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中国年度随笔2005

2010-03-03 
基本信息·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页码:35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4073566X ·条形码:97875407356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年度随笔2005 去商家看看
中国年度随笔2005 去商家看看

 中国年度随笔2005


基本信息·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页码:35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4073566X
·条形码:97875407356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究竟是怎样一个“盛世”,其间潜伏着什么致命之癌,又能留下了什么殷鉴(《世界坐标上的“康雍乾盛世”》/李一蠡);
 贫水大国,黄河干涸,长江在挣扎,五大湖重病,海洋在呼救,为中国环境问题敲响警钟(《中国的生态危机》/应克复);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一纸《别妻书》,引出其生前身后的种种传奇(《辛亥年的枪声》/南帆);
  从科举之弊说到当今教育思潮,对当今应试教育弊端入木三分的分析(《当今教育的科举余韵》/陈四益);
  历史文化,国际环境,国人自身的态度——三种角度,审视日本对于“二战”时侵略别国历史的暧昧认知(《日本认罪为什么这么难》/资中筠)……
  本书汇集了王蒙、贾平凹、刘心武、李国文、梁晓声、丛维熙熊召政等四十五位作者的四十五篇随笔作品。
  编选者从《随笔》、《读书》、《人民文学》、《美文》、《书屋》等数十种名牌报刊中,精心挑选随笔佳作,使本书保持相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在秉持随笔特有的思想锋芒和问题意识的同时,力求从历史反思和本土社会现象中寻找思想资源,成为2005年随笔作品的最大亮色,也是本书最具价值之处。

媒体推荐 书评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没有顺应当时的世界走向,几个号称
英明圣主的皇帝,看不到历史已经提供的机遇,没有使中国这样一个当时生
产力正臻于世界前列的国家,顺理成章地走进先进国家之列。
——李一蠡 《世界坐标上的“康乾盛世”》
随着学校教育的目的越来越强调应试,科举的阴魂已在复活。一级一级
的升学考试,从两个方面强化了对思想的禁钢:一是要按所谓盼“标准答案
”,否则评卷将无所适从。二是即或学生在学习期问表现出独立思考的倾向
,也会很快被扼杀。
——陈四益 《当今教育的科举余韵》
我知道,在我的故乡,有许多是做了不一定说,说了的不一定做,但我
是作家,作家是受苦和抨击的先知,作家职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与现实社会可
能发生摩擦,却绝没有企图和罪恶。
——贾平凹 《<秦腔>记》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王蒙、贾平凹、刘心武、李国文、梁晓声、从维熙、何满子、邵燕祥、熊召政等四十五位作者的四十五篇随笔作品。编选者从《随笔》、《读书》、《人民文学》、《美文》、《书屋》等数十种名牌报刊中,精心挑选随笔佳作,使本书保持相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在秉持随笔特有的思想锋芒和问题意识的同时,力求从历史反思和本土社会现象中寻找思想资源,是2005年中国随笔作品的一大亮点!
目录
编选者说 杜渐坤 陈寿英
世界坐标上的“康雍乾盛世” 李一蠡
中国何时开始落后 陈乐民
《清代文字狱档》读得 何满子
顾准最大的理论贡献是什么 高建国
秦家店的郡县制 尹振环
……
文摘 书摘
世界坐标上的“康雍乾盛世”
李一蠡
清朝定鼎中国以后,出现了为一些史家称道的“康雍乾盛世” (1662—
1795),三位“大帝”风光至今,不断有人津津乐道那一段往日辉煌。“大
帝”们的真假事迹也被小说家和影视作者炒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但乾隆
之后仅隔45年,即从1840年开始,先后两场鸦片战争,竞把按说正值壮年的
大清帝国搅得天翻地覆,一蹶不振,从此开始了当时已近四亿之众的偌大帝
国的衰亡过程,真个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整个中国,也正是以
鸦片之役划线,掀开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盛世”礼赞余音未绝,“
东亚病夫”的帽子就落在了这个有着骄人历史的大国头上。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盛衰荣辱之间何以衔接得这
样紧凑?而最启人疑窦发人深思的是,举世早已公认,直到18、19世纪交替
之际,即乾隆末嘉庆初,中国在总体经济实力上还是全球第一。为什么仅仅
时隔几十年,就骤然弱不禁风,以致打不过远涉重洋而来的几千名外国水兵
?在这场中西首战中,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为何没有起到作用?那么,又是什
么起了决定作用?
于是进一步问题便是,“康雍乾盛世”究竟是怎样一个“盛世”?“盛
世”外壳里头又潜伏了什么致命之癌?为我们整个民族又留下了什么殷鉴?
迄今对此所作的评析,见解很不同。看来恐怕不能只对这一“盛世”作
孤立的单一维度的观察,而是要结合当时中国内部和外部条件,作多维度的
观察。比如说,不仅要从中国历史作纵向的比较和观察,还要把中国放到当
时世界坐标系即全球大背景下作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比
较和观察;不仅要从国家的疆域、财富积累变化状况,还要从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状况作广泛联系地比较和观察。
“奉天承运”定鼎中原,其兴也勃焉
单就有清一代来说,康雍乾三朝确是其鼎盛时期。首先是战绩显赫,逐
步消灭汉族农民起义军和几个南明小朝廷,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收
复郑成功后裔海商集团所据的台湾;同时又通过“改土归流”,即对一些少
数民族安抚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使有效控制的版图在明朝基础上有所扩大
,初步建立了比现今疆域还大的统一国家。从政治经济建设来说,清朝初期
,确实也在中华民族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