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4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2317231/9787802317239 ·条形码:9787802317239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 |
 |
|
 |
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4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802317231/9787802317239
·条形码:97878023172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内容简介:一代宗师,著名中医学家颜亦鲁先生为盂河学派传人。颜亦鲁先生祖籍山东曲阜,是先贤亚圣颜子的后裔。1997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薪传舅家名医魏东莱,15岁拜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传人贺季衡门下学医。曾在丹阳、上海开设诊所。
编辑推荐 《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目录 颜亦鲁
临证经验述要
一、倡导脾统四脏,善用苍白二术
二、治学崇尚实效,时方推陈出新
二仙丸
川芎茶调散
神仙解语丹
阳和汤
三、收集民间经验,内外同治取效
乳痈
癃闭
下胎
医论
一、论鼓胀
二、论中风
三、论麻疹
四、论血证
吐血
咳血
便血
五、论产科病
产后诸证
保产
胎死腹中
引产(足月引产、不适宜中期引产)
临产膏方
治臀位产方
医案
一、温病
风温
春温
暑湿
湿温
秋温(伏暑)
冬温
二、内科
咳嗽
哮喘
胸痹
胃脘痛
腹痛
呕吐
泄泻_
黄疸
肿胀
淋证
水肿
癃闭
血证
头痛
眩晕
不寐
痫证
厥证
中风
痹证
三、妇科
月经不调
痛经
崩漏
带下
妊娠恶阻
妊娠泄痢
子痫
乳癖
四、皮肤科
湿疹
鹅掌风
牛皮癣
荨麻疹
紫斑
医话
结胸
奔豚
背寒
痢疾
尿闭
盗汗
失音
小儿高热
脑疽
肠痈
外熨法
呃逆
脱发
噎膈
瘫痿
头痛
胃痛
黄疸
肺痨
厥证
真心痛
心悸
痹症
崩漏
胎产
疳积
喉痹
乳痈
瘢瘕
门人对颜亦鲁临床经验的总结
一、幼承庭训二三事
二、颜亦鲁先生的生平及学术思想
内科重视脾胃
温病擅长透解、辛开、温阳三法
妇科宜调补气血
三、颜亦鲁先生对脾胃学说的阐发和运用
中医脾胃学说学术发展概况
颜亦鲁先生脾胃学说思想与运用举隅
医案举例
四、颜亦鲁先生治疗胃脘痛经验
肝木侮土,重在疏肝
湿热阻脘,药用辛苦
寒湿内蕴,法当温运
脾胃虚寒,治宜温中
脾阳不运,当取补中
胃阴不足,治以甘酸
体会
五、颜亦鲁先生治疗暑温病的独特思路
暑温里热伤津,当清暑祛湿
暑湿拂郁化风,治拟平肝涤痰清神
暑湿化燥里结,当育阴通腑泻热
暑温寒暑交蕴,必须表里分消
……
颜德馨
颜乾麟
颜新
……
序言 颜氏家族世泽流长,是大成至圣孔夫子首徒颜渊的后裔。颜氏几代从医,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医术精湛,代代相传。
颜亦鲁,近代著名中医学家,行医六十余载,深入探索中医经典理论,对脾胃学术之研究造诣尤深,医名远扬,深受民众爱戴。颜氏第二代传人颜德馨教授为我国当代著名中医药家,提出“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在于气血失调”等观点,创立“衡法”治则,医治了许多久治不愈或复杂罕见的疾病,为发扬中医学跨出了可喜的一步。颜乾麟、颜新,为颜德馨儿女,作为颜氏第三代传人,深受家学浸淫,长期从事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2007年双双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餐芝轩,乃颜氏丹阳老宅书斋名。餐,《说文》日吞也;芝,灵芝,《说文》日亦指神草也。“餐芝轩”一名意为求食灵药之处。当年小小轩斋,日间救死扶伤,不避寒暑;子夜三代同心,口传心授,留下佳话无数。1982年,在上海铁道学会医学会组织下,颜德馨教授主编,夏锦堂、张宗良、朱国荣、汤炳南、陈镛良、魏道英、王炳珠等同志搜集部分颜氏医疗资料,共同编写了《餐芝轩医集》一书,并由程十发先生题名作画。此书虽在铁道学会内部发行,但在医界却争相传阅,影响甚广。
《餐芝轩医集——颜氏三代医人耕耘录》是在原《餐芝轩医集》基础上加以充实、整理、修订而成。本书汇选颜氏三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包括小传、学术思想、医论、医案、医话及其门人进行的经验总结等内容,力图系统反映颜氏各代医家学术观点与临床特色,以及内、外、妇等科病例的诊治思路和用药规律,可为中医工作者研究中医学传承方法和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整理与编写本书中可能存在不少缺点与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出。
文摘 临证经验述要
一、倡导脾统四脏。善用苍白二术
颜亦鲁先生对脾胃学说深有造诣,倡导“脾胃既为后天之本,又为百病之源”之说。他结合六十余年的医疗实践,主张脾胃为机体枢纽,脾胃冲和则元气充足,五脏充盈,邪难伤人;反之则正气虚弱,五脏受病,诸恙丛生。临床注重凡病从湿从痰辨证,从脾胃论治。尝谓:“湿、痰为患,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湿与痰表现虽异,但病源则一,均与脾胃失运有关。”脾胃论治,强调贵在健运而不在补益,提出脾健则四脏俱健,而它脏病变皆可从健脾论治,此寓有,治本之义,故日脾统四脏。习用健脾益气、升提中气、温中健脾、燥湿健脾、消导健脾等法则治疗多种杂病,左右逢源,颇多效验。用药上擅长发挥苍白二术的效用,认为苍白二术燥湿运脾,湿去脾自健,脾健湿白化,用途广而用法多。如湿温脾瘅者,苍术煎汤代茶;气虚夹湿者,苍术与黄芪并用;湿热并重,伤及胃阴者,苍术与石斛、麦冬、玄参相使;肝阴夹湿,目昏便燥者,苍术合黑芝麻拌炒;痰湿眩晕者,白术、茯苓相配;气虚吐血者,大剂白术煎汤频服;久痢不止者,白术、扁豆、元米同煮粥饮等。在治疗各类虚劳疾病中,常在补益方中加人苍白术,既利于补药吸收,复可促进生化之源,有一举两得之功,故被病家称誉为“茅白术先生”。
他在诊治温病及妇、幼、外科等病证中,也擅长应用健运脾胃的法则,如治温病强调必佐辛开药物。他认为湿热之邪不仅是引起暑温、湿温的主因,而且在风温、秋温、冬温、瘟疫中亦时而可见,辛开之品能健运脾胃、宣畅气机、开泄湿热,故势在必用。治胎产病主张健运脾胃、大补气血。他认为胎之生长全赖气血养之,若气虚不足以提摄,血亏不足以涵濡,则胎产病即发。颜氏习用八珍汤化裁治疗堕胎、难产、死胎、子痫等病证,皆有卓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