十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希望能分享给有缘阅读此书的读者们。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中心主任 林安梧:
史作柽,我的第一个印象,他是灵魂的苦索者;第二个印象,他是形而上真实的追索者。
著名文化工作者 胡因梦:
在我的眼中,史作柽以哲人的面貌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却以艺术家的面貌出现在众神的眼前。
《IBS周刊》副总编辑 王英铭:
我的思想里,史作柽是台湾哲学界一个在主流之外卓然独立,成长生活在哲学中的顶尖人物。
《联合报》总编辑 项国宁:
史作柽老师在授课内容中添加哲学的思维,让年轻人大受启发,开启了一扇有别于升学、填鸭的窗户。
著名电视主持人、文艺评论家 蔡诗萍:
打开那个窗口的是几位老师,其中一位就是史作柽老师。
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哲学教授 石朝颖: 如果你是年轻的读者,那么史作柽的著作是你青春情感的指南,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更需要看一看史作柽这位哲学家的哲思了!这都是我个人在这二十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希望能分享给有缘阅读此书的读者们。
编辑推荐 爱、爆裂与生命的归向,是人类恒久的话题。这部生活日记般的生命手记,高扬着爱的主旋律,阐释了哲人对爱的理解,反思了“文明人的爱情病”,用文字回归着生命的“自然存在”。这是一部能唤起读者在阅读中进行反思的“爱情哲思录”,也是影响了无数读者的大众文化畅销书
目录 生活琐思
——爱、爆裂与生命归向的历程
心境的描述
……
序言 这次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著作,我当然非常惊喜,尤其是称我为诗人思想者,亦令我高兴不已。因为对我而言,哲学只是一种理论,而诗歌却是生命本身,所以我视诗歌之重要性,远甚于哲学要多,甚至在我七十岁时写的一首诗歌中,有以下两句:
哲学竟是我终生之枷锁,
七十岁的悲哀。
文摘 真理只有一种,但是人却必须按他所处的时代,重新加以表达才行,否则在这一时代中,便是落空的存在了。同样,假如我们把过去的人所表达过的真理,当做是现在的真理来加以讨论,而不去设法寻求重新表达,那么我们就不能了解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的道理了。因为真理一旦被表达之后,便成了死的东西;相反地,它却只有从活生生之人的存在中,重新复活。而一个能将真理从死亡中救活过来的人,其实就是那种在自身上,按照他所处之时代的方式,历尽一切实实在在的存在过程,而重新将真理寻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