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什么是环境史

2010-03-05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301144059/9787301144053 ·条形码:978730114405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什么是环境史 去商家看看
什么是环境史 去商家看看

 什么是环境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8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301144059/9787301144053
·条形码:97873011440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外文书名:What is Environmental History?

内容简介 在《什么是环境史》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唐纳德·休斯对环境史所思考的问题、其研究角度与从业者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他着眼于全球,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形态各异的环境史整合在一起,并揭示了它们各自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趋势。
作者简介 J.唐纳德·休斯(J.Donald Hughes),丹佛大学约翰·埃文斯历史学杰出教授(JohnEvan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History),美国环境史协会和欧洲环境史协会的创建人,从事环境史研究三十余年,曾撰述多本影响深远的环境史著作,如《世界环境史:人类在生命群落中变化着的作用》(Routledge,2001)、 《地中海地区:一部环境史》(ABC-CLIO,2005)、《潘神的劳苦: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环境问题》(Johns Hopkins,1994)等。
媒体推荐 如果想理解环境史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议题以及撰述方法,那么,这本书将以涵盖全球的广阔视野、深入浅出的学术探索以及对前沿成果的良好把握,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向导。
  ——J.R.McNeill,乔治敦大学
  《什么是环境史》是对历史学界一门最重要,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的权威性概览。它由一位古典学学者撰写,以全球的视野,从容地对古代、中世纪以及当代的环境史进行了考察。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份出色的学术发展水平报告,而学生也可将其用作绝佳的入门指南。
  ——Sverker Sorlin,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编辑推荐 何谓环境史?它是一种立足于研究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理解人类所处、所做与所思的历史。对这一学科已有深入思考的人能够从《什么是环境史》中获得新的视角;对初学者来说,这《什么是环境史》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多角度的启发,是一本无可替代的入门教材。
目录
译者序/l中文版序/1第一章 给环境史下定义/1引言/1环境史的主题/3与各学科的比较/6环境史和旧史学/12第二章 环境史的先驱/18引言/18.古代世界/18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环境思想/2420世纪初年/29第三章 环境史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36引言/36从资源保护到环境的美国史/37林林总总的美国环境史/40环境史的合作者/46第四章 地区、国别和地方环境史/56引言/56加拿大/58欧洲/59地中海地区/64印度、南亚和东南亚/65东亚/67澳大拉西亚和太平洋诸岛/68非洲/72拉丁美洲/73古代世界和中世纪/75结论/75第五章 全球环境史/93引言/93世界环境史著作/94具有全球重要性的论题/101环境环保运动/104世界史教材/105结论/106第六章 环境史的问题与方向/112引言/112专业化/112鼓吹/113环境决定论/115现在主义/116衰败论叙述/116政治一经济理论/118下一组问题/119进化与生物技术/126大洋与大海/127结论/129第七章 对从事环境史的思考/133引言/133方法指导/133材料搜集/137资源利用/140结论:环境史的未来/142精选阅读书目/147附录J.唐纳德·休斯著述一览/155索引/170译后记/189
……
序言 作为作者,本书中文版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而且我相信,对于环境史的学术成就来说,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描述世界各地环境史研究和撰述史的专著。之前,有一些较短的文章,以特定国家和地区为主题,或试图以全球视野来写作,其中大部分都被列入本书的书目之中,但迄今这种篇幅的作品尚未问世。本书对从古至今环境史上的思想家、论题和观点作了概括,其地理视角包括整个地球。  我奉献本书的目的,是为那些想要一本环境史简明手册的学者以及作为研究助手的研究生提供一份指南,并为了解这一学科已完成的重要工作立一块指向牌。该学科与目前正经历生态变化的这个世界有许多的关联,而这一变化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方式。环境史是一门快速发展的领域,要跟上它的发展,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希望本书对愿意这么做的学者会有所帮助。追踪文献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任何人。包括我在内,都不能声称掌握了环境史的全部文献。我所希望的是,我,一位从三十多年前作为一门自觉的历史学科的环境史初生之时就一直活跃于这一领域的学者,一位为其中的一份杂志工作过一段时间的编辑,一位出席过以这一主题举办的大多数会议的与会者,一位不仅仅熟读了重要的环境史著作,也与相当一部分作者私交甚笃的读者,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
文摘 现在,美国之外的地区、国别和地方环境史的文献浩如烟海…,这些研究为将来撰写可靠的世界环境史奠定了基础。世界环境史必须坚实地建立在地方环境史之上,而这方面的某些工作就是由从事地区、国别和地方研究的学者完成的。在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加拿大、古巴、芬兰、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荷兰、新西兰、葡萄牙、俄国、南非、西班牙、瑞典和瑞士等国,从事当地环境史研究的小群体正日益国际化。其他国家也有望加入这个行列。再者,在很多情况下,学者们从事的是全球范围的研究而不光局限在当地;北美、澳大利亚还有欧洲等地研究世界其他地区的学者尤其如此。譬如,由于私人联系以及因前殖民关系而留下的资料,荷兰环境史学家做出了有关印度尼西亚的重要研究。有一位既研究家乡又研究海外的学者,是蒂姆·弗兰纳里。他是澳大利亚学者,在哈佛大学做客座教授,教澳大利亚史。他不仅写过一部澳大拉西亚①环境史著作《吞‘噬未来的人》,而且写过《永恒的边疆:北美及其民众的生态史》。  有一个关于某一地区研究的范例,是研究世界环境史的所有作者都应该认真对待的,这就是马德哈夫·加吉尔和拉马昌德拉·古哈写
后记 在2007年春季学期开设的《环境史研究导论》课上,我将休斯的《什么是环境史》列为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并安排7位研究生将它作为翻译练习先行译出,具体是:陈黎黎译第一章,施秀译第二章,李进译第三章,王玉山译第四章,冯德崎译第五章,李睿译第六章,陈俊涛译第七章。由于同学们译稿中的错误太多、太离谱,我不得不全部重译,并反复校改。  通过这项翻译训练,我体会到,对环境史著作的翻译是我自己从事环境史研究,并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非常必要的一步。因为我们从世界史学科介入环境史研究,是缺乏名师引领和指导的。在此情况下,翻译环境史学术著作,就不失为一种特殊的精读原典、向大家学习的方式,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由此,我们能切切实实地接触各种前沿问题,认识到问题提出的方式、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路径以及结论达致的过程。休斯在对如何从事环境史进行思考时,也特别说到:“对训练环境史方面的著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认真阅读那些可作为该领域之典范著作的书籍更加有益的事情。”(见原书第122页)  虽然休斯这部著作的篇幅不大,但这项译事在集体智慧的凝结方面,与以前我们翻译《语境中的洛克》、《火之简史》等著作相比,一点都不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