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水利 >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ISBN:7801702883 ·条形码:97878017028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 去商家看看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 去商家看看

 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
·ISBN:7801702883
·条形码:978780170288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出版商周刊》
  作者在本书中宣称,全世界的水资源正迅速沦为公司贪欲的牺牲品。
  ……在一些国家,穷人用于购水的费用甚至高于他们的富人邻居,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上大力推销其瓶装水产品,与市政系统争夺水源。
  ……作者认为,自由贸易协议已成为跨国公司手中的工具,各国政府实际上已把水权出让给了公司,这对经济平等和大自然都带来损害。
  ……对于关心环境问题和经济全球化代价问题的读者来说,书中列举的大量事实肯定会使他们非常愤怒。
  《图书馆杂志》
  本书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以冷静的笔调深入地分析了淡水危机的成因及对有限水源的私有化和公司控制。
  ……对于将水服务的私有化作为缓期还债的先决条件,以及拟议中的国际贸易协定,作者都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本书对于水作为稀缺商品的严密的经济学分析显然要高出一筹。
  ……书中对立法、游说及公民环境运动的建议很有价值,我隆重地向各公共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推荐此书。
—— 玛格丽特·艾柯克(Margaret Aycock)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市高尔夫湾环境图书馆
  《商业周刊》
  这是一篇愤怒而具有说服力的报告。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
  书中描述的可怕场景确实令人不寒而栗。
  《环球邮报》
  本书可能是关于水政治的最雄辩的战斗动员。

  “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还是人类的基本‘权利’?”淡水正迅速成为富人专用品和赚钱工具。
  世界上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资源——水一一正在逐渐消失。事实上,全球水短缺有可能造成21世纪最严重的生态、经济、政治危机。
  是谁正在使这个问题更加恶化呢?大公司。在《蓝金》这本书中,公民运动积极分子兼畅销书作者莫德·巴洛和托尼·克拉克,记录了在国际贸易协定支持下正在迅速扩张的新产业:水的私有化和商品化。他们描述了跨国公司们包括投机资本、重工业、瓶装水商及软饮料两大巨头是如何掠取世界水源、经包装后又以高价卖给我们的。他们这种行为正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损害社区利益。
  《蓝金》不仅指出了我们在水短缺问题上所处的困境,它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与策略,使我们能在本国和全球范围内,为保护水源进行有效的斗争。在这部有说服力而又充满激情的宣言中,作者明确地提出:我们必须成为世界淡水资源的负责任的监护人。
作者简介   莫德·巴洛,现任加拿大人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是加拿大最大的公众利益组织,有10万以上成员。她是国际全球化论坛理事和"蓝色星球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后者是一个以制止对水的商品化为宗旨的国际民间社会运动。她被纽芬兰的纪念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自己专著或与别人合作,先后发表了14本畅销书,最新的两本书分别是:已在10个国家出版发行的《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与托尼·克拉克合著)和《追求利润并非良方:拯救美加老人医疗保障的公民指南》。 托尼·克拉克,现任加拿大北极星研究所主任、加拿大人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全球化论坛公司委员会主席、加拿大选择性政策中心理事会理事。他的《无声的政变:反击大公司对加拿大的接管》(洛里默出版社,1997年)受到书评界的广泛好评。他与莫德·巴洛合著的《MAI:多边投资协议与对加拿大主权的威胁》(斯托达特出版社,1997年)。
媒体推荐 前言
“各个水域就像家庭成员一样,密切地交集在一起。从最大处讲,水文网像地球上不同种族的人类一一如塞尔维亚人、俄国人、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埃米什人(一群居住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人,他们拒绝现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译者注)和十几亿的中国人等——一样,遇到了种种麻烦,但想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并不容易。逆流而上寻其源,你会发现它们是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大江大河就像你的国家,经常会出点儿问题。湖泊像你的表兄弟,小溪像你的姐妹,池塘像你的孩子。不论富足贫穷,不论有病无病(出自西方传统婚礼誓言。——译者注),你都与你的自来水池不可分离。”
——迈克尔。帕菲特,《国家地理》杂志
突然间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的淡水资源正在枯竭。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和消耗着一切生命之源一一水。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自然水源却不可能随之增长。每过一天。世
界上又会增加数以千计的人处于无水可用的危险中.缺水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正迅速成为一种不安定的因素,我们经常听到世界各处发生的与水有关的冲突的消息。简而言之,除非
人类根本改变目前这种用水方式,否则全世界在二十五年内将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极为缺水的状态。
这一切都好像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不过十年前,对于淡水问题的关注还仅限于那些专家们,如水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城市规划工作者、气象预报工作者等,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拥有充足的水源是天经地义的,不是什么问题。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团体一一如世界观察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组织、国际河流联盟、绿色和平组织、洁净水联盟、山脉俱乐部以及国际地球之友等一一正与全球数以千计的社区组织一起向世界发出警报:全球性的淡水危机有可能成为对我们这个星球生存的最大威胁。
不幸的是,我们的呐喊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当今这个时代,一个所谓“华盛顿共识”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行为准则。这个“华盛顿共识”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学模式,其最基本的信条是,不受任何束缚的市场经济是全世界唯一的选择。这个“共识”的关键一条是要将人类的共同财产商品化。换言之,任何东西都可作为商品出售,它包括社会服务和过去被认为是人类共同遗产的自然资源。很多国家的政府正在放弃保护其境内自然资源的责任,而授权给私营公司藉开发资源牟利。
