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昆虫记

2010-03-03 
基本信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4709086/9787544709088 ·条形码:9787544709088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昆虫记 去商家看看
昆虫记 去商家看看

 昆虫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44709086/9787544709088
·条形码:97875447090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译林世界名著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法文原名为“有关昆虫的回忆录”。全书共10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的生活情景。
作者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照虫性。在对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的描述中,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人性。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的敬畏之情,给这部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描写微小昆虫的书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
《昆虫记》每出一卷,不仅在法国赢得了众多读者,而且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昆虫记》出版至今,已有数十种版本,横跨几个大洲,纵贯两个世纪,始终是一座无人逾越的丰碑,被公认为超越学科领域、超越年龄界限的、科学与文学交融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07)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法国南部一户贫穷农民家中。15岁以公费生第一名考进亚维农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1854年法布尔获得博物学博士学位,决定终生致力于昆虫学研究。《昆虫记》1879年出版了第一卷,到1907年第十卷问世时,法布尔已83岁。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会尚未作出决定,法布尔便与世长辞了。
媒体推荐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写。《昆虫记》可谓是一部昆虫的史诗。
  ——法国诗人罗斯丹
法布尔可谓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之楷模。
  ——鲁迅
编辑推荐 《昆虫记》:全国优秀翻译出版社,最具影响力的文艺类出版社,外国文学专业出版领先者。
精选世界文学传世经典,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倾力推荐,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喻旭初领衔,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亲笔导读。
目录
萤火虫
绿蛔蝈儿
天牛
松毛虫
蟋蟀
胡蜂
大头泥蜂
土蜂
大孔雀蝶
小条纹蝶
花金龟
蝗虫
螳螂捕食
椎头螳螂
圣甲虫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绿蝇
彩带圆网蛛
黑腹舞蛛
蝉和蚂蚁的寓言
朗格多克蝎子
金步甲
装死的大头黑步甲
……
序言 成年人总是热心。他们得为孩子们想很多事情,而且还会努力地去落实。这成为他们很多人白天的项目,接着还在梦里探讨。他们知道,这是属于他们应当有的一个大良知,因为他们既然有了后代,如果不日以继夜负责任地安顿、引导,那么家园怎么荣茂,这个世代的地球又如何安稳?
他们把这个大良知搁在肩膀上,挑成了一副最美丽的担子,他们自己也翩翩的了。
这是一个无穷多的人都喜爱参加的担子行列。
无穷多的担子里有各样的货色,各种的鲜艳和用处,它们不止是吃的,不止是穿的,不止是琳琅满目清清楚楚看得见的,它们还有浪漫和飘逸的,属于童话属于故事属于聆听和荡漾的。这所有的被挑了来的爱和美好都给了孩子,孩子们就算是隆重地接受了生命的大方向,接受了生命昂贵的分量,也接受了诗意的轻盈。
这样的挑着、行走,一次一次地在童年的面前放下,成了我们这个人的星球上的一幅最抒情的大图景。我们很自豪地告诉那位来自猴面包树小行星的男孩子说,亲爱的孩子,亲爱的小王子,你不要那么灰心丧气,也不要总是不满,你就试着在我们的这个星球上生活生活,你不会觉得只有无聊和茫然的,你向往的那些热情会照得到你的,你向往的风趣也会来到身边。你试试吧。
我说了这么些抒情话,我是想和你们一起来看看现在又有一副怎样的担子挑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是的,就是你们面前的这一大套书。这一副文学的担子。
里面有的是儿童的书,有的则属于长大以后应当阅读的书。
热心的成年人把它们选拢在一起。
他们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学业过量,阅读时间稀少,所以他们缩减了它们的篇幅;他们心想,那些可以等到长大以后阅读的书,如果去除一些艰深的内容,却把精华仍留下,让孩子现在就欣赏到,不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吗?
