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地理 >

中国王陵之谜

2010-03-05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7071605 ·条形码:97878070716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王陵之谜 去商家看看
中国王陵之谜 去商家看看

 中国王陵之谜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29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7071605
·条形码:97878070716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话说中国千古之谜系列

内容简介 自从进入阶段社会以后,人类“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十分浓烈,有钱人的丧葬渐渐进入奢侈。居于社会之巅的帝王们,他们对于丧葬自然比一般百姓更加看重。这些身为天下至尊的帝王们,没有一个不想长生不老,他们延续现世生活的欲望是十分强烈的。于是很多人在生前,凭藉着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巨大的财富,营建他们的万年寿域,希望生前享受到人间的荣华富贵到了阴间仍能继续。于是一座座帝王陵寝被建在壮丽辉煌的风水宝地上,留给后人一部部遐想万千的史话。
被后人奉若神明的帝王们是中国历史上地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们的生与死,往往系一朝一代的更迭盛衰和国家社稷的安危成败。帝王的陵寝,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有代丧葬文化的代表和集中体现,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的徜徉和风云的变幻。今天,当我们爬上那些古墓荒冢,抚摸那些断碑残石时,我们更想知道和帝王一起埋入地底的风风雨雨,探索古老文化遗存的奇光异彩。
作者简介 张剑光,男,上海人士、教授,历史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典籍系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已出版《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三千年疫情》、《入土为安——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等著作,合著《人类抗疫全记录》。参加《中国太湖史》、《太湖教育史》等编写:主编《中国帝王之谜》,参加《传世藏书》、《全宋笔记》、《五代史资料汇编》、《上海乡镇志丛刊》等古籍丛书的点校工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篇。著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媒体推荐 书评
历史本来就是个大迷宫。有的谜早已不成其谜,有的却不止一个谜底,
还有的至今尚无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有谜底。这不是作者偷懒,或者故意留
一手,历史就是这样——是千古遗憾。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去找找谜底。
——葛剑雄
编辑推荐 我国古代的帝王坟墓,象征着古代帝王的强大皇权,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凝结。深埋地下的神秘帝王陵墓,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秦始皇陵之谜、黄帝陵之谜、汉武帝之谜、南越王陵之谜……本书带着审视历史的目光,将这些谜团一一解开!
目录
先秦
龙驭桥山 黄帝陵之谜
两个中国第一陵 炎帝陵之谜
抟土造人 女娲陵之谜
无从考证 尧陵之谜
九疑山上白云飞 舜陵之谜
……
文摘 书摘
有学者指出,《国语》上说,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司马迁在写《史记》
时就已经否定。炎帝和黄帝根本不是什么同父母兄弟,他们是两个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的首领。一般人认为,炎帝生长在姜水,黄帝生长在姬水,两人
都生活在渭河流域,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炎帝族和黄帝族在生活习性和生产
形态上是两个互相排斥的民族,不可能同时适应于一个环境,更不可能在同
一环境获得各自的发展。两族因为生存引起竞争,虽然一时成为仇敌,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通婚、同化的结果,使他们已经浑然一体。炎帝最先发展的
领地在哪里?炎帝的领地就在今湖南南部、罗霄山脉以西、南岭以北的湘江
上游,包括今衡阳以南的耒水、湘水、潇水诸流域,直至沅水、资水上游,
然后逐步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发展,特别是经湖北向北发展。《竹书纪
年》是最早说炎帝葬于长沙之茶乡的书,在唐代就有祭炎帝的仪式。今天的
炎陵所在具体位置是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派人重新勘定的,自此以后,历宋
、明、清诸代祭礼不辍,其事除见诸各种方志外,留存墓地的祭文碑刻便有
自明洪武四年至清光绪元年历次祭祀所立共53块。炎陵所葬不一定是炎族的
始祖,可能是炎族势力北上以前某一个于民族有重大贡献的英雄,他是炎族
的象征和旗帜。炎陵不可能是孤立的,应与炎帝生前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炎陵所在之地就是炎帝生前活动之地,也是炎族发祥之地。
两个炎帝陵,给后人带来了不少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否是
两地的人们在争抢着纪念他?是否两个陵墓都是后人所说的衣冠冢,仅是人
们的纪念地?而且,说长期在黄河流域活动的炎帝最后崩葬于湖南的炎陵县
,是否可信?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宝鸡和炎
陵县各有一个炎帝陵的局面一直存在着,自古以来两个地区的人们用各自的
方式来纪念这位华夏族的始祖。
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对出现两个炎帝陵的原因进行
解释。近年来,较为新颖且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见于杨东晨先生的一些文章
中,这些观点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足够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炎帝神农氏的父族有熊氏和母族有蛟氏,都是古代中原以郑、洛为中心
地的古氏族,至炎帝时已处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社会经济、文化已有较大
发展,所以便将许多发展创造都集记在炎帝身上,加之其裔族广布于渭水、
汾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