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理财 >

创业精神

2010-03-0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 ·ISBN:7300034276 ·条形码:978730003427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创业精神 去商家看看
创业精神 去商家看看

 创业精神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
·ISBN:7300034276
·条形码:9787300034270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精诚合作的产物,公司董事长赵民先生现为哈佛商学院EMBA,并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研究员。在他的热情支持和精心组织下,新华信公司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译者队伍,经过出版社的翻译培训,发挥管理咨询方面的团队协作优势,保证了较好的翻译质量,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媒体推荐 译者前言
在中国,“创业”是在网络信息时代才成为耳熟能详的流行词。在风险投资这个全新概念的影响下,大学开始允许高年级学生休学创业;研究所开始培养新世界的百万富翁;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有科研发明成果的科技工作者纷纷寻找投资者;国外风险投资公司也感觉到了中国的创业潜务……一股创业的热潮正在席卷中国大地。
然而,负险投资创业毕竟是新的商业尝试,国内对它的研究和实践尚不深入。筹资、投资、运营……创业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荆棘和坎坷。吃螃蟹的精英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成功明星的背后,有着更多的失败者。
那些为大众营造了网络梦而又终归沉寂的先驱们。他们所亲历的事业挫败至少给了我们三条教训:第一是资源;第二是资本;第三是价值链设计和商业模型设计。网络行业需要很多资源,而不少创业者却是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起家的,因此,他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直接面对市场。资本问题实质上资本结构问题,一旦公司被货币资本完全控制住,就势必会抑制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创新机制。商业模型如果没有设计多种价值链,只有远端目标一个价值链,而中短期价值链欠缺,又对环境的多变和恶劣性估计不足,因而遭遇挫折便绝非偶然。另外,一些新创企业遇挫的原因还在于,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只管大规模投入,而从未仔细考虑现金流人,因此最终难以按预期实现美好的愿望。
失败的经验教训是惨痛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创业既需要创业者的勇气和智慧,也同样需要具备必要的创业知识,这样才能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在创业热潮涌动的中国,尽管也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小企业创业的书籍,但毕竟这些作者缺乏在这个领域中的实践操作经验或长期的深入研究,未免有纸上谈兵的味道。所以,我们翻译了这本有关创业的《哈佛商业评论》经典,希望对负险投资者和创业者们有所裨益,成为他们的创业指南。
顾名思义,这本《创业精神》是专为创业者们而写的。这里所说的“创业者”,特指那些既是企业的开创者,又是企业目前的直接经营者的企业家群体,他们时刻想着变革和学习,是一群乐于掌握新技能和接受任何新挑战的人。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办了自己的企业,飞速发展的经济与日渐宽松的经营环境也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然而。尽管开办一家企业听起来是激动人心的,管理好一家企业却远非那么简单。创业者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既要制定战略,又要确定实施方案;既要把握企业的方向,又要控制好企业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有很多创业者正疲于应付。有关研究表明,即便是在“盛产”创业者的西方发达国家,将
近90%的中小企业寿命也不超过10年。因而,如何赋予企业长久的生命力,缔造长寿公司,就成为摆在创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书针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先驱者,探讨了有关开创企业的种种话题,堪称一本实用的创业操作指南。
本书收录的文章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有关创业的精彩论述,作者都是创业领域的资深学者或创业实务专家,因而对创业的理解颇为深刻。这些文章分别从对创业的基本理解、经营计划书的撰写、创业战略的制定、创业不同发展阶级的规划、风险投资者的战略和策略、筹资、资金预算和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了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问题,结合创业者的实际需要,为创业者们提供最必需、最实用和最前沿的智力支持。另外,本书还谈到了创业过程中的误区、难题和经验,可供创业者们引以为鉴。作者们的思想见解和观点,都是他们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前述的两种问题,在本书中都有着重的体现。我们相信,阅读本书文章后,读者应该能对创业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同时又可以在一些创业的关键问题上提高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
编辑推荐 这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业精神》是创刊于192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之一。它的权威性、前瞻性、创新性、应变性和现实指导性等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1.每个创业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阿玛尔·毕海德
2.怎样撰写出色的商业计划? 威廉·艾·沙尔曼
3.创业者怎样制定可行的战略? 阿玛尔·毕海德
4.你的新企业需要多少资金? 詹姆斯·麦克尼尔·斯坦西尔
5.成功创业计划的不同阶段 泽纳斯·布洛克 伊思·C·麦克米伦
6.风险投资者的战略与策略 阿瑟·罗克
……
文摘 书摘
商业计划:尽是为创业者制定的吗?
上文主要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讨论作为创业者工具的商业计划。但现在的新企业经常会在已有公司内诞生。这些新企业也需要做商业计划吗?如果需要,它们与前文所论述的商业计划是否应该有所不同?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是”;至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同样肯定地回答“不是”。所有的新企业(无论是由风险投资者创建的,像在企业內部建立的企业那样,还是由股东注资建立的)都需要经过同样的考验。毕竟,市场区分不了产品或服务是由谁幕后投资的。
事实上,在企业內部建立起来的新企业,同样需要与创业者建立的企业一样的详细分析,但它们通常没有得到这一待遇;相反,在大企业里,新企业是以资本预算要求的形式提出的。当该项目经过各级审阅时,这些毫无特征的文件会受到详细的财务审查.需要取得一致意见,这就是我所称的“中子弹”型项目管理体制。然而在这些提案中,所提交计划的承诺收益,没有一个不是超过公司规定收益率的。只有当企业真正开始运行时,这些问题才会暴露在企业面前。
如果在企业内部建立的新企业能够遵循本文所述的指导方针,上述问题大都可以避免。例如,针对此类企业的商业计划书应从有关人员的简历写起,因为他们过去做过什么预示着他们将来能否取得成功,如此等等。另外,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从机遇和环境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这个强制的过程,可以更早地发现优势和劣势,帮助管理者尽可能地予以兼顾。
在这类内建公司起飞之后,如果上述规则仍然继续使用,将对企业帮助很大。职业风险资本家投资于一家新企业时,他们当然会调查了解企业的业绩。但在大公司,对新公司的审查常常是不连贯的,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商业计划书可以帮助经理人员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与计划相比较,新企业目前的业绩如何7根据新的信息,管理人员做出了什么决定?由于环境变化,是否有必要增加投资?管理者队伍应如何预测这些变化?这些问题不仅使新企业能顺利运转,同时也会帮助企业从失误和胜利申吸取教训。
许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风险投资者的帮助下建立的,许多潜在的机遇本可以被大公司利用,但为什么没有呢?研究世界上的独立企业能得到一些有益的教训,教训之一就是:写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


书摘1
作为一个风险投资者,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一些创业者成功了,而另一些失败了?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尽管如此,关于我如何评估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