这是一个品种。
很多年前就已经有。
它的名称叫“缩写本”、“改写本”。
这是一种热心和善良的产品。
在很多国家都有过受欢迎的例子。
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最大的例子是英国的兰姆姐弟的例子。他们把不属于孩子看的莎士比亚的大剧改写成了孩子们可以阅读的故事集,改写成一本书。
这个成功的改写,成功的故事集,成为已经有200年历史的一部名著,和无数舞台上演出的莎士比亚一样闻名。对于孩子们的阅读来说,它比舞台的莎士比亚更闻名,更重要,更有意义。
只要有那热心,只要很讲究地去落实,为了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挑给他们的任何的担子都有翩翩的美丽。
他们阅读着这些变薄的比原著简单了的文学、故事,心里喜欢,长大以后也许就会去阅读名著的全本。万一实在没有机会阅读全本的名著,也总算看见过里面的几片云朵,看见过霞光。
文摘 通常,萤火虫在享用猎物之前,先将它麻醉,使它失去知觉,就好像医生在动手术之前先把病人麻醉一样。比如在夏天,变形蜗牛经常成群地聚集在路边的稻草或者细长的枯杆上。这时,萤火虫先将它麻醉,然后慢慢享用这顿大餐。此外,萤火虫还经常到沟渠边捕食。因为沟渠边土地潮湿,植物丛生,软体动物较多。萤火虫就在地上把这些猎物杀死。在家中我也可以创造这样的条件,于是我就在家中仔细地观察萤火虫捕食的方式。
我在一个广口的大玻璃瓶中放入了一些草、几只萤火虫和一些个头儿正好的蜗牛。我在旁边耐心地等待,因为事情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
终于,萤火虫开始行动了。蜗牛的身体通常都缩在壳里。只露出外套膜的一点点肉。于是萤火虫先用它的“工具”数次击打蜗牛的外套膜。这工具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清,它由两片弯曲成獠牙的大颚组成,而且整个獠牙上有一条细沟,非常锋利。萤火虫的动作看起来不像是叮咬,而是没有恶意的亲吻,我们称之为“拧”。萤火虫每拧一下就停一会儿,好像在观察蜗牛的反应。拧的次数也不多,最多五六次吧,萤火虫就已将毒素注入到蜗牛的体内,使蜗牛失去了知觉。这种麻醉手段太迅速了,像闪电一般。当我用针刺蜗牛的前部时,被刺的肌肉一点反应也没有,就好像是一具尸体一样。
这只蜗牛真的死了吗?根本没有。我有办法使它活过来。在蜗牛不生不死的这两三天中,我把蜗牛隔离开,给它洗了个淋浴。两天以后,蜗牛逐渐复苏了,慢慢地恢复了活动能力和知觉。而且它能感觉到被针刺,四处爬动,晃动触角。蜗牛又活过来了。
早在人类发明麻醉之前的好多个世纪,萤火虫和其他昆虫就已经掌握了麻醉这门技术。动物的这种技术领先了人类许多,只不过操作的方法和我们有所不同。医生是让病人吸人以太或者其他麻醉剂的气体;而这昆虫则是用它们的毒牙向猎物注入一种毒素。
我们知道,蜗牛天性温和,不会主动挑起争斗。那么为什么萤火虫还要用麻醉的方法来对付蜗牛呢?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原因。
如果蜗牛在地面上爬行,或是躲在壳里,攻击它都是非常容易的。蜗牛壳没有盖,因此它上身的大部分都是露在外面的。但是,蜗牛也经常爬到高处,吸附在植物的茎秆上,或者是石头光滑的表面上。这时,这些支撑物就充当了蜗牛的临时保护伞,挡住了一些不安好心的侵略者。不过如果蜗牛壳与支撑物的表面有一点点空隙,那么不管这空隙多么小,萤火虫都能用它那毒牙把毒液注射进去,蜗牛失去了知觉,萤火虫就可以放心地享用美餐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