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9062885 ·条形码:97873090628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融理论与实务 |
 |
|
 |
金融理论与实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309062885
·条形码:97873090628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第一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形式与层次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第五节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 利息
第二节 利息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四章 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五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七章 商业保险
第一节 保险概述
第二节 保险合同
第三节 保险业务
第四节 保险经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八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货币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国际资金流动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均衡
第四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趋势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工程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训课堂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金融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联系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经济资源配置越来越金融化。经济日益金融化的结果,改变了传统金融对经济的单纯从属地位和简单的中介性功能,也使金融进一步超越单纯的货币银行业务行业部门的微观性特征,提升了金融的全局性、宏观性、战略性、全球性地位。金融日益成为主导性功能激励因素,改变了传统上金融对经济的从属性、工具性与被动性地位。《金融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内容从大的方面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货币问题,一部分为融资问题,这些都是围绕金融这一概念展开的。本教材第一章先介绍货币的起源及货币形式和货币制度;第二章介绍信用及信用形式;第三章介绍利息及利息率;第四章介绍金融工具;从第五章到第六章介绍有关金融机构;第七章介绍商业保险;第八章介绍金融市场;第九章介绍有关国际金融知识;第十章介绍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一章介绍货币政策;最后一章讲述了关于金融发展趋势。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认识货币、信用、银行活动的基本规则,了解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联系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法律规章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培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和一切经济领域的工作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编写《金融理论与实务》,力求满足财经专业对金融理论与实务的要求,在案例编排、内容选择上,注重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出发。《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除介绍金融的基本理论、方法外,并将基本理论、方法贯穿于实务中,实现了理论与实务并重。在结构设计上,通过日常事例导入式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便于掌握。通过实训课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及时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使《金融理论与实务》成为符合当前教学需求,信息量大、兼容性强、涉及面宽、实用、科学、易懂的高职高专教材。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樊纪明(第一章、第二章)、刘双红(第三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方勇华(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王怡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汪永根、卢频老师也参与了有关内容的编写、修订、整理工作。
本书的编写参阅了大量的金融书籍和金融资料,引用了大量专家学者的相关理论观点和数据。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三、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一)投资基金的设立
设立基金首先需要发起人,发起人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多个机构共同组成。一般来说,基金发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至少有一家金融机构;实收资本在基金规模一半以上;均为公司法人;有两年以上的盈利记录;首次认购基金份额不低于20%,同时保证基金存续期内持有基金份额不低于lO%。
发起人要确定基金的性质并制订相关的要件,如属于契约型基金,则包括信托契约;如属公司型基金,则包括基金章程和所有重大的协议书。这些文件规定基金管理人、保管人和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会计师、律师、承销商的有关情况以及基金的投资政策、收益分配、变更、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发起人准备好各项文件后,报送主管机关,申请设立基金。
在很多情况下,基金是由基金管理公司或下设基金管理部的投资银行作为发起人,在基金设立后往往成为基金的管理人,如果发起人不能直接管理该基金,则须要专门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聘请专业的基金经理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几乎所有的大型投资银行都设有基金部或基金管理分公司,它们经常以经理公司的身份出现在基金市场上。设立基金的另一重要当事人是保管人,即基金保管公司,一般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充当,担任保管公司也是投资银行基金管理的重要业务之一。
(二)投资基金的募集
基金的设立申请一旦获主管机关批准,发起人即可发表基金招募说明书,着手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该股票或凭证由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保管公司共同签署并经签证后发行,发行方式可分公募和私募两种,类似于股票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