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0947654/9787560947655 ·条形码:9787560947655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去商家看看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去商家看看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60947654/9787560947655
·条形码:97875609476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住宅是为人所用的,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从大的布局到细微尺度的确定,应处处体现出对人的最大关怀。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首先对中国住宅发展概况、住宅套型与居住标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宏观上建立起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的阐述。针对住宅平面设计,采用分析人在居住建筑内部的行为入手,按照行为空间进行分类说明,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理念。住宅平面组合设计和住宅类型设计结合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通俗易懂。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居住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的介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住宅造型与立面设计,以大量建造的城市住宅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整体环境建构和城市景观组织的角度,结合图片实例进行阐述。全书的最后一章,尝试提出我国居住建筑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住宅节能、可变性住宅、老年住宅、钢结构住宅。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结构组织新颖,内容充实。图片实例均为近几年的新住宅建筑,实用性强。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教材,对建筑设计、房地产、城市环境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目录
0 概述
1 中国住宅发展概况
 1.1 发展简史
 1.2 民居类型

2 住宅套型与居住标准
 2.1 住宅套型
 2.2 居住标准

3 住宅单一空间平面设计
 3.1 私人行为空问
 3.2 公共行为空间
 3.3 家务行为空间、卫生行为空间
 3.4 交通空间,室内、外过渡空间

4 住宅平面组合设计
 4.1 住宅平面组合的要点
 4.2 住宅平面组合的方法和形式
 4.3 住宅平面组合设计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5 住宅类型设计“
 5.1 多层住宅设计
 5.2 中高层、高层住宅设计
 5.3 低层住宅设计

6 住宅外部环境设计
 6.1 住宅外部环境设计概论
 6.2 住宅环境影响因素
 6.3 住宅外部环境设计与住宅规划布置
 6.4 住宅环境设计与道路交通
 6.5 住宅环境设计与景观小品
 6.6 住宅外部环境设计与公共服务设施

7 住宅造型与立面设计
 7.1 概述
 7.2 住宅建筑的整体形象和立面造型特征解析
 7.3 住宅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方法
 7.4 住宅建筑的材料、质感和色彩设计
 7.5 住宅建筑的细部处理

8 住宅建设与发展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8.1 住宅节能
 8.2 可变性住宅
 8.3 老年住宅
 8.4 钢结构住宅
参考文献
……
序言 《管子》一书《权修》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是管仲为富国强兵而重视培养人才的名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源于此。它的意思是说培养人才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既十分重要,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奏效的事。“百年树人”并不是非得100年才能培养出人才,而是比喻培养人才的远大意义,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要预先规划,长期、不间断地进行。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急缺大量的建筑建工类应用型人才。全国各地建筑类学校以及设有建筑规划专业的学校众多,但能够做到既符合当前改革形势又适用于目前教学形式的优秀教材却很少。针对这种现状,急需推出一系列切合当前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质量优秀专业教材,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且有助于加快改进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这套系列教材整体导向正确,科学精练,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符合学校、学科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普适性,尽量满足同类专业院校的需求。教材内容大力补充了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成果。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搭配比例,结合目前教学课时减少的趋势适当调整了篇幅。根据教学大纲、学时、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体现了建设“立体化”精品教材的宗旨。
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为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及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以提H{新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因此,希望这套教材能够真实地体现我们的初衷,真正能够成为精品教材,受到大家的认可。
文摘 1 中国住宅发展概况
1.1 发展简史
住宅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营建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在古代,住宅和房屋之间的概念是混淆的,最早被称为“宫室”,后来又被称为“居处”。皇宫即为皇帝所住的大住宅;庙宇是僧侣们居住的地方;官衙是官宦的住所;甚至于商店也是“前铺后居”,可以说是商人的居所。居处,可以理解为生活起居以至包括一切户内工作的地方。
各地的住宅建筑不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及观念信仰等因素息息相关,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改进及技术的进步而变化、提高、发展,各时代住宅也在不断地演变进化。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
1.1.1 原始社会时期
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龙骨山曾发现中国原始人群居住的洞穴,距今已有50万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居住遗址。这种“穴而处”的“穴居”以及“构木为巢”的“巢居”两种主要的构筑方式,一直延续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前者经历了由原始横穴、深袋穴、半穴居向地面建筑的演变,后者则经历了由单树巢、多树巢向干阑式建筑的演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