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8067335/9787308067331 ·条形码:978730806733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治手记 |
 |
|
 |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治手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8067335/9787308067331
·条形码:97873080673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治手记》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手记一至四,为概述部分,帮助读者认识癌症,了解早期诊断和患者心态对癌症治疗的特殊意义,以及“第一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性;第二板块,手记五至十三,为诊疗分述,介绍手术、化疗、放疗、中医以及靶向药物等癌症治疗的基本方法,并对“过度治疗”、“忽视细节”等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手记十四至二十为第三板块,分别阐述了作者对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肠癌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体会。手记二十一至二十七为第四板块。作为一位资深肿瘤外科专家,作者在“中医与癌症”中系统地介绍了他对中医在癌症治疗各阶段作用的理解,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这一板块的亮点。在这一板块中,作者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经验,回答了患者及其家属所关心的“告诉真相还是隐瞒病情”、“要不要参加抗癌俱乐部”之类的问题。基于作者对国际肿瘤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跟踪、把握以及对临床经验的反思、总结,作者还向读者介绍了“控制”,也就是“带瘤生存”这一癌症治疗的新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吕桂泉,1952年生,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主任医师,浙江萧山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长期从事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肺癌、肠癌及肝癌等肿瘤的临床诊治。
编辑推荐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治手记》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关于《手记》的手记(代序)
手记一 认识癌症
一、走近癌症患者
二、癌是肿瘤,而肿瘤不一定是癌
三、免疫机制——癌细胞的天敌
四、癌症的成因还是谜
五、了解癌细胞的扩散途径
六、现代治疗方法——多兵种合成作战
七、对付癌症常用的药物
手记二 时间就是生命——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一、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二、早期发现是癌症治疗的“重中之重”
三、如何早期发现?
手记三 良好的心态是癌症治疗的关键
一、很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
二、恐惧源于无知
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坦然面对”
四、关注睡眠
手记四 “第一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一、不要轻视首诊
二、首诊要解决什么问题?
三、首诊中的误区
手记五 正确制订手术“时机”与范围
一、把握手术之“机”
二、什么时候“动”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三、“动”的范围是否越大越好?
四、怎样才算是一台成功的手术?
手记六 慎用化疗
一、化疗功不可没
二、过犹不及
三、化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手记七 放射治疗与外科
一、什么是放射治疗?
二、善用放疗
三、放疗的副作用
四、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
手记八 癌症患者的福音——“分子靶向治疗”
一、能实现“精确打击”的生物武器
二、“生物靶向药物”的治疗适应证
三、正确使用靶向药物
四、靶向药物的缺陷与副作用
手记九 过度治疗不可取
一、过度治疗猛于癌细胞
二、治疗为何会过度?
三、治疗的关键是适度
手记十 治疗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细节决定成败
一、“细节”往往就是“机”之所在
二、哪些关键的“细节”影响着治疗效果?
三、“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手记十一 晚期癌症的“姑息性治疗”
一、在“鱼”和“熊掌”间选择
二、晚期癌症应当采取“姑息治疗”
三、在“综合”中实现姑息治疗的目标
四、姑息性治疗的“个体化”
手记十二 癌症复发不等于“山穷水尽”
一、坦然面对“复发”
二、科学认识“复发”
三、“复发”的预防与治疗
手记十三 不要放弃老年患者的治疗
一、癌症患者的老龄化趋势
二、放弃老龄患者的治疗,理由何在
三、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
手记十四 乳腺癌与“保乳术”
一、换个角度看乳腺癌
二、“保乳术”的是与非
三、我的治疗观
手记十五 食管癌的综合治疗
一、与“众”不同的食管癌
二、如何预防与早期发现?
三、食管癌的治疗心得
手记十六 “中庸之道”——肝癌治疗原则
一、肝癌何以称“王”?
二、早期发现的可能
三、“中庸”一肝癌治疗的原则
四、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记十七 胃癌诊治
一、不要轻视胃病
二、胃癌的早期发现
三、胃癌治疗
手记十八 直肠癌与“保肛术”
一、易被误诊的直肠癌
二、手术治疗的心理障碍与克服
三、“保肛术”并非人人适用
手记十九 肺癌诊治要略
一、重视肺癌肺外症状的诊断
二、肺癌的病理类型与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中晚期转移性肺癌治疗策略
五、术后中医扶正治疗的价值
手记二十 经济能力与治疗方案
一、癌症治疗是个耗钱的“工程”
二、花钱多的方案,治疗效果并不一定就好
三、坚持“量力而治”的理性原则
手记二十一 中医与癌症
一、中医是个好东西
二、中医的尴尬与患者的选择
三、中医治疗之我见
四、也说偏方
手记二十二 癌症与饮食
一、预防“癌从口入”
二、“忌口”与“不忌口”
三、对癌症患者有益的食品
手记二十三 早日扔掉药罐子
一、康复期病人与药物
二、心病还要心来治
三、比药罐子更有用的东西
手记二十四 “抗癌俱乐部”并非人人合适
一、“俱乐部”的价值
二、“去还是不去”这个问题
手记二十五 告诉真相还是隐瞒病情
一、“告诉还是不告诉”是个困难的选择
二、怎样选择?
