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4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02036917/9787802036918 ·条形码:9787802036918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美国语文(纯中文版) |
 |
|
 |
美国语文(纯中文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页码:4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802036917/9787802036918
·条形码:97878020369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沧浪文化
内容简介 《美国语文(纯中文版)》是美国当代中学语文教程,选编的课文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取材于不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完整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尤其课后问题的设置、编配极具趣味性、现实性,对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强的启发意义。教程很好地平衡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强调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个性思维的独特经验,既是语文教程,也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
我们诚挚建议家长和教师不要把《美国语文(纯中文版)》仅仅作为学习英语的工具,那样无异于买椟还珠。我们要认真注意的是:他们的课文为什么这样编选?他们的习题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他们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样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媒体推荐 前几年学界就中学语文应如何编写,有过不小的争论。看双方的争执,知道彼此的落脚点不同,价值观是有差异的。那一场争论也导入了误区,好像都要确立精神上的核心,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著名学者孙郁
阅读美国著名中学经典教材感受西方文化教育独特魅力。
他们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训练开放的思维方式?
留学美国、通过SAT(美国高考)的最佳参考书,开阔视野、解读全球帝国文化密码的最佳途径。前所未有,值得拥有。
建国200余年的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个秘密是企么?这个秘密就在它的文化里。《美国语文》不仅仅是一本美国语文书,也是一本美国历史书,更是一本美国文化书。仔细阅读这本书,相信读者既能满足一种探究感,又能得到一种震撼性的启迪。
正如许多中国高中生一样,杭州学军中学高一女生若若有一个梦想,就是到美国上大学。暑假里,她每天在新东方的SAT辅导班中备战。“除了学知识外,我更希望通过美国的本科学习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增强能力。”若若说。昨天,朋友送给若若一本从上海书展上带来的新书《美国语文》,所载都是美国著名中学的课文原文精选……并附有开放性的趣味习题,从中可以感受美国教育的方式和特点。
——《钱江晚报》
编辑推荐 《美国语文(纯中文版)》全面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形成、发的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美国和美国的文化,甚至于思考人类的将来,都具有再好不过的意义——对于准备去美国留学的人,更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语文教育的他山之石,语文学习的另类参考。中国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教材。阅读美国著名中学经典教材,感受西方文化教育独特魅力。
美国的中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他们又如何训练开放的思维方式?如何培养综合的人文素质?纯美国的文化,纯美国的教材,浸润和培育着全球帝国引领世界的人才。
美国是被世人骂得最多,而又誉之最多的国度。亲美敌美者,都有自己的原因,是价值观不同所致。但世人对美国的一个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承认它是强势文化帝国。对此,学者们早有各种论证,有关的宏文有许许多多。这个国度的起飞与教育不无关系……《美国语文》好似对这个强势帝国形成的一个注释,于读者有很新鲜的刺激,不知道中国的教员们,关注到了它没有……
《美国语文》选用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是一篇名作,列入中学教程,无疑是有冲击力的文字。有意思的是,文章背后的思考题很带挑战性。三道题是:
1、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任?
2、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
3、根据梭罗的观点,什么时候美国人将会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好的政府?
