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职场达人志

2010-03-0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344557/9787802344556 ·条形码:978780234455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职场达人志 去商家看看
职场达人志 去商家看看

 职场达人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3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2344557/9787802344556
·条形码:97878023445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职场达人志》主要内容包括:职场中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因素,其余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要么不懂职场规律,企图凭错误的观念和方法获得成功;要么缺乏成熟的人格,不行通达的处世之道。不懂规律便搏命职场的人,无异于向风车发起挑衅的堂吉诃德,其勇可嘉,其情可悯,然而结局一定不好。而缺乏成熟人格的人则更可笑,以为圆滑世故就是老练,不知“高勇气、高体谅”才是成熟。这本小书,告诉你入职10年内应该明白的事。不自欺,不妄想,掌控可控的90%。
作者简介 乔尹,资深职业经理人,历经民企、国企和外企,从普通员工走到管理层,从企业边缘人成为主流骨干,现任某跨国企业分公司总经理。在职场生存竞争、团队建设领导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思考,逐渐形成兼容西方管理思维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适合中国组织环境的现代职业经理人行为准则与管理观念,提倡怀抱务实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可行的方法坚定地从现实走向理想。
编辑推荐 《职场达人志》讲述了认知错误,所有奋斗都是徒劳。原来,现在才明白: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的组织,不是慈善机构或道德法庭;在智力上,绝对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刺激上司;企业不是请你来学习的,读了名著或赏了电影,不用向领导汇报;企业允许刨新,但不允许不顾风险的创新;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请展现出来。大多数人乐于帮助显而易见能获得成功的人,因为他们相信,阻挡也是徒劳,不妨证明他们有远见。适当地表现你的欲望,对老板和上司是一种鼓励。你有凡人的欲望,于是他们有安全感;造就你,更获得一份成就感没错,企业绝对不是慈善机构,但职场中人也不是志愿者。企业是以利润为中心的组织,不是慈善机构或遭德法庭。在智力上,绝对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刺激上司。企业不是请你来学习的,读了名著或赏了电影,不用向领导汇报。企业允许创新,但不允许不顾风险的创新。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请展现出来。大多数人乐于帮助显而易见能获得成功的人,因为他们相信,阻挡也是徒劳,不妨证明他们有远见。适当地表现你的欲望,对老板和上司是一种鼓励。你有凡人的欲望,于是他们有安全感;造就你,更获得-盼成就感。没错,企业绝对不是慈善机构,但职场中人也不是意愿者。
目录
第一章 面对残酷的现实
不要心存幻想
成功的诀窍
成功的必要条件与运气

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
没有目标就失去一切
目标决定过程
找到人生目标
成功靠计划

第三章 幸福取决于价值观
价值观的作用
如何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目标要与价值观相配

第四章 成功者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持续努力
第二个特点:善用资源
第三个特点:策略实施

第五章 享受过程
享受过程才能掌握命运
放松自己,寻找乐趣
人生的意义在此时此刻
好方法使人生更轻松

第六章 选对,一切都对
选对企业,选对岗位
找到贵人
政治斗争中的生存智慧

第七章 培养成熟人格
成熟的标志
赞美使人成功
掌握命运的契机
“我是一个演员!”
以成熟的应对赢得晋升

第八章 做人、做事、作秀
永远站在主流之列
给自己下定义
出众而不出格
几个树立形象的机会
十一个塑造形象的好句型
反败为胜的策略

第九章 一流人才做规则
搞懂规则
超越规则
付出,还要索取

第十章 几个重要的理念
关键的细节
吃亏是福吗
几个重要的理念
附录职业价值观自测
……
序言 职场中的挫折,大约只有l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懂得职场的规律,企图运用错误的观念与方法获得成功;二是缺乏成熟的人格以及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懂得规律却努力奋斗的人,无异于向风车发起冲刺的堂吉诃德,其勇可嘉,其情可悯,然而结局一定不会好。掌握并能利用战争规律的将领,必然会在战场上打败那些不懂得战争规律只凭血勇之气蛮干的斗士。而掌握并能利用职场规律的人,也必然会在职场上超越那些不懂得职场规律只会埋头苦干的人。
不懂得职场规律,首先反映在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职场观念上。观念不正确,所有的奋斗就是建立在错觉之上,你的评估与判断就会失真。抱着似是而非的观念奋斗的人非常多,所以,大多数人的事业并不成功。
文摘 第一章面对残酷的现实
不要心存幻想
前不久一位大学生写来邮件,问:“我读过你的《笑傲职场》,非常受益。现在我即将走上社会,你能否给我一个建议?”
我毫不犹豫地回复说:“不要心存幻想。这就是我的建议。”
这个建议,是我工作十几年最大的心得体会,不仅适用于刚毕业的学生,也适用于所有职场中人。
或许有人说:“职场中人,又不是文学家,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具体工作,谁会去幻想呢?”
其实不然,我看到太多的幻想。
职场处处有幻想
前不久,一个朋友辞职,跟公司闹得非常不愉快。他自己也非常郁闷,郁闷在哪儿?因为他辞职的原因非常奇特。有一天他问自己的上司:“像我这样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果公司让我离职,按新《劳动法》,公司得给一大笔遣散费吧?”结果他的上司记在心里,不久就调动他的工作,恶化他的工作环境,制造舆论让他不愉快,总之就是想方设法逼他自动辞职。因为如果他自动辞职,公司就可以不给他补偿。
虽然他以前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一个温和礼貌的人,但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只有与公司彻底翻脸。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但他多年来积累的形象和人脉可以说是毁于一旦。
我问他:“当你问上司那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到底有没有想要辞职?”他说:“我只是觉得工作不是很顺心,但还没有真要走人的想法。”我又问他:“那你为什么要问呢?”他说:“上司以前对我还不错,我当他是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没想到他这么为公司着想!这么有责任感!竟然立刻就拿我开刀了!”他又道:“更让我寒心的,是公司可以这样无情!我为公司卖了那么多年的命,事到临头,公司就这样对我!这几个月,防我像防贼!”
他是我的朋友,我能说什么呢?只能安慰他鼓励他。但像他这样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同志”,职位也不低了,居然还幻想上司跟自己是朋友,实在让我无话可说。
我不知道他的上司为什么在了解他有“走人”的念头后,没有做工作去挽留他,而是逼他自动离职。但他上司的处理手法,虽然无情,却是符合角色规定的。毕竟,他的上司是企业雇佣的,要对企业负责,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要对老部下负责,保证老部下的利益最大化。而朋友所在的企业,一旦知道他有“走人”的念头,像防贼似的防他,孤立他,那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企业看来,一个起了二心的人,不是“家贼”是什么?
我又想起另一位朋友,他曾经红极一时,两年三级跳,成为二把手,职位报酬都相当可观,前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