三、告诉时应注意的问题
手记二十六 “带瘤生存”——抗癌新境界
一、癌症的治疗理念
二、新观念,新境界
手记二十七 坚持、等待——人类终将战胜癌症
一、人类与癌症抗争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二、保养好自己的身心
三、坚持、等待
后记
参考文献
……
序言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涉及癌症患者及家属、专业、非专业医师乃至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健康与强大的免疫机制通过不断灭杀癌细胞,犹如一围城,将癌细胞的增殖牢牢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免疫机制出现问题,那么,癌细胞就会夺路而出肆意泛滥。
癌症患者需要的是个体化治疗,只有准确把握每个患者的病“机”,有针对性地用药,化疗才会有更高的效果。
在肿瘤治疗中,治疗的关键是“适度”,“适度”是平衡、均衡的意思,“阴阳平衡”、“善恶并存”,要想把全身的癌细胞全部清除是不可能的。只有适度的,才是合理的、有效的治疗。
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任何细节问题的忽视,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决定治疗的成败,难事、大事要从易处、小处着手。
当一个社会步入老龄化,当患者群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老年患者的治疗,不应该忽视对老年患者的关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中医对癌症的诊治是极有价值的,尤其在癌症治疗的某些阶段和领域,中医更具有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
“带瘤生存”是癌症治疗的新境界,它表明人们对癌症的认识有了新的、重要的进展,以及治疗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任何事物都是“负阴抱阳”阴阳统一的,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每个患者都可以进入这个境界,从而充分享受生命的快乐。
文摘 手记一 认识癌症
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毕业生,选择肿瘤专业,等于选择了风险、压力与挑战。我知道,我将终身与痛苦、死亡还有无奈和自责相伴,成功的喜悦和感激的鲜花都不属于我。因为,在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癌的面前,人类的无知与渺小足以使所有的智慧和强大黯然失色。
今天,人类还没有最终战胜癌症,我也时时愧疚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的面前逝去。然而,30年的与癌共舞,留下的痛楚、伤痕还有间或响起的掌声表明,我正在了解、熟悉我的对手……
一、走近癌症患者
我是20世纪70年代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踏进肿瘤专科医院与癌症打交道纯属偶然。由于当时医学上宣传癌症防治知识还比较少,我对癌症的认识是朦胧的,只知道这是一种很难治愈、非常可怕的绝症,得了这种病就等于判了死刑。人们只要一听说癌症就会产生无可抗拒的恐惧感,更不用说癌症病人对生存还有什么希望了。
说来也巧,就在那时,我未来的岳父被诊断为食管癌。由于家族中曾出现过这一病种,他非常了解这种病的发展过程,紧张、恐惧、心理压力很大。由于癌变部位太高,医院认为不能动手术而对他采用了放射治疗,但求生的强烈欲望使他到处打听询问,寻找“最佳”治疗方法。有人告诉他只有手术才能治好这个病,放疗不能根治肿瘤,应该去上海大医院手术切除肿瘤才对。于是,他认准了要去上海治病。在杭州某医院放射治疗了5次之后,他就不顾医生们的百般解释和劝导,放弃了正在进行的放射治疗,几经周折转到了上海一家大医院。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经过专家的会诊,仍然认为肿块部位太高而不能手术治疗。在转院的过程中,他已经停止治疗三四个月了,癌细胞很快扩散到全身淋巴结并转移到了肝脏,无奈之中,又转回杭州。由于当时对癌症的医疗条件和方法有限,病情难以控制。随着右腹部的肿块不断增大,进食也常常梗阻,几个月折腾下来,原来强壮的身体只剩下了皮包骨头。岳父不甘心放弃,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只要听说有一点办法,就会不辞艰辛地去求诊。“病急乱投医”,有人告诉他,杭州余杭有一位老郎中能治疗癌症,他就要我们陪他找到那位郎中。那位郎中简单地看了看,开了10帖草药后说,你请医院医生把你腹部的肿块切除,我再开10帖药给你,包你治好。殊不知,那肿块正是癌细胞转移至肝脏所产生的。他的话给岳父带来了一线希望,煎药吃药,同时又要求医生手术切除腹部的肿块,但被医生拒绝了。当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癌症患者强烈韵求生欲望
……
后记 放下刚刚完稿的《手记>>,心里却没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一种沉重感一直伴随着我的回忆、思考与写作的整个过程,挥之不去。
沉重,来自对“责任”的不断深入的理解。
三十年的“与癌共舞”,最令我伤怀、令我动容的是患者之苦——恐惧心理之苦、手术之苦、放化疗不良反应之苦、亲人受累之苦、经济困窘之苦……面对“苦”海之中的他们,我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一个肿瘤医生的责任。
——给患者以信心,让他们知道,癌症并不可怕,坦然面对,置生死于度外,生命反而会释放出战胜疾病的无尽力量。
——以最大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给患者以最好的治疗,减轻他们的痛苦、延长他们的生命,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让患者拥有尊严。
——为患者着想,考虑他们的经济能力、家庭关系、长期生活质量。
坦率地说,医生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亲疏远近,也要面对名和利的诱惑。但是,这些都无法与患者的尊严与生命相提并论,不管这个患者是谁。谁让你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