这样的设问,在我看来都是中国的成年人才有的,不料洋人的教育中早已种下了这粒种子。胡适留美的时候,感叹过中西教育的不同。他执教北大后,终身倡导的就是梭罗式的思想……
专业书评 前几年学界就中学语文应如何编写,有过不小的争论。看双方的争执,知道彼此的落脚点不同,价值观是有差异的。那一场争论也导入了误区,好像都要确立精神上的核心,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著名学者 孙郁
目录 第1部分 文明的交会
★第一课 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阅读指导
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节选)
★第二课 龟背上的土地
阅读指导
龟背上的土地
在灰熊直立行走的时候
纳瓦霍起源传说(节选)
伊罗奎伊斯宪章(节选)
★第三课 “有趣的故事”
阅读指导
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一生的“有趣的故事”(节选)
★第四课 弗吉尼亚通史
阅读指导
弗吉尼亚通史(节选)
普利茅斯农场(节选)
★第五课 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
阅读指导
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节选)
第2部分 国家的诞生
★第一课 富兰克林自传
阅读指导
富兰克林自传(节选)
★第二课 独立宣言
阅读指导
独立宣言(节选)
美国的危机(节选)
★第三课 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
阅读指导
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
在立宪大会上的演讲
★第四课 穷理查德的年鉴
阅读指导
穷里查德的年鉴(节选)
★第五课 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
阅读指导
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
一个美国农民的信(节选)
第3部分 国家的发展
★第一课 《日晷》的通告
阅读指导
《日晷》的通告
第二课 魔鬼和汤姆·沃克
阅读指导
魔鬼和汤姆·沃克(节选)
第三课 穿越大裂谷
阅读指导
穿越大裂谷
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
第四课 厄舍府的倒塌
阅读指导
厄舍府的倒塌(节选)
第五课 自然
阅读指导
自然(节选)
第六课 瓦尔登湖
阅读指导
瓦尔登湖(节选)
论公民的不服从(节选)
第4部分 分裂、和解与扩展
第一课 战争插曲
阅读指导
战争插曲(节选)
第二课 葛底斯堡演说
阅读指导
葛底斯堡演说
第二次就职演说
给儿子的信
第三课 内战中的声音
阅读指导
玛丽·彻斯纳特的内战(节选)
一个士兵的回忆
葛底斯堡战役邦联方的叙述
布尔伦战役的叙述
对《解放黑奴宣言》的反应
一次经历种族歧视的记录
第四课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阅读指导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节选)
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
第五课 生火
阅读指导
生火
第六课 一小时的故事
阅读指导
一小时的故事(节选)
第七课 一场瓦格纳音乐会
阅读指导
一场瓦格纳音乐会(节选)
第5部分 不满、觉醒与反抗
第一课 龟
阅读指导
龟(节选)
第二课 在另一个国家
阅读指导
在另一个国家(节选)
种玉米
老路
第三课 四月沐浴
阅读指导
四月沐浴(节选)
第四课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
阅读指导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
第五课 幽灵进来的那一夜
阅读指导
幽灵进来的那一夜
这就是纽约(节选)
第六部分 繁荣与保护
第一课 前七年
阅读指导
前七年
第二课 棕色的大箱子
阅读指导
棕色的大箱子(节选)
第三课 女勇士
阅读指导
女勇士(节选)
第四课 作了抵押的心
阅读指导
作了抵押的心(节选)
拟声
山狗对顶点
第五课 稻草变黄金:日常生活中的蜕变
阅读指导
稻草变黄金:日常生活中的蜕变(节选)
因为对书的热爱
母语
第六课 家里的作家
阅读指导
家里的作家(节选)
译后记
……
序言 据编者所知,本书应该是中国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西方教育的了解,仅仅限于一些短文的零星介绍,少有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作为一个民间的研究机构,要想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显然力有未逮,只能是知其难而勉力为之,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近年来,随着对国内教育制度的反思和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日益增多,很多有条件的家长选择在中学时期即将孩子送出国门留学。从教育效果来说,此举引起诸多争议。当然,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土壤,东西方的教育模式各有自己的特点,不可简单地就其一点进行优劣评价。而且,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一则在国内上学已然负担不轻,就更别说去国外了;二来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介入关于教育制度改革的争论研讨之中。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力所能及地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些适当的弥补和引导。那么,在国内的日常教与学中,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一些国外教育中的具体做法,让孩子了解国外的同龄人在学什么、怎样学,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以便将来能更轻松地与国际同龄人接轨。
