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子与通信 >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

2010-03-05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42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 ·ISBN:7562920168 ·条形码:978756292016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 去商家看看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 去商家看看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42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
·ISBN:7562920168
·条形码:978756292016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1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光谷(武汉)光纤通信工程应用丛书

内容简介 《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是一部有关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的专著。书中全面介绍了光纤、光源与探测器、SDH、DWDM、城域光网络、接入网、网络管理、光网络规划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等具体内容。
全书涉及整个光纤通信技术,书中所阐述的内容丰富、技术新颖,工程应用实例较多。《光纤通信系统工程应用》是一本既充分展现作者各自工作专长,又展示出作者们集体智慧的技术专著。它可供从事光纤通信研究、生产和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光纤通信技术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教学参考。
目录
1 光纤通信的发展
1.1 光纤的发展
1.1.1 光纤的作用
1.1.2 光纤研究要点
1.1.3 光纤品种的演进
1.1.4 光纤发展
1.2 光器件的发展
1.2.1 光器件的作用
1.2.2 光器件的发展
1.3 光纤通信系统技术
1.3.1 PDH技术
1.3.2 SDH技术
1.3.3 SDH应用
1.3.4 波分复用
1.3.5 全光网

2 光纤与光缆
2.1 光纤的导光原理及结构
2.2 光纤的制造
2.2.1 制棒工艺
2.2.2 拉丝
2.3 光纤的传输特性
2.3.1 衰减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2.3.2 色散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2.3.3 偏振模色散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2.3.4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2.4 光纤类型
2.4.1 光纤分类
2.4.2 光纤种类
2.5 光纤标准分类对比
2.6 光纤选择建议

3 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
3.1 简单的光纤通信系统
3.2 光源
3.2.1 系统要求
3.2.2 发光二极管
3.2.3 半导体激光器
3.2.4 光源的选用问题
3.3 光电探测器
3.3.1 系统要求
3.3.2 PIN光电二极管
3.3.3 雪崩光电二极管
3.3.4 其它类型光电探测器

4 SDH技术
4.1 概述
4.1.1 SDH产生背景
4.1.2 SDH概念及特点
4.2 SDH基础
4.2.1 SDH速率与帧结构
4.2.2 SDH复用结构及步骤
4.2.3 网络结构与生存性
4.2.4 SDH同步定时
4.3 SDH技术应用
4.3.1 SDH设备结构演进及功能特点变化
4.3.2 典型SDH产品介绍
4.4 SDH技术的发展
4.4.1 40Gbit/sSDH系统
4.4.2 对数据业务的支持

5 DWDM技术及网络应用
5.1 概述
5.1.1 DWDM发展及现状
5.1.2 我国光通信网络现状
5.1.3 DWDM系统分类
5.1.4 开放式和集成式DWDM系统
5.1.5 DWDM设备种类
5.2 系统关键组成、技术及规范
5.2.1 工作波长要求
5.2.2 波分复用器件特性
5.2.3 光放大器特性
5.2.4 系统接口特性
5.2.5 光监控通道
5.2.6 光层保护技术
5.3 DWDM应用
5.3.1 DWDM系统的跨距设计及工程规划
5.3.2 DWDM系统(32/80/160波)应用代码
5.4 DWDM新技术
5.4.1 超大容量的DWDM系统
5.4.2 超长距离的DWDM系统
5.4.3 DWDM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6 城域光网络
6.1 城域网建设的兴起
6.2 城域网技术综述
6.2.1 城域网总体结构
6.2.2 城域网分立模型
6.2.3 城域网综合模型
6.2.4 主要的城域光传送技术
6.3 DWDM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6.3.1 DWDM技术应用于城域网的原因
6.3.2 城域DWDM的技术要求
6.3.3 城域DWDM组网应用
6.4 CwDM技术及应用
6.4.1 CWDM应用于城域网的优势
6.4.2 CWDM的现状
6.5 基于SDH的综合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6.5.1 多业务传送平台的提出和特点
6.5.2 MSTP对数据业务的实现方式
6.5.3 MSTP的组网应用
6.6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
6.6.1 RPR的提出及技术特点
6.6.2 RPR关键技术
6.6.3 RPR与传统SDH、吉比特以太网的比较

7 光纤接入网技术
7.1 概述
7.1.1 光接入网定义及分类
7.1.2 光接入网的模型及功能
7.1.3 接入网的业务种类
7.2 有源光接入网
7.3 无源光接入网
7.3.1 窄带PON

8 光传送网络管理系统
8.1 概述
8.2 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8.3 网络管理系统功能
8.4 当前网管实用技术
8.5 网络管理系统应用
8.6 网络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9 光网络规划
9.1 光网络现状分析
9.2 建设什么样的光网络

10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10.1 全光网络的产生
10.2 光网络节点技术
10.3 全光互联网络
10.4 发展中的其它光通信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人十分高兴地获悉由中国光谷(武汉)核心单位之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中青年同志集体编著的这套光纤通信工程应用丛书即将由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特作序举荐给广大读者。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技术支柱之一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以其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光纤自重轻、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构筑起了以光纤通信为主,以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通信格局。
自1966年高锟博士提出,利用石英玻璃纤维传送光信号进行通信的光纤通信思想以来,短短30多年,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所涉及的光纤、光(电)器件、系统设备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赢得一个又一个通信领域的革命。今天,由光纤、光(电)器件、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共同组成的因特网,已经实现了话音、数据和图像互通。为了实现光纤通信的更高理想——光纤到家庭,从事光纤通信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还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和奋斗之中。
在国内的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中,尽管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曾经取得过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仍在光纤通信技术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奋战,力求紧跟世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我院的研究人员也应该在光纤通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