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64077/9787122064073 ·条形码:978712206407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去商家看看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去商家看看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64077/9787122064073
·条形码:97871220640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

内容简介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农林牧渔类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的一个分册。全书共分十三章,系统地阐述了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阐述了法定动物疫病的检疫检验。《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编写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根据实践和教学需要,在相应的章节后安排实训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并在各章节后安排了本章小结和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兽医卫生检验和动物防疫检疫专业的学生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疫病
一、动物疫病的概念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三、动物疫病的特征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概念
二、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动物防疫计划
一、防疫方针和措施
二、《动物防疫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一】畜禽养殖场或养殖专业户疫情调查

第二章 动物防疫技术
第一节 免疫接种
一、动物免疫接种基本知识
二、动物免疫标识的有关规定
三、相关行政、法规责任
第二节 消毒
一、消毒的基本概念
二、消毒的种类
三、消毒方法
四、消毒剂
五、消毒药液稀释计算方法
第三节 药物预防
一、药物预防的概念和选择药物的原则
二、药物预防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二】畜禽免疫接种
【实训三】不同消毒药品的配制

第三章 动物检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检疫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一、动物检疫的概念和意义
二、动物检疫的特点
三、动物检疫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检疫的范围与管理
一、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
二、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三、动物检疫管理
第三节 动物检疫对象
一、全国动物检疫对象
二、进境动物检疫对象
三、OIE规定的动物检疫对象
第四节 动物检疫的种类和要求
一、动物检疫的分类
二、国内检疫的目的与要求
三、进境检疫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动物检疫技术
第一节 临场检疫
一、临场检疫的概念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三、临诊检疫
四、猪的临诊检疫方法
五、牛的临诊检疫方法
六、羊的临诊检疫方法
七、禽的临诊检疫方法
八、其他动物的临诊检疫方法
第二节 动物检疫的现代生物学技术
一、现代生物学技术概述
二、现代生物学技术在动物检疫中的运用
第三节 动物检疫后的处理
一、动物检疫的结果
二、国内检疫处理
三、进境检疫处理
四、入境动物检疫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四】猪的临诊检疫
【实训五】牛、羊的临诊检疫
【实训六】家禽的临诊检疫

第五章 国内动物检疫
第一节 产地检疫
一、产地检疫的概念、意义、分类及要求
二、产地检疫的组织、内容、方法和程序
三、产地检疫的出证
第二节 屠宰检疫
一、宰前检疫
二、宰后检疫
三、宰后组织器官常见的变化
四、动物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运输检疫
一、运输检疫的概念、意义
二、运输检疫的程序、组织和方法
三、运输检疫的出证和运输检疫
注意事项
第四节 市场检疫监督
一、市场检疫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二、市场检疫监督的分类和要求
三、市场检疫监督的程序和方法
四、市场检疫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七】产地检疫的调查及各种检疫证明的出具
【实训八】猪宰后检疫

第六章 出入境检疫
第一节 进境检疫
一、进境检疫的概念
二、进境检疫的意义
三、进境检疫的要求
第二节 出境检疫
一、出境检疫的概念
二、出境检疫的意义
三、出境检疫的要求
第三节 过境检疫
一、过境检疫的概念
二、过境检疫的意义
三、过境检疫的要求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动物检疫
一、有关动物检疫的国际贸易争端
二、加入WTO对中国动物检疫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七章 共患疫病的检疫与鉴别
第一节 共患疫病的检疫
一、口蹄疫
二、炭疽
三、巴氏杆菌病
四、布氏杆菌病
五、沙门氏菌病
六、狂犬病
七、伪狂犬病
八、附红细胞体病
九、钩端螺旋体病
十、流行性乙型脑炎
十一、梨形虫病
十二、棘球蚴病
十三、弓形虫病
十四、血吸虫病
十五、旋毛虫病
第二节 共患疫病的鉴别
一、以急性发热为主的共患疫病
二、以皮肤局部炎性肿胀为主的共患疫病
三、以流产为主的共患疫病
四、以肺部症状为主的共患疫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验九】布氏杆菌病的检疫
【实训十】沙门氏菌病的检疫
【实训十一】猪旋毛虫病的检疫

第八章 猪疫病的检验检疫
第一节 猪疫病的检疫
一、猪瘟
二、猪传染性水疱病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四、猪圆环病毒病
五、猪丹毒
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七、猪链球菌病
八、猪气喘病
九、猪痢疾
十、猪囊虫病
第二节 猪疫病的鉴别
一、猪肠道紊乱和皮肤红斑的热性疫病
二、猪呼吸器官症状明显的疫病
三、猪神经症状明显的疫病
四、猪口、蹄有水疱的疫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十二】猪瘟的检疫
【实训十三】猪链球菌病的检疫

