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清代临桂词派研究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2549917/9787532549917 ·条形码:978753254991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清代临桂词派研究 去商家看看
清代临桂词派研究 去商家看看

 清代临桂词派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32549917/9787532549917
·条形码:97875325499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清词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词兴起于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而又复振起于清代。清词接武两宋,踵事增华,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成为词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传统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认为,"唐之诗,宋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由此,不少学者遂持"宋后无词"的片面看法,对金元明清词非贬抑则忽略,以致造成了词史研究的许多断层。但是,清词确实上继两宋之盛,体现出了全新的时代特色。
目录
总序
第一章临桂词派研究序说
第一节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流派概念及判定标准
第二节临桂词派的命名及其与常州词派的关系
第三节临桂词派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临桂词派的形成
第一节晚清社会政治环境
第二节地域文化因素
第三节王鹏运的领袖和组织作用

第三章临桂词派的词学活动状况与组织形态
第一节群体创作活动考论
第二节词籍校勘与选政
第三节词派的形态与规模
第四章临桂词派的词学观
第一节倡导"重拙大"
第二节注重性情
第三节讲究声律
第四节梦窗范式--对典范的推举与阐释

第五章临桂词派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风貌概说
第二节"词史"精神与政治内涵的加深
第三节《春蛰吟》中的咏物词与对《乐府补题》的接受
第四节新题材的开拓与“诗界革命”

第六章近现代词坛对临桂词派的接受
第一节赵尊岳的词学观及对况周颐理论的传承
第二节“重拙大”的选词标准与选本
第三节周彦威与《和庚子秋词》
结语临桂词派的词史地位与意义
附录临桂词派词人年表
主要征引书目

后记
……
序言 词兴起于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而又复振起于清代。清词接武两宋,踵事增华,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成为词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传统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认为,“唐之诗,宋之词”,“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由此,不少学者遂持“宋后无词”的片面看法,对金元明清词非贬抑则忽略,以致造成了词史研究的许多断层。但是,清词确实上继两宋之盛,体现出了全新的时代特色。
首先,较之宋词,清词的境界更为开阔。从明清易代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直至清王朝被撼动以至被推翻,一切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无不在清代词人笔下有着丰富而生动的表现。尤其是嘉道以降,外侮频仍,鸦片战争的烽火和八国联军的刀枪,都深深震撼了词人们的心灵,使他们的词作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感怆。可以说,只有到了清代,才彻底破除了“诗庄词媚”之类的旧说,几乎无事不可以人词,从而使词成为一种在描写对象上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完整意义上的抒情诗体。其次,清代著名的词家,如朱彝尊、张惠言、周济、谭献、王鹏运、朱祖谋、王国维等,多为学人,其以治经之法治词,不仅对词集的流播校辑贡献甚大,而且冲击以至打破了“词为小道”的传统观念,于诗人之词、词人之词外,更增入学人之词一派,从而拓宽了词之疆域。第三,清代词派纷呈,迥异前代。自明末陈子龙创立云间词派,流风所及,主宰顺治一朝。
文摘 第一节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流派
概念及判定标准
在现代文艺学中,所谓“文学流派”,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在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上相近或相似,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在当代和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学流派,从基本形态上看则大致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的集合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些在思想倾向、美学观点和艺术志趣上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觉地结合在一起,他们一般有一定的社团组织形式和名称,甚至发表共同的宣言,公开标榜一定的文学主张,并且按照这些主张来从事创作,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共同的鲜明特色。这是一些具有自觉的群体意识的流派。另一种类型是不完全具有甚至根本不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组织形式,但在客观上由于创作风格相近而形成的派别。这种半自觉或不自觉的集合体,或者是因某一个作家的独特风格,吸引了一批模仿者和追随者,逐渐形成了一个有特定核心和共同风格的派别;或者仅仅是由于一定时期内的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和审美追求相接近的作家,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相近、作品风格类似而被后人从实践和理论上加以总结,才冠以一定的流派名称①。
后记 这部书稿得以付梓,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张宏生先生,正是在他的引导之下,我走上了清代词学的研究之路。2003年9月,我进人南京大学中文系,追随宏生师研读明清文学,此时,宏生师所主持的《全清词》的编纂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我们几位研究生也有幸参与其中做一些整理工作,这期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取《清代l临桂词派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从论文的选题、写作到修改、定稿,都凝聚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宏生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每两周组织我们开一次讨论会,大家交流读书心得,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讨论会上,大家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种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中,我受益良多。宏生师虽然公务繁忙,对我的工作与生活仍十分关心,时时给以提携和勉励。遇此良师,真乃人生之幸事。
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还得到了莫砺锋、巩本栋、程章灿、许结、曹虹、钟振振等先生的指导和帮助。答辩时,陈书录师、巩本栋、许结、徐有富、程杰等先生都对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答辩通过后,我根据专家们的意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论文作了全面的修订,于是有了今天这本书,在此谨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我硕士阶段的导师蒋长栋先生,多年以来,蒋老师一直关心着我的学习和工作,常常给以鼓励。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