面对当前这场淡水危机,很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却开出了“华盛顿共识”这个药方,即将水资源私有化和商品化。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市场将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已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了。按照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的定义,水是人的“需求”,而不是人的“权利”。我们并不是在这里咬文嚼字地讨论语义学问题。这两个词的区别是至关重要的。人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可有多种不同的满足方法,而人的“权利”却是不可买卖的。
在2000年3月海牙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水论坛大会上”,水被定义为商品。与此同时举行的政府部长级会议对此不仅没有进行任何反击,反而大开绿灯,使私营公司能借卖水以牟利。于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加紧步伐,买断公共供水系统,大幅提高水价,靠卖水——特别是向缺水的第三世界国家卖水——大发横财。一些人直言不讳地夸口说,目前的水危机正是他们水业公司及其投资者发财的好机会。他们认为,水的买卖与其他任何商品没有区别,对最高利润的追求是一切行为的准则。
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的政府拱手将其国内供水系统出让给多国贸易协定或组织,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这些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对跨国公司占领签约国供水系统则大开方便之门。现在已有一些跨国公司起诉一些国家的政府,嫌它们对其占领该国供水市场所做的让步不够大。它们自恃有国际贸易协定的支持,已开始考虑通过大规模地将水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倒卖,以攫取最大利润。
到目前为止,以上这些活动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公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强大的政府和商业集团们宣称,讨论已经结束了,“所有人”都支持对水的商业化。而实际上从没有人给全世界的公民们一个真正的机会来从政治层面讨论关于水的问题:谁是水的拥有者?水应属于任何私人所有吗?如果水被私有化了,那么当大自然需要水的时候,谁来替大自然付款呢?怎样保证穷人也能用上水?谁给跨国公司以买断整个供水系统的权利?如果水源被私营公司买去,谁负责保证它的清洁?政府应在水源管理中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水资源富有国家如何与水资源贫乏国家共享水资源?谁是大自然的“生命之血液”的监护人?一般民众在这场讨论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
编辑推荐   《出版商周刊》
  作者在本书中宣称,全世界的水资源正迅速沦为公司贪欲的牺牲品。
  ……在一些国家,穷人用于购水的费用甚至高于他们的富人邻居,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上大力推销其瓶装水产品,与市政系统争夺水源。
  ……作者认为,自由贸易协议已成为跨国公司手中的工具,各国政府实际上已把水权出让给了公司,这对经济平等和大自然都带来损害。
  ……对于关心环境问题和经济全球化代价问题的读者来说,书中列举的大量事实肯定会使他们非常愤怒。
  《图书馆杂志》
  本书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以冷静的笔调深入地分析了淡水危机的成因及对有限水源的私有化和公司控制。
  ……对于将水服务的私有化作为缓期还债的先决条件,以及拟议中的国际贸易协定,作者都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本书对于水作为稀缺商品的严密的经济学分析显然要高出一筹。
  ……书中对立法、游说及公民环境运动的建议很有价值,我隆重地向各公共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推荐此书。
—— 玛格丽特·艾柯克(Margaret Aycock)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市高尔夫湾环境图书馆
  《商业周刊》
  这是一篇愤怒而具有说服力的报告。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
  书中描述的可怕场景确实令人不寒而栗。
  《环球邮报》
  本书可能是关于水政治的最雄辩的战斗动员。
目录
致谢
前言
条约草案
第一部 危机
 第一章 红色警报
  有限的水源
……
文摘 书摘
可致命的水
全球有一半人没有条件使用基本的卫生设施,每当他们端起一杯水的时候,他们饮下的实际是“水剂毒药”,世界观察研究所的安妮,普拉特如是说。了解了这一点,对所有穷国中
80%的疾病经饮用不洁水引发这个事实,我们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现实是非常冷酷的:第三世界国家里90%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人江湖,水介质里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导致2500万人死亡;每8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每年死于痢疾的儿童近300万人,占儿童死亡总数的1/4。世界水质的下降导致以前已近乎绝迹的一些传染病——如疟疾、霍乱、伤寒等一一又在很多国家卷土重来。人口拥挤、恶劣的卫生条件及贫穷更促使了疾病的传播。从1990年到1992年,世界霍乱患者从10万人增加到60万人,这个数字在整个90年代继续增长,尽管增长的速度有所降低。
1991年,一场由污染而引起的危机造成了霍乱的大规模蔓延。那一年,一艘某国轮船在秘鲁利马的一个海湾倾倒了船上的废水。三个星期之内,霍乱开始在沿岸蔓延,导致急性痢疾、严重脱水、甚至死亡。一年之内,近3000秘鲁人因此死亡。在其后的两年里,除两个国家以外所有的拉丁美洲国家的供水系统都被逐渐污染,50万人因此致病。
非洲人民被多种通过水介质传播的疾病所困扰。从水库引来的灌溉用水常有携带寄生虫的叮螺,使多达20万非洲人患血吸虫病,该病可引发肝硬化和肠损坏。墨蚊在肮脏的河水里产卵繁殖。其携带的病菌使大约1800万非洲人患上盘尾丝虫病,也叫水盲病。在1997年苏丹内战期间,数以千汁的逃难者在难民营只能喝到腐臭的水,因而患上了由在水中产卵的舌蝇所传播的后果严重的昏睡病。
一些致病生物体一一Cryptosporidium、大肠杆菌、贾第鞭毛虫一一与不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直接相关。它们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主要原因是有过多的人类和动物的废水渗入饮水系统。在有些情况下,人口密集度太大,人们的住地离其未加处理的饮水源太近。一个非洲的家庭可能会在离其水井不远的地方大便,如果这个家庭养着家畜,家畜也会这样做。菲律宾贫民窟
的一个孩子可能不得不在离其家水罐不远的地方大便,有时整个村子都不得不饮用被污水污染的河水。
另一方面,政府削减开支也影响到饮水的质量。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大幅度削减其环境部分的预算。使其饮水保护设施受损,并解雇了许多饮用水测试专家。一些原来由政府雇员担
负的水质检测工作被转让给了私立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