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文学
小说
世界名著
散文
传记
武侠
网络小说
推理
言情
文学
诗歌词曲
青春
动漫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我为什么要写作
2010-03-05
市场价:¥18.00卓越价:¥15.60为您节省:2.40元 (87折) VIP 价:¥15.13 SVIP价:¥14.8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为什么要写作
市场价:
¥18.00
卓越价:¥15.60为您节省:2.40元 (87折)
VIP 价:¥15.13 SVIP价:¥14.82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8人 评论打分
5 颗星:
(4)
4 颗星:
(2)
3 颗星:
(2)
2 颗星:
(0)
1 颗星:
(0)看全部8篇评论
(8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
共计价钱:¥
34.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27.6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
·ISBN:9787532742158
·条形码:97875327421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Why I Write
内容简介
《我为什么要写作》内容简介:所有的作家都是虚荣、自私、懒惰的,在他们的动机的深处,埋藏着的是一个谜。写一《我为什么要写作》是一桩消耗精力的苦差事,就像生一场痛苦的大病一样。你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无法抗拒或者无法明白的恶魔的驱使,你是绝不会从事这样的事的。你只知道这个恶魔就是那个令婴儿哭闹要人注意的同一本能。然而,同样确实的是,除非你不断努力把自己的个性磨灭掉,你是无法写出什么可读的东西来的。好的文章就像一块玻璃窗。回顾我的作品,我发现在我缺乏政治目的的时候我写的书毫无例外地总是没有生命力的,结果写出来的是华而不实的空洞文章,尽是没有意义的句子、词藻的堆砌和通篇的假话。
作者简介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1903-1950),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印度,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后至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并以经历为素材,完成自传体散文《射象》、《绞刑》和小说《缅甸岁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他的政治讽刺小说Ⅸ动物农场》和Ⅸ一九八四》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传记作家伯纳德·克立克说:“对布莱尔来说,他身上的奥威尔,一半是自己要当之无愧的理想形象;正直,诚实,单纯,平等的信念,简朴的生活,简朴的写作,简朴的语言,总而言之,一个几乎不顾一切立志要说出不受欢迎的真话的人。”
乔治·奥威尔主要著作
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
缅甸岁月
去维冈码头之路
向加泰隆尼亚致敬
动物农场
一九八四
编辑推荐
《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语言——从保守党人到无政府主义者,这话都是适用的,只是程度不同——的用意是要使得谎话听起来是真实的,谋杀是高尚的,使得空穴来风也有实在的外表。
我认为我们这样的人,比所谓的专家更了解情况,这不是因为有什么能力能够预见到具体事件,而是有能力了解我们所生活的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
目录
奥威尔论——政治的恐怖
如此欢乐童年
收容所
绞刑
射象
书店回忆
西班牙内战回顾
我为什么要写作
《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法文版序
《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序
为小说辩护
新词
艺术和宣传的界线
文学和极权主义
好的蹩脚作品
政治与英语
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写作生涯的代价
手稿笔记摘录
……
文摘
这种阶级觉悟(他痛苦地意识到,尽管他作了种种努力,他仍属于这个可憎的上层阶级,这从他在上文中用“我们”这一代名词上就可以看出)总是在他与别人之间安下障碍。这位伊顿公学的校友根本没有希望能够毫不突出地与无产阶级打成一片。工人阶级兄弟情谊的温暖是他始终无法享受到的。然而只有上帝知道他尽了多大的努力,学会伦敦土话,把自己伪装成流浪汉和叫花子。他多次不惧艰险深入底层社会,同无家可归的、浪迹江湖的以及其他社会渣滓混在一起。虽然这些冒险产生了文学上的大丰收,但是似乎并没有能够在多大意义上帮助他克服天生的困难,无法与属于下层社会的人进行简单自然的交往,更不用说改掉他自己的上层阶级的口音了。(他自己说过:“英国人的烙印是打在舌头上的。”)他的幽默感使他能够说出他一度曾想在狱中度过圣诞节的故事,这事虽很荒唐可笑,但很能说明问题。他伪装成一个流浪汉,有意喝光了一瓶酒,然后去辱骂一个警察,想让他逮捕他。但是那个警察却-眼就看出这个身披借来的破烂衣服的人是个出身于伊顿公学的地道绅士,并没有上钩,而是善言劝告他回家去。
最后,也许是他的侄女说的话能最恰当地总括这个问题(她接受了克立克的采访):“他的一切疙瘩来自这个事实:他认为他应该去爱他的同胞,但是他连同他们随便交谈都做不到。”
在伊顿毕业以后,埃里克·布莱尔有许多工作可以挑选,为什么偏偏选了到缅甸去当殖民地警官?这个经验后来证明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因为这使他能够亲身目睹一个殖民帝国在日常治理中所必然产生的弊端。不过,当然,这是事后聪明的话,在他当初应征时,他是一点也不可能想到的。再要经过好几年,他才变成大英帝国政策的坚定反对者。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05/356727.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敝帚集:冯其庸论红楼梦
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大字本:红楼梦(套装上
三言二拍(精装16开全套5册)足本无删节
潮流与点滴(陶希圣回忆录)
装点红楼梦
百岁忆往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套装共4册)
西湖雪山故人情:艺坛师友录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绝望者日记:纳粹德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