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理财 >

私募股权基金300问:金融改革新解

2010-02-24 
市场价:¥30.00卓越价:¥25.20为您节省:4.80元 (84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私募股权基金300问:金融改革新解 去商家看看
私募股权基金300问:金融改革新解 去商家看看

 私募股权基金300问:金融改革新解

  • 市场价:¥30.00
  • 卓越价:¥25.20为您节省:4.80元 (84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810795635
    ·条形码:97878107956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金融改革新解

    内容简介 在中国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都面临捉襟见肘的困境时,我们是否应该或者能够找到第三条路?在国有金融改革十分艰难和民营金融发展变数多多的现实下,我们能否能找到第三条路来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并建立新的金融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居民高储蓄和金融机构提供的低理财回报而导致资金无效配置的局面下,我们能否发展一种新的资产管理的制度设计而推动更有效率的金融业改革?
    本书用回答的方式,请读者主动地寻求总是答案之外的更丰富的内容,提出更多的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策略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作者简介 盛立军,宣怀投资管理公司董事,具有医疗、通讯、传媒、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成功地为多家民营企业引进国外风险投资,为中国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募集新的基金,也为中国的银行、信托和保险公司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盛先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7到199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研究学者,2003年赴美国得州大学Austin做访问学者。盛先生出版了十多本中文专著和两本英文专著,受邀几十家金融机构、高新工业区的几千名学员进行风险投资实务培训,为几十家企业的几千名经理人提供管理顾问和培训服务。E-mail:Jeffreysheng@163.net。
    刘鹤扬,1992年进入证券业,先后在国内著名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位,具备丰富的企业融资、重组改制、兼并收购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操作经验,涉及的行业广及电力、生物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传媒、IT、农业和金融等,目前正在为国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刘先生现担任国内某投资公司负责人,专注入企业私募融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与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建立了合作关系。刘先生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和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在南开大学攻读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合著《私募融资230问》一书。E-mail:heyangliu@126.com。
    夏样芳,现任职招商银行总行风险控制部和专家审贷会,主管信贷政策的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革新。夏先生十多年来审查了国内几千家企业的融资项目,熟悉国际先进的融资管理理论和实践,曾赴美国、法国、挪威、新加坡等国学习考察。夏先生多年来兼任招商银行培训中心教师,还作为专家多次参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获得过央行的通报表扬。并著有《商业银行问题贷款管理》和《中小企业私募融资》两书,并在《中国城市金融》、《福建金融》、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夏先生在厦门大学获得海洋生物学学士和金融学硕士学位,并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在职管理学博士学位。
    编辑推荐 本书用问答的方式,请读者主动地寻求问题答案之外的更丰富的内容,提出更多的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策略的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目录
    反思证券业 1
    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还是私募融资? 18
    私募股权基金产业链 42
    基金募集和基金投资 68
    从私人银行到资产管理:金融新生态链 89
    金融改革与混业经营 116
    ……
    文摘 书摘
    么说企业上市的作用不是融资,而是融资方式的改变?
    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诞生于一个特定的金融环境下,政府部门和百姓对股票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当初建立股票市场是为了解决企业融资过多依靠银行贷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股票市场建立15年后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当初建立股票市场也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融资,所以融资成为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形成了中国股票市场特有的企业通过上市而圈钱的热潮。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建立股票市场的前提条件是产权体系明晰和公司治理完善。这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的90年代初是不成立的。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产权体系明晰、公司治理完善的经济体中,企业融资也是先私募融资,再看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成为公众公司。成为公众公司只是企业的另外一次融资,更主要的是企业融资方式的改变,而不是像中国企业鲤鱼跳龙门那样,是企业的第一次股权融资或者唯一一次股权融资。私募融资不仅提供了企业在上市前的不同模式的多次融资的机会,也可以使企业在上市后再次私募融资,或者通过私有化使企业从公众公司再变成为私人公司。所以公募融资对于企业只是阶段性的,上市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途点,而不是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
    国外的企业分为私人公司、公众公司和国有公司三种。国有公司通常成为私人公司,然后在公司治理完善、经营业绩优异的情况下,再成为公众公司,让公众分享国有公司私人化以后的成果。而一开始就由私人创立的公司大多数并没有成为公众公司,几百年都保持私人公司的状态。有的私人公司成为公众公司后再退市成为私人公司,这也说明上市是企业转化存在状态的一种手段,使其具有以股票在公众中流通为特征的,客观上有股票的买卖行为,但融资不是主要目的或唯一目的。许多企业上市的时候并没有融资,而是等到条件成熟后再融资,而上市后的融资通常也是私募融资,如借壳上市后的反向收购。P4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