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习惯对了不生病

2010-03-0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101068758/9787101068757 ·条形码:9787101068757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习惯对了不生病 去商家看看
习惯对了不生病 去商家看看

 习惯对了不生病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101068758/9787101068757
·条形码:97871010687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健康昭光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习惯对了不生病》内容简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达1.6 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约增加7000多万。高血脂的患病率为18.6 %,估计患病人数达到了1.6 亿。大城市2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由4.6 %上升到6.4 %,中小城市由3.4 %上升到3.9 %。全国目前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异常。这一组令人心忧的数据表明: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今天,以不合理饮食为基础的不良生活方式已经并正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地临床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卫生部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健康大讲堂巡讲团临床营养专家,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2:小食物大功效》,《饮食决定健康》、《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食自疗法》等畅销书的作者,主编科普书75部,图书总发行量累计超过百万册。 在中国核心医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临床营养治疗学》、《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等10余部,参加20余部学术专著的编写。
近年来,受社会各组织机构邀请,已开展近700场营养科普讲座,上千人的现场讲座达数十场,受到热烈欢迎,并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与30多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健康栏目合作,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健康时报》、《参考消息》、《中国医药报》、《中国食品报》等8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近400篇。
编辑推荐 《习惯对了不生病》:健康来源于正角的饮食习惯!
针对日常饮食的不良习惯,——提出贴心解决方案。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从现在开始!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让合理营养伴健康同行!
目录
第一章 别让错误的吃饭习惯害了你
不吃或随便对付早餐
常吃工作餐
晚餐过于丰盛
爱吃夜宵
口味过重
爱吃鸡精
无肉不欢
吃素不当
嗜吃酱油
吃醋过多
吃粗粮过多
不吃主食
吃东西必吃“天然”
学外国人生吃
不加选择吃水果
节假日大吃大喝

第二章 补水不当百病生


果蔬汁
碳酸饮料
牛奶

第三章 吃零食也需好习惯
巧克力
冰淇淋

干果
油炸食品
烧烤食品

第四章 进补习惯有讲究
孕妇进补,妈妈宝宝都要照顾
老人进补,温和平实是关键
考生进补,别忘减压

第五章 习惯对了远离疾病
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感冒
咳嗽
骨质疏松
痛经
……
序言 当步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逐渐认识到“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其实,最好的营养师也是你自己。人的一生注定要和各种食物打交道。从出生到70岁,包括饮水在内,一个人平均吃75000次饭,摄入的食物总量可达60余吨。这些数字表明了食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就提出,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础。而良好生活方式的核心可归结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有人将其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其中,合理膳食是“基石中的基石”。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达1.6 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患病人数约增加7000多万。高血脂的患病率为18.6 %,估计患病人数达到了1.6 亿。大城市2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由4.6 %上升到6.4 %,中小城市由3.4 %上升到3.9 %。全国目前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异常。这一组令人心忧的数据表明:在物质生活空前发达的今天,以不合理饮食为基础的不良生活方式已经并正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合理、饮食模式是否健康。在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这本小书应运而生了。我尝试着将深奥的营养专业理论变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活指导。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按照本书的观点来调整自己的饮食模式并非易事。但是,相信更多的人还是愿意进行这样的尝试,并逐步变成自觉的行为。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因这种改变而获得健康水准的提升。
在本世纪初,我们提出“做自己的营养医生”的口号,这既是我们多年来营养科普宣教的核心思想,也是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这一宗旨,我们还将继续为大众提供更多、更精的营养宣教读物。
在此,我真诚地感谢所有为本书的编写和出版作出贡献的老师和同道;特别感谢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的黄倩女士及其同事给予的帮助;特别感谢出版社的有关编辑为本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出色的工作。
最后,我愿用这样一句话与广大读者共勉:“做自己的营养医生,让合理营养伴健康同行!”
文摘 第一章别让错误的吃饭习惯害了你
不吃或随便对付早餐
需要特别注意的人群:老人、学生、上班族
对于时间紧张的学生或者上班族,早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宝贵的,再加上温暖被窝的诱惑,留给早餐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很多人早晨习惯随便抓点东西吃两口,甚至干脆就不吃了,这样对身体的健康有害无益。
不吃早餐的危害
1.上班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早餐开启一天的能量供应,使一整晚静息的身体又再度活跃起来。早餐供给的糖和脂肪,经过身体氧化,才能提供能量精力,使思维行动或感觉敏锐起来。正常情况下,早餐摄入的热量应占全天的30%左右。如果早餐吃得少或者干脆不吃,上班的时候容易出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2.皮肤干燥
人经过一夜睡眠,排尿、皮肤代谢、呼吸过程等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清晨已处于半脱水状态。如果早餐再不补充水分,长此以往,皮肤就会变得干燥。
解决方案
1.四类早餐的最优吃法:
烧饼包子——搭配豆浆。
面包牛奶——最好选全麦面包,少涂黄油、果酱。
清粥小菜——搭配鸡蛋或瘦肉,还可选豆腐或豆腐干。
西式快餐——多吃蔬菜。
2.一杯饮料不可少
推荐饮料:白开水、淡果汁、鲜豆浆、鲜牛奶。
3.不要吃得太早
最好在7点以后吃早餐,以免增加肠胃负担。老人时间充裕,可以在8∶30以后吃。
4.吃热不吃干
干饭会降低体力和脑力,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早晨不要空腹喝粥,最好吃点干饭,这有利于上午的血糖控制。这是因为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不溶于水,但淀粉加热、加水后,淀粉颗粒就会膨胀胶化,易被消化吸收。粥加热时间长,水分多,比干饭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对血糖的影响更大。
5.饭后一个水果
水果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是相对单调早餐的最好补充。有减肥需求的人可以把水果放在饭前吃。
贴心提示
上班族一周早餐食谱推荐
周一:1份牛奶麦片+2片夹草莓酱、奶酪的面包
周二:1杯豆浆+1个花卷+1块蛋糕+1个梨
周三:1杯酸奶+1个鸡蛋饼+1个苹果
周四:1份牛奶麦片+1个肉包子+1根香蕉
周五:1杯牛奶+1份夹生菜、鸡胸脯肉的三明治面包+1个煎饼+1个橘子
周六:1碗米粥+1个煎鸡蛋+1只烧麦+1个菜包子+1杯酸奶
周日:1份牛奶麦片+1根火腿肠+1个早餐面包+1根香蕉
常吃工作餐
需要特别注意的人群:上班族
上班族不管是在公司吃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