第九章 牛、羊疫病的检疫与鉴别
第一节 牛、羊疫病的检疫
一、鞭虫病
二、牛巴贝斯虫病
三、牛海绵状脑病
四、牛病毒性腹泻
五、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六、牛地方性白血症
七、出血性败血症
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九、恶性卡他热
十、牛瘟
十一、牛结核病
十二、蓝舌病
十三、泰勒虫病
十四、牛毛滴虫病
十五、锥虫病
十六、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十七、痒病
十八、小反刍兽疫
第二节 牛、羊疫病的鉴别
一、口腔黏膜病变的急性疫病
二、伴有水肿的急性疫病
三、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的疫病
四、以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
五、以猝疽症状为主的疫病
六、犊牛疫病
七、以腹泻症状为主的羔羊疫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十四】牛结核病的检疫

第十章 禽疫病的检疫与鉴别
第一节 禽疫病的检疫
一、鸡新城疫
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
三、禽传染性喉气管炎
四、禽流行性感冒
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六、鸡马立克氏病
七、鸡白痢
八、鸡传染性鼻炎
九、鸭病毒性肝炎
十、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十一、鸭瘟
十二、小鹅瘟
第二节 禽疫病的鉴别
一、以急性败血症状为主的鸡疫病
二、呼吸器官症状明显的鸡疫病
三、有肿瘤的鸡疫病
四、有神经症状的鸡疫病
五、腹泻症状显著的鸡疫病
六、急性死亡的鸭疫病
七、急性死亡的鹅疫病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十五】鸡新城疫的检疫
【实训十六】鸡马立克氏病的检疫
【实训十七】鸡白痢的检疫
【实训十八】鸡球虫病的检疫

第十一章 其他动物疫病的检疫
第一节 马疫病的检疫
一、非洲马瘟
二、马媾疫
三、马鼻肺炎
四、马传染性贫血
第二节 兔疫病的检疫
一、兔黏液瘤病
二、兔出血热
三、兔球虫病
第三节 貂、犬疫病的检疫
一、水貂阿留申病
二、水貂病毒性肠炎
三、犬瘟热
第四节 蜂疫病的检疫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三、小蜂螨病
四、大蜂螨病
第五节 鱼疫病的检疫
一、传染性出血性败血症
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
三、鲤春病毒血症
四、传染性胰坏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十二章 动物检疫处理
第一节 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一、染疫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二、染疫动物的产品处理
第二节 被污染环境的处理
一、消毒
二、杀虫
三、灭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十九】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第十三章 动物产品检疫技术
第一节 皮张检疫
一、皮的基本概念
二、皮张现场检疫
三、皮张的感官检疫
四、建立皮张检疫档案
五、检疫后处理
第二节 精液、胚胎检疫
一、精液一般性状的检疫
二、精液中所携带病原菌的种类
三、牛冷冻精液中所携带病原菌的种类
四、进口精液、胚胎的检疫程序
第三节 种蛋的检疫
一、种禽场的防疫要求
二、种蛋的检疫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附录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附录三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名录
附录四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参考文献
……
序言 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按照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兄弟院校教学改革及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在教育部高职高专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下,我们联合全国高职高专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一线教师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畜牧生产、兽医临床实际的需要,并针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编写而成的。本教材是在介绍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法定动物疫病的检疫检验技术。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理论“够用、管用”、“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等原则,并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删减了部分理论和马疫病的内容,重点加强了猪、鸡、牛、羊疫病防疫检疫的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内容丰富、新颖、简练,结合相关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教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每章开始设有学习目标,章末归纳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
全书共分13章,由9所高职高专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而成。由于编者学术水准、编写能力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广大读者斧正。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疫病
一、动物疫病的概念
动物疫病是指由某些特定的病原体引起的动物疾病。其病因通常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称为传染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疫病称为寄生虫病。
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充斥着动物生存的环境,甚至存在于动物体内。在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不断地受到来自体内外不同病原体的攻击,这些病原体可能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使机体处于异常的生命活动中,其代谢、机能甚至组织结构多会发生改变,在临诊上可出现一系列异常的表现,同时表现出生产能力下降。与此同时,机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抗损伤反应,以清除致病因素的作用,恢复体内的平衡。
动物生产性能的降低,将给养殖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而某些人畜共患的疫病可能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以中国为例,2003年春,SARS横行肆虐;2004年春,禽流感成为“不速之客”;2005年夏,人猪链球菌感染对人类发起了进攻。SARS、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大行其道,先后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1.动物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动物的易感性主要是由动物的遗传特征因素决定。外界环境如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特异性免疫状态等因素也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动物的易感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