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理一分殊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532120023 ·条形码:97875321200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理一分殊 去商家看看
理一分殊 去商家看看

 理一分殊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382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
·ISBN:7532120023
·条形码:97875321200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当代学苑,繁花似锦;大家风范,光彩照人。本丛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荟萃海内外华人学者研究成果中的华彩乐段。或以时间为序,或按问题分类,分则独立成章,合则一气呵成。各家学业有专攻,文风呈个性,但都学融哲学经文史,识贯中外古今。思如大鹏飞天,水击三千里;心如澄江秋月,不作虚妄语。创见多多,新意比比,各领风骚,自成一格。一卷在握,可含英咀华,探无穷意蕴;一套置案,如群山连绵,尽显学苑无限风光。
作者简介   刘述先,江西吉安人,1934年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系文学士、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副教授,南伊利诺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文学欣赏的灵魂》、《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等。另有英文论文几十篇。
媒体推荐 书评
1998年收到上海文艺出版社高国平先生来信,希望编一本摘录我的文章的集子,收入“学苑英华”丛书。我当然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把自己一生研究成果的精华介绍给一般读者。但我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做这一件事,而且个人的判断往往太主观,也未必能够掌握到一般读者的需要与品味。于是我想到了深圳大学的景海峰教授,他曾经编过:《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一书。我觉得这本书编得很好,编序的介绍对于我的思想也有相当同情的了解。我很高兴景教授应允做这一件工作,而且很快就把书编妥,让我的文选得以在我的出生地流传,这是我特别要向出版社与景教授道谢的。
近年来我颇致力于用现代乃至后现代的方式去重新阐发宋儒所谓的。理一分殊”之旨。这个片语的含义是,终极的道理虽然只有一个,表现却千变万化,朱熹曾以“月印万川”的妙喻来说明这种情况:虽然是同一个月亮,但投影在平静的水面和汹涌的激流中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然而今日的课题与往昔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异,李延平训朱子说:“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今日的情况却是:“分不患其不殊,所难者理一耳。”大家的想法分崩离析,莫衷一是,何处去谋求共识呢?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内,“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思想流行,并无意铲除文化间的差别。但如果没有共许的世界伦理,大家怎样能够和平相处呢?此所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于1997年成立了“普遍伦理计划”(Universal Ethics Project),我是最早参与这一。计划,代表全世界各不同文化与地区的十二位哲学家之一。大家都同意必须寻求一“极小式的”(minimalist)普遍伦理,但细节上的意见差异不少,后来有三十位哲学家参与,终究无法成功起草一篇“普遍伦理宣言”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签署。然而大家仍同意必须往这一个方向努力,先化整为零,由各个区域去寻找资源,通过草根层面去作出推动普遍伦理建构的努力。
我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归纳去取同略异是得不到结果的。但通过“理一分殊”,在现实层面上肯定文化的差异,在超越层面上向往“金律”(the Golden Rule)后面指示的。规约原则”(regulative principle),却指点了一条可能解决问题的道路。我相信,我们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觅取到适当的平衡,生生而和谐,才可以开创更丰富的意义与价值,不至于失落了定盘针,陷入自毁与灾难的绝境。而这有赖于我们作出智慧的抉择。
刘述先于香港中文大学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编辑推荐   当代学苑,繁花似锦;大家风范,光彩照人。本丛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荟萃海内外华人学者研究成果中的华彩乐段。或以时间为序,或按问题分类,分则独立成章,合则一气呵成。各家学业有专攻,文风呈个性,但都学融哲学经文史,识贯中外古今。思如大鹏飞天,水击三千里;心如澄江秋月,不作虚妄语。创见多多,新意比比,各领风骚,自成一格。一卷在握,可含英咀华,探无穷意蕴;一套置案,如群山连绵,尽显学苑无限风光。
目录
一 “理一分殊”溯源
二 “理一分殊”的现代解释
三 理一分殊:从超越到落实
四 同情的了解
五 价值的重建
六 民族与文化认同
……
文摘 书摘1
在神秘符示之中,天与人之间似乎有着一种神秘的关连性。人事与天文互为表里,自然与超自然之间没有罅缝,故此占卜变成了重要的手段,给与人们指导,作出的决定可以影响到一国一族的命运。当文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这种原始的统一就要被打破,而必须作出。解消神话(de-mvthol。gization)的努力以破除迷信。然而当代基督教神学家如田立克就曾经指出,要彻底解消神话是不可能的。对于现代人最大的威胁乃是生存的无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切断,在世界上变成了一个漂泊的异乡人,存在主义者所描绘的精神上的焦虑乃变成了无可避免的结果。正如康德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够证明自然界之中有任何目的,然而对于天卜l的星辰与人间的道德律,仍然不能不产生衷心敬畏的感觉。l生命是神圣的,这是一个不能证明的神话,却是一个现代人不能不要的已经打破的神话(brokenmyth)。它不能与蒙昧的迷信混为一谈,天人之间终必要保持某种神秘的关连,否则就会陷于一种难以超拔的困境之内。
就社会而言,人究竟不是一一个孤立的原子,可以离群索居。事实上人不仅不能与自然分割,也不能与社会分割。像家庭一类的组织绝不可能就那么轻易加以拆散,而不令人蒙受巨大的影响甚至恶果。新儒家要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不赞成一切趋时骛新,动摇到整个社会的基础。
现代人必须每个人去找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道路不能不突破传统的窠臼。然而现代的科技商业社会又形成了新的桎梏。在讲求客观量化、外在成就、享乐文化的潮流的席卷之下,人不只没有找到自由,反丽经验到意义的迷失。现代物质的生活普遍提高,许多青年人却似乎倒过来感到活得不耐烦,时闻自杀轻生之事,这又是现代的吊诡。故我们必须重新恢复传统对于生命的尊重的态度,每个人要在自己生命的内部找到价值的泉源。王阳明提倡致良知,要人不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在今日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人不能纯粹只是向外追逐,除了依照实际的情况充分发展出自己的潜能以外,人人必须有最低限度的道德的信守,不可一味只是附炎趋势,唯利是图,对于事情要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每个人守住自己的岗位作不懈的努力,才能为社会的开展创造新机运。……

书摘2
民本不等于民主
一 九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儒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统。如果把民主界定成为通过投票选举的程序产生政府领导人的制度,那么儒家显然并没有民主的传统,只能说是有民本的传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