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

2010-03-0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5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208084270/9787208084278 ·条形码:978720808427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 去商家看看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 去商家看看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5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208084270/9787208084278
·条形码:97872080842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哲学研究者参阅。

内容简介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一书旨在论述一百多年来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从对立到合流的有序性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出现以来的演进过程。书中具体包括了:舍勒的本质的现象学与哲学人类学、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等内容。《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夏基松,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25年5月15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8年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毕业。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华东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著:《现代西方哲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曾在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波普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当代西方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1986,主编),曾获全国第二届图书金钥匙奖;《西方科学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与沈斐凤合作);《西方数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与郑毓信合作);《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与沈斐凤合作)等等十余种。
编辑推荐 《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言现代西方哲学的演进
第一篇 早期现代西方哲学: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第一章 早期科学主义哲学的兴起
一、实证主义
二、马赫主义
三、实用主义
四、新实在论
五、批判实在论

第二章 早期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一、意志主义
二、新康德主义
三、生命哲学
四、新黑格尔主义

第二篇 中期现代西方哲学(上):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与分析哲学运动
第三章 理想语言分析哲学
一、逻辑原子主义
二、逻辑实证主义
三、批判理性主义

第四章 实用主义分析哲学
一、分析哲学化的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化的分析哲学——一新实用主义

第五章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二、赖尔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
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四、斯特劳森的日常语言哲学

第六章 后期语言分析哲学
一、戴维森的后期语言分析哲学
二、克里普克的后期语言分析哲学
三、杜米特的后期语言分析哲学
四、塞尔的后期语言哲学思想

第七章 社会历史分析哲学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理论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三、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四、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
五、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

第三篇 中期现代西方哲学(下):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与现象学运动
第八章 早期现象学运动
一、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
二、舍勒的本质的现象学与哲学人类学
三、因伽尔登的现象学美学

第九章 本体论的现象学——存在主义
一、存在主义的先驱:基尔凯戈尔的存在学说
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的存在主义
三、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多
四、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的存在主义
五、莱维纳斯的异质性他者理论
六、蒂利希的有神论的存在主义
七、阿伦特的反极权主义的政治理论

第十章 解释学的现象学
一、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解释学
二、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三、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
四、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五、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
六、利科的现象学解释学
七、阿佩尔的先验实用主义解释学
八、姚斯的文学解释学一一接受美学

第十一章 弗洛伊德主义
一、弗洛伊德主义
二、新弗洛伊德主义与后弗洛伊德主义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十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法兰克福学派

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概述
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三、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四、阿尔图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篇 晚期现代西方哲学:两大哲学思潮合流的出现与后现代主义

第十四章 后现代主义哲学
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二、新实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三、其他非解构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运动
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新历史主义
四、后殖民主义(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
五、后现代女权主义

第十六章 科学哲学的自然化、社会化与现象学化
一、科学哲学(认识论)的自然化
二、科学哲学(认识论)的社会化和后现代化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现象学化

第十七章 新自由主义与社团主义的争论、当代科学技术伦理学
一、新自由主义
二、社团主义
三、生命伦理学
四、生态伦理学
五、信息伦理学与计算机伦理学
六、责任伦理学
结束语
附文 中西传统哲学的差异性与融通性
后记
第二版后记
……
文摘 第一章 早期科学主义哲学的兴起
自19世纪30、40年代至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主义思潮开始兴起的时期。这个思潮主要流行于英、美,对欧洲大陆也有相当的影响。属于这个思潮的主要流派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假设主义、新实在论与批判实在论等。实用主义也可以勉强地列入这个思潮。它们继承了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传统,强调哲学对认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是经验世界,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存在是不可知的,因此是一种经验主义哲学。它们还认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经验的自然科学的方法。经验的社会现象与经验的自然现象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因而应该把行之有效的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因而它们又被称为“科学主义”哲学。最早出现的科学主义哲学是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
买证主义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法国,流行于英国,后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它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孔德,后继者有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和斯宾塞等。
后记 这是我的晚年之作,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年才完成。
在写作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解释学循环问题:要理解整体必先理解它的各个部分,要理解各个部分又必须先理解它的整体。这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性矛盾。它只能通过理解的反复循环、不断深化才得以逐步解决。由于知识的局限,这个矛盾迫使我不断探新求深。但由于年迈体弱,深感力不从心。为此,我在写作过程中请教了现代西方哲学几个方面的著名专家:倪梁康、孙周兴、杨大春、郑祥福等博士、教授。他们为我认真阅读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夏宏、李恒威、马良、王家传、牛秋业、张今杰、邱慧等博士则在搜集资料、打印稿件、校正勘误等方面为我付出了辛勤劳动。夏宏、李恒威还对我的晚年写作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关怀与照顾。他们都是我的学生,又是我的老师。他们(包括我的其他研究生)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促进了本书的写作。我在此向他们深表衷心的谢意!
我还要感谢本书编辑秦建洲先生。他出色的编辑工作使本书得以完善。还有我的老伴沈斐凤教授,她是自然科学家,也是我写作的终身合作者,她从自然科学方面为本书作了全面的指导。而居住在美国的儿子夏晓松博士则不厌其烦地为我提供国外资料。
今天正逢我八十三岁生日。这使我想起一件与本书相关的事情。那是在1980年初夏,当时文化大革命虽已结束多年,但学术上还基本处于“万马齐喑”的状况。大概是出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为了改变人们对外国学术思想漠视倾向,也为了消除思想顾虑,活跃全国学术气氛,《光明日报》社特邀我以连载形式在该报上连续发表了十余篇评介当代西方哲学新流派的文章。这就是本书(以及拙著《现代西方哲学教程》)的雏形。岁月荏苒,已过28年多。可喜的是,现代西方哲学这门当初鲜为人知的“冷门”,在老一辈专家与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并拥有广大爱好者的“显学”。这实在令人欣慰不已。我衷心祝愿这门学科永葆青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