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服务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040192411 ·条形码:97870401924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茶艺服务 |
 |
|
 |
茶艺服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040192411
·条形码:97870401924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现代旅游业岗位培训用书
内容简介 《茶艺服务》是“现代旅游业岗位培训用书”之一,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茶艺服务》共分9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人职指导、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茶与健康、茶具知识、茶艺馆、常见茶叶的沏泡方法、名茶掌故及常用茶艺服务用语(汉英对照)。《茶艺服务》附有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自测。
《茶艺服务》简约明了,图文并茂,注重技能和实际操作,涵盖《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点,适合作为现代旅游业茶艺人员岗位培训教材使用。
编辑推荐 《茶艺服务》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单元 入职指导
第一节 岗位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节 职业守则
第二单元 茶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节 茶叶发展史
第二节 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
第三单元 茶叶基础知识
第一节 茶树知识
第二节 茶叶的制作
第三节 茶叶的分类
第四节 茶叶的保存方法
第四单元 茶与健康
第一节 茶叶营养成分分析
第二节 饮茶益处及饮茶禁忌
第五单元 茶具知识
第一节 茶具的分类
第二节 紫砂壶小常识
第六单元 茶艺馆
第一节 茶艺馆的分类
第二节 茶艺馆的接待服务
第三节 茶艺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七单元 常见茶叶的沏泡方法
第一节 乌龙茶的沏泡方法
第二节 绿茶的沏泡方法
第三节 花茶的沏泡方法
第四节 红茶的沏泡方法
第八单元 名茶掌故
第九单元 常用茶艺服务用语(汉英对照)
附录能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序言 本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现代旅游业岗位培训用书”之一。1999年,茶艺师作为一种职业被列入我国职业大典,填补了服务行业中的一项空白。
茶被认为是中国的国饮,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而今,饮茶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茶艺这一传统的文化势必起到净化社会、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将人们带入大雅之堂!茶艺馆作为宣扬茶文化的主要载体,起到了积极推广的作用。 .
面对市场需求,茶艺馆的服务员岗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茶艺的书籍很多,但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主编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茶艺师考评员。作为一本岗位培训教材,本书积累了作者多年的茶艺教学、实践经验,谨将它呈献给茶艺工作者们。
本书包括了入职指导、茶文化发展史、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及各种茶的沏泡方法等内容,内容充实、知识面宽、实用性强,适于茶艺从业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国家劳动部茶艺师初、中级考证、培训用书。
本书由北京外事学校郑春英担任主编,李靖参编。本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书稿完成后由迟铭和韩永刚担任主审。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内容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在今后再版时予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文摘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起天子,下至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皇室的嗜茶导致王公贵族们争相仿效。一些文人雅士提倡茗饮,纷纷以茶作为吟诗作赋的题材。陆羽《茶经》也在此时问世。诗人庐仝写作了《饮茶歌》,宣扬饮茶的功用,社会饮茶的风气更为兴盛。在城市也出现了茶馆,只要投钱,随时都可以取饮。当时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中都有嗜茶者,如白居易、颜真卿、柳宗元等人。这些文人雅士们不仅品茶评水,甚至参与培植名茶,还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他们以茶会友,辟茶室,办茶宴,成为唐代茶饮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六朝时,不但有固定的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集散地,还有范围广阔的茶叶消费区域。尽管那时茶叶生产仍以采制野生茶为主,技术比较落后,规模也不大,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采茶、制茶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已经对茶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渐喜爱上这种饮料。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品种增加,品质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饮茶风气的形成还与唐代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极为鼎盛的时期,当时国家空前统一,交通发达。国家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南方与北方、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使南北方之间经常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同时,唐代发达的交通使南茶北运成为可能,造就了饮茶风俗得以不断传播的有利条件。
唐朝的茶叶为供应全国人民的日常消费,产茶区域已扩展到和现今茶区基本相同。当时茶叶的产量以江淮一带较多,而以浮梁、湖州为著名的集散地。自居易《琵琶行》记载:“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德宗贞元9年(793年),开始征收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