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07590194 ·条形码:978780759019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图解论语 |
 |
|
 |
图解论语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807590194
·条形码:978780759019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儒、释、道、法,诗、词、曲、赋,我们的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国学经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论语》、唐诗、宋词……每个中国人对这些名词都耳熟能详,可是,你读过这些吗?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蕴含了先人丰富的智慧和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重视中华传统经典,人们似乎突然认识到这个亦旧亦新的国家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道德的规范。什么是经典呢?首先,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次之,是值得我们反复地捧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扪心自问,不读一读这些传统的国学经典,不是人生的莫大遗憾吗?
时间步入了二十一世纪,传统的国学经典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存在着某些阅读障碍。于是,我们在策划这套“国学宝典丛书”时,本着为广大读者着想的原则,对于那些人们现在存在阅读困难的经典,增加了注音、注释、译文等内容,方便读者阅读。丛书还选用了大量传统版画作为插图,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氛围。
让我们带着对先贤的崇敬和感激,重读这些国学的经典吧!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百世师表”之称。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媒体推荐 孔子学说《沦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敝加曲解,就能认识到其具有小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南怀瑾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人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于丹
编辑推荐 儒家经典,道德典范,国学瑰宝。
遴选论语菁华,语言精练隽永,描写生动真切,囊括丰富的人生哲理。
图文配合,注译精当,选字注音,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
富含生活情趣,毕现君子之风,教您立身处世之道,启发生活之真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
序言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是圣人之言,于是在封建社会中神圣不可侵犯;它自“五四”以来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于是一度被欲弃之而后快。
“五四”时期革新的浪潮掩盖了《论语》的辉煌,经典曾一度远离人们。中国社会经历了多年风雨,终于迎来了歌舞升平。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眼光开始聚焦精神层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重拾多年以前被尘封的经典。《论语》思想丰厚,富含哲理。它的贵仁重德的人生观、主和尚通的人际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以仁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义制利的经济思想、任重道远的使命感等,散发着无穷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当代学人不断作出新的解读。
两千年来,无人不读《论语》,但“读”和“读”是不一样的。程子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可见,读《论语》而无所触动,或者不能真正起而行之的,那不是读《论语》,只是识字而已。然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论语》,理解《论语》呢?《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几乎曾使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却在现今的国人面前,失去了它原本该有的权威。
文摘 插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随从孔子坐着,孔子说:“虽然我的年岁稍长些,但你们不要拘束。以前你们常说‘没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做什么呢?”子路轻率地答道:“千乘兵车的国家,处在大国的中间,外有兵戈相加,内有饥荒相困,让我来治理,只需三年,能使人民勇敢,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微微一笑。孔子说:“求,你怎么样啊?”冉有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让我来治理,只需三年,能使民众富有。至于礼乐教化,就有待君子了。”孔子说:“赤,你怎么样啊?”公西华答道:“并非有能力,但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与别国会盟,我愿意穿着礼服,担任小小的司仪。”孔子说:“点,你怎么样啊?”曾皙鼓瑟略微放慢了节奏,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答道:“我和他们三位的想法不同。”孔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各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装,邀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沐浴,到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来。”孔子叹息着说:“我赞同点啊!”其他三人退出去了,曾皙后走。曾皙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啊?”孔子说:“不过是各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夫子为何哂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凭借礼仪,他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哂笑他。”曾皙说:“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说:“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吗?”孔子说:“有宗庙能会盟诸侯,不是诸侯是什么?如果赤只做个小小的司仪,谁能担任大的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