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本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4039806 ·条形码:9787304039806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操作系统(本科) |
 |
|
 |
操作系统(本科)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4039806
·条形码:9787304039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操作系统(本科)》以LinuX为背景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技术。全书共分7章:第工章概述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征、主要类型以及系统结构;第2章至第6章分别讲述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第7章简述现代操作系统发展。《操作系统(本科)》可作为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或成人教育的参考书,以及计算机工作者的自学用书。
编辑推荐 《操作系统(本科)》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 操作系统概述
1.1 操作系统概念
1.1.1 计算机硬件结构
1.1.2 操作系统的形成
1.1.3 操作系统的概念
1.1.4 操作系统的地位
1.1.5 操作系统的特征
1.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2.1 存储管理
1.2.2 进程和处理机管理
1.2.3 文件管理
1.2.4 设备管理
1.2.5 用户接口
1.3 操作系统的主要类型
1.3.1 批处理系统
1.3.2 分吋系统
1.3.3 实时系统
1.3.4 网络操作系统
1.3.5 其他操作系统
1.4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1.4.1 整体结构
1.4.2 层次结构
1.4.3 虚拟机结构
1.4.4 客户机一服务器结构
1.4.5 UNIX和LinuX系统的核心结构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2 进程管理
2.1 进程概念
2.1.1 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
2.1.2 进程概念的引入
2.1.3 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
2.1.4 进程的组成
2.1.5 进程队列
2.2 进程管理和有关命令
2.2.1 进程管理
2.2.2 Linux进程管理
2.2.3 对进程的操作命令
2.2.4 有关进程控制的系统调用
2.3 进程间的关系和通信
2.3.1 进程间的关系
2.3.2 进程同步机制
2.3.3 信号量的一般应用
2.3.4 进程通信
2.4 死锁
2.4.1 死锁的定义
2.4.2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2.4.3 对待死锁的策略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3 处理机调度
3.1 调度级别
3.2 作业调度
3.2.1 作业状态
3.2.2 作业调度
3.3 进程调度
3.3.1 进程调度的功能和时机
3.3.2 两级调度模型
3.3.3 三级调度模型
3.4 调度性能的评价
3.4.1 调度策略的选择
3.4.2 性能评价标准
3.5 常用调度算法
3.5.1 先来先服务法
3.5.2 时间片轮转法
3.5.3 优先级法
3.5.4 其他调度算法简介
3.6 中断处理
3.6.1 中断概述
3.6.2 中断处理过程
3.6.3 中断优先级和多重中断
3.6.4 系统调用处理
3.6.5 she命令的一般执行过程
3.7 LinuX系统中的进程调度山
3.7.1 LinuX进程调度
3.7.2 Linux常用调度命令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4 存储管理
4.1 地址空间与重定位
4.1.1 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
4.1.2 重定位概念
4.1.3 对换技术
4.2 分区管理技术
4.2.1 分区法
4.2.2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4.3 分页技术
4.3.1 分页的基本概念
4.3.2 分页系统中的地址映射
4.3.3 页的共享和保护
4.4 虚拟存储管理
4.4.1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
4.4.2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
4.5 请求分页技术
4.5.1 请求分页的基本思想
4.5.2 硬件支持及缺页处理
4.6 常用页面置换算法
4.6.1 页面置换概念
4.6.2 先进先出法
4.6.3 最佳置换法
4.6.4 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
4.6.5 最近未使用置换法
4.7 Linux系统的存储管理技术
4.7.1 对换
4.7.2 请求分页技术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5 文件系统
5.1 文件系统概述
5.1.1 文件及其分类
5.1.2 文件系统的功能
5.2 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
5.2.1 文件的逻辑组织
5.2.2 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方法
5.2.3 文件的物理组织
5.3 目录文件
5.3.1 文件控制块和文件目录
5.3.2 目录结构
5.4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5.4.1 空闲盘块表法
5.4.2 空闲块链接法
5.4.3 位示图法
5.4.4 空闲块成组链接法
5.5 文件的共享和文件系统的安全性
5.5.1 文件的链接
5.5.2 文件的存取控制
5.5.3 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5.6 Linux文件系统
5.6.1 文件系统的格式
5.6.2 虚拟文件系统
5.6.3 管道文件
5.6.4 文件系统的安装与拆卸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6 设备管理