文摘 第1部分文明的交
第一课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阅读指导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之一。关于他的早期生活人们知之甚少,可以确定的是,他很早就离开了他在意大利各诺亚的家庭,开始航海。哥伦布25岁时,在葡萄牙海岸外遭遇了沉船。他回到陆上以后,马上开始学习绘制地图和导航技术。他还学习了拉丁文,并阅读了马可·波罗关于富饶的亚洲的描述。
1480年至1482年之间,哥伦布远航到了阿佐里斯和非洲附近的加纳利群岛。此后他就开始梦想进行更有挑战性的航海。
哥伦布一生执著于一个目标:向西环游世界,一直到达传说中亚洲神奇的城市。
起初,哥伦布试图说服葡萄牙的约翰二世国王资助他向西航行,当这一请求被约翰二世拒绝之后,他又转向欧洲其他的统治者寻求资助。经受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哥伦布终于得到了西班牙伊丽莎白王后的支持。
有利的条件1492年,伊丽莎白王后和她的丈夫费尔南德国王,同意资助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在他们的协议中,这位探险家为自己争取到了有利的条件。在他的请求之下,除了资助之外,国王夫妇还授权他统治他征服的所有陆地,并且拥有这些陆地上财富的十分之一。
大航海哥伦布于8月3日出发航行,11月12目,他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并把这个岛误认为是印度附近的岛屿,然后他继续向加勒比海进发。在此后的12年中,他又进行了三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而且一直坚信自己到达了亚洲,希望能找到马可·波罗传说中的城市。
时代故事
开始-1750
欧洲探险家登陆北美洲之后一个世纪,在圣奥古斯丁北部的西半球上仍然没有固定的定居点。然而,到了1607年,一小群英国移民在詹姆士河中的一个湿地小岛上生存下来,这个小岛就在现在的弗吉尼亚州。1611年,这个殖民地的总督托马斯·戴尔给国王写了一份报告,表达了殖民地的居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决心。尽管受到疾病和饥荒的困扰,但詹姆士镇还是生存了下来。
最初的移民们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迷住了,但他们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更早的美洲人像欧洲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传统。因为北美洲的部族还没有发展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的文学全都是口头文学。多样的口头文学和殖民者的早期作品就形成了美国文学传统的开端。
历史背景
1492年,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北美洲的时候,这片大陆上已经居住着几百个美洲土著部落了,但是他们稀稀落落地分散在各处。欧洲人并没有在同一时间遇见所有这
……
后记 我能翻译这本书纯属偶然,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感到的却是超越所有期待和经验的惊喜和沉重。
“惊喜”是因为这虽然是一本美国的中学教材,但它却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教”的概念截然不同,阅读这本教材的过程不是被传授被灌输的过程,而是被引导被启发的过程。所有这些经典著作、历史名篇都不仅止于它们本身的历史和文学含义,而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思路。通过阅读这本教材,读者不仅可以学习到与所选课文相关的历史时代和政治文化背景知识,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在课后练习的引导下将课文中的思想内容与自己的个人感受和当代社会联系起来,开拓思路,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怎样将历史上的经验和人类精神的精髓应用在现代的生活中,译者认为这才是这本教材给予我们中国读者最大的意义所在。
同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感到极其“沉重”。首先是因为面对书中所编选的诸多经典著作,译者不得不感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在试图把那些精妙的语言译成汉语时,译者又经常体会到力有不逮的无奈。要想完全准确而传神地把这些文章用中文再现出来,恐怕要靠多少代人的心血结晶,而不是译者个人的螳臂之力。因此,在尽量保持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译者还参考了一些经典篇章已经受到广泛承认的译文,以免因为不同版本译稿之间的差异而使读者产生误解或理解困难。此外,由于这套书的篇幅限制和翻译的现实考虑,我们选取翻译了一部分课文,而没有全盘照搬。考虑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一般读者的水平和需要,我们也把原书中关于诗歌的单元,以及针对英语国家学生设计的词汇、语法、听说讲解练习全部略去。
同时,译者也感到了另一种“沉重”,那就是:这本教材中体现出的中外教育思想差异和对比令人深思。学习与现实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似乎是我们的教育一直在追求而又一直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目标。那么,在看到国外的教材时,我们不免会想: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从中借鉴某些思想和方法呢?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翻译中不可避免存在错误和缺陷,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并真诚希望所有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