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名相通释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806787069 ·条形码:9787806787069 ·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佛家名相通释 |
 |
|
 |
佛家名相通释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806787069
·条形码:97878067870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十力丛书
内容简介 《佛家名相通释》是一本佛学专著。作者从佛学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阐发佛学的体系,探究其间的有机关联,力图用哲学观点来整理佛学的玄奥,使之明白易晓,是一本研究佛学的入门书,书中贯穿了熊先生自己对佛学的理解,也是了解熊氏佛学思想的一本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又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竞无先生研究佛学,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融摄道释,要归于儒,而自成一家,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家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高足,熊先生也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媒体推荐 顷乃就《五蕴》《百法》等论,抉择旨归,搜寻义蕴,分条析理,而为叙述。名相为经,众义为纬。纯本哲学之观点,力避空想之浮辞。根底无易其故,裁断必出于己。品节既详,统系斯整。虽尔释辞之书,何殊专著之绩。规矩固踵乎《五蕴》《百法》,义恉实通于群经诸论。后有达者,览而鉴诸。
——熊十力
编辑推荐 《佛家名相通释》是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序:读熊十力札记
佛家名相通释
题记
序
撰述大意
卷上
法
有宗
空宗
法性宗
法相宗
唯识宗诸行
五蕴论
五蕴
色蕴
性
善等三性
业
三业
假实
假法
相
心心所
种子
受蕴
想蕴
行蕴
识蕴
十二处
十八界
无为法
止观
十二缘生
三苦
四谛
二谛
外道十六异论
数论
胜论
卷下
百法论
识论
诸识
能变
四分
功能
四缘
三境
识性
修行位次
四智心品
法身
情识
读者论抄
题记
读智论抄
……
序言 小引
十力丛书单行本即将陆续出版,嘱我写序,我因年老体衰,只得请明心助我将过去写的有关文字辑录在一起,以介绍我对先生学术思想的粗浅理解。我虽有三年光景向先生问学求教,但还不能算是先生的及门弟子,如今先生的高足都已谢世,故这项工作只得由我来做了。
一九六二年秋,我持韦卓民先生介绍信,往淮海中路二0六八号拜见十力先生。去前,卓民先生嘱告:“近年来,十力先生谢客来访,他脾气古怪,不知见不见你。”当我走上公寓西侧一座黄色小楼,在十力先生门上看到贴着一张信笺,纸已褪色,字墨尚浓。大意说,本人年老体衰,请勿来访。其中说到自己的身体情况十分具体,记得有面赤、气亏、虚火上延之类的话。
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敲了几下门,开门的是一位六十上下的人。这就是当时正为他誊写《乾坤衍》的封先生。他把我延至客厅,即持介绍信入里间。等候了二三分钟,十力先生从隔壁走来。他的身材瘦弱,精神矍铄,双目奕奕有神,留有胡须,已全白,未蓄发,平顶头,穿的是老式裤褂。我表示了仰慕之意,他询问我在何处工作,读什么书等等。这天他的心情很好。他的态度柔和,言谈也极儒雅,声调甚至近于细弱。当时我几乎与人断绝往来,我的处境使我变得很孤独。我觉得他具有理解别人的力量,他的眼光似乎默默地含有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同情,这使我一见到他就从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亲和力。这种感觉似乎来得突兀,但我相信它。在我们往来的近三年内,我从未谈过自己的遭遇,他也从未询问过。直到他去世十多年后,我才从他的哲嗣世菩夫妇那里得悉,十力先生对我的坎坷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十分清楚,并且曾为之唏嘘。
文摘 有,而冥应真理于文字之外者,欲与论无着、世亲得失,谈何容易哉!
无着说有,实比小乘说有者较为进步。以其经过龙树谈空之后,广破诸执,故无着因之谈有,而不堕世俗之执。诸论说此为空后之有,以其出于空宗之后,其说有也,如理如量而说,不以妄情所执为有故。其实空了执,便显出真的有来,无着仍衍龙树密意耳。小乘初说有,未受过龙树空的洗礼,故其所谓有者,只是一种妄执。诸论说此为空前之有,是盖非真有也。大有小有之别,略如此。
[空宗]大乘之一派也,其渊源亦自小乘。小乘谈空者,颇有多部,详《异部宗轮论》。《轮论》所记二十部,本可总判为空有两大派,但其中有些是空有混合的思想。略举一二。如一说部,计一切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说出世部,则说世间之法可破坏,皆非实有。是皆遮拨现象界也。及龙树菩萨出,龙树,一译龙猛。神悟天纵,智周万物。以实相之难知,恒缘于情见之封执,实相,即实体之异名。于是妙用遮诠,种种破斥,扫尽一切执相,遮诠,参考《新唯识论》二十三至二十四、五等页。庶几方便,令人真实。入者,悟入。真实即谓实相。至理,本非戏论安足处所。如西洋哲学上种种猜度,种种概念,种种安立,大都戏论也。得龙树之旨而存之,不见而彰,不见者,扫除知见也。知见起于度物,故不与真理相应,必泯息此等知见,而乃真理全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道齐法界而功高群圣者,其唯龙树乎!古今尊为大乘之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