6.1 设备管理概述
6.1.1 设备分类和标识
6.1.2 I/O系统的结构
6.1.3 设备管理的功能
6.2 设备分配技术
6.2.l设备分配概述
6.2.2 SPOOLing系统
6.3 I/O软件层次和管理
6.3.1 设备驱动程序
6.3.2 与设备无关的操作系统I/O软件
6.3.3 用户级I/O软件
6.3.4 处理输入输出请求的步骤
6.4 磁盘调度和管理
6.4.1 磁盘硬件
6.4.2 磁盘调度算法
6.5 Linmx系统设备管理
6.5.1 设备管理概述
6.5.2 网卡简单配置
本章小结
练习与思考
7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
7.1 现代操作系统发展概述
7.1.1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7.1.2 操作系统发展展望
7.2 嵌入式操作系统
7.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参考文献
……
序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对下操纵硬件的动作,控制各种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扩充硬件的功能;对上为用户程序和其他软件、工具等提供运行环境和服务,方便用户的使用。由于操作系统处于这样一种特别重要的地位,因而,操作系统课程就是各大场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教材根据中央电大操作系统课程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经专家组多次审定,又几经修改而成。操作系统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媒体,录像教材和IP课件为辅助媒体。本教材为该课程的主媒体。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根据电大远程开放教学中存在的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分离以及学生成份个别化等重要特征,认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尽量贯彻“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原则。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讲授方法等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1.本课程理论强、概念多、知识面广,而学生成份和学习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为此,采取突出基本、强调实用的方针,即:围绕“操作系统是什么,操作系统干什么,操作系统如何干”等基本问题,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既讲解经典理论,又介绍最新开发应用技术,以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当今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是举世瞩目的,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主流软件之一各国政府对Linux的开发和应用给予很大关注,全球软件业和厂商都以极大热情和资金投入Linux的开发,现在学习和应用Linux成为众多计算机用户和学生的首选。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在讲述操作系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介绍Linux系统的实用技术。使读者既学知识,又学技术。通过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在讲授方法上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每章开头先引出问题,然后在正文中给出概念,并加以解释。尽量联系日常生活事例,便于读者理解。努力做到概念严谨、举例贴切。在每章后面对本章內容进行小结。每章最后附有很多习题。这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巩固所学知识很有帮助。
文摘 插图:

所有内核之外的程序都必须经由系统调用才能获得操作系统内核的服务。应注意:系统调用只能在程序中使用,不能直接作为命令在终端上输入和执行。由于系统调用能够改变处理机的执行状态,即:从用户态(即:在此状态下处理机只能访问相应用户作业占用的內存区,而不能执行特权指令)变为核心态(即:在此状态下处理机可以访问整个內存,既能执行普通指令,又能执行特权指令),直接进入内核执行,所以其执行效率高。用户在自己的程序中可以使用系统调用,从而获取系统提供的众多基层服务。
当你在提示符之后输入命令行,并按下
键后,命令解释程序在用户态下实施对命令的解释和执行。这些命令都需要操作系统内核提供服务,最起码是接收来自键盘的输入数据、在屏幕上显示执行结果。为此,实现各命令的程序代码中要使用相应的系统调用。
在应用程序中可以直接使用系统调用,从而进入操作系统内核,执行其相应的代码。用户也可以利用shell命令编制程序(称作脚本),由命令解释程序对脚本进行解释执行。
根据各操作系统具备的功能、特征、规模和提供的应用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传统上说,最基本的类型有3种,即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以后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扩大,又出现了许多类型的操作系统。这些系统各具特色,适应不同领域的应用。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大多数是批处理系统,如2。世纪60-70年代的IBM360/370。在这种系统中,把用户的计算任务按“作业(Job)”进行管理.所谓作业,是用户定义的、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单位。它通常包括一组计算机程序、文件和对操作系统的控制语句。利用作业控制语言(JCL)书写的作业控制语句标识一个作业的存在,描述它对操作系统的需求。作业控制语句可以由作业控制卡输入到计算机中,控制计算机系统执行相应的动作,如调用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调用配置程序对目标代码进行连接装入,运行可执行代码,对可能的错误按指定方式进行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