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史记笺证(全套10册)(全新修改版)

2010-02-23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65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210031324 ·条形码:9787210031321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史记笺证(全套10册)(全新修改版) 去商家看看
史记笺证(全套10册)(全新修改版) 去商家看看

 史记笺证(全套10册)(全新修改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65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210031324
·条形码:97872100313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10

内容简介 《史记笺证》内容为:《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共写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记》首先令我们感到惊奇而为之赞叹的是它的包罗之广泛,体大而思精: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而且写了现代、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而且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而且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而且写了广大下层的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的结构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所谓“本纪”,共十二篇。《太史公自序》说:“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其中的前四句,应该是指整个《史记》的时间跨度而言,五部分都是如此,不光是指本纪。“科条之”三个字才是谈到了“本纪”一体的特点。“科条之”就是提纲挈领地记述国家大事,因此我们也可以简明地说,“本纪”就是一个时间段的大事记。既然“本纪”是大事记,那就必须以当时社会上那个最有权威的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生平年代为顺序,而这个人物通常情况下就是当时的帝王,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等之列为“本纪”就是如此。但也有时某个人物虽然在名分上不是帝王,但他实际上却是当时最有权威的人物,司马迁尊重事实,不看表面,这就是项羽、吕后被列为“本纪”的原因。有人认为《秦本纪》叙述的是一个诸侯国,应该和齐太公、鲁周公一样降为“世家”,这话不无道理。但《秦本纪》如同是《秦始皇本纪》的“前纪”,因为它的时间长、内容多,所以才没有像《殷本纪》《周本纪》那样把该朝开国帝王以前的许多远祖都叙述在该朝开国帝王的前面,而是把它独立了出来。形式上虽然独立,性质上仍同于《秦始皇本纪》的上篇。而且秦国自孝公以来,在战国诸国中的地位,已经与其他诸国不相同了,司马迁的这种看法也表现在《六国年表》中。如果照有些人所说,读者要想按时代顺序读秦朝的历史,那就要先翻到后面去读一篇“世家”,而后再翻回来接着读《秦始皇本纪》,这就是片面追求形式的结果,而司马迁是重实质而不重形式的。
作者简介 韩兆琦,男,1933年生,195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6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从1963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80年为副教授,1986年为教授,1993年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 《史记笺证》是韩兆琦编撰、最近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史记》研究新著。此书以《史记》三家注、《史记评林》、《史记志疑》、《史记会注考证》为基础,进一步搜集资料,鉴别去取,积十几年之功编撰而成。全书共约五百八十万字,是当前注释最详尽,收集、引证材料最丰富,很有利于阅读,并为《史记》研究提供了相当基础的本子。
《史记笺证》的八大学术特点
一,对当前通行本《史记》原文的字句讹误和一些重要的标点失当,《笺证》为之校改了二百多处。
二,吸收考古资料、依据出土文物以验证《史记》文本叙述的史实,从而大大提高了史实的清晰度,也有的纠正了文本叙事的偏差。
三,访求、采录地面遗留的各种古代遗迹,诸如城垣、关塞、楼台、陵墓、碑碣等可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相互印证者,以资博览,以广异闻。
四,收集、引用新的研究成果,对《史记》旧注与一些欠妥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辨正,对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提出了新说。
五,收集、引证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对《史记》中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人物、该事件的历史意义,更准确地理解《史记》文章。
六,收集、引证有关的文学方面的评论资料,可使读者对《史记》的文学性加深理解,并提高阅读文本的乐趣。
七,本书对疑难字、生僻字都加了汉语拼音;对历史地名都加注了现今地名;对古帝王的纪年以及月日干支都加注了公元某某年以及某月某日;对古代的度量衡都加注了约当现今的近似值;
八,本书加进了《史记》所涵盖的各个历史时期与某些区域、某些城市的地形图共十八张,加进了与《史记》各篇内容相关的历史古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等图片百馀张,以利于读者的记忆,并增加阅读的兴趣。

专业书评 《史记》是一部大书,大书值得大书特书。而韩兆琦先生的《史记笺证》就是这样一部为大书而写的特别的书。说它特别,是因为皇皇九大卷的《史记笺证》向我们展示了终生成就的特别内涵。----------- 赵白生(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会长)

《史记》校注笺评之集大成--------谭家健(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笺证》为《史记》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是迄今注释最详备、征引最丰富而又很富于特色的《史记》新注本,超轶前人,厥功甚伟。 ---------牛鸿恩(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

《笺证》运用本证、旁证与理校等多种方法,对当前通行本《史记》原文的字句讹误和一些重要的标点失当,校改了二百多处。引申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方法于《笺证》,博采非文献资料注解《史记》,贡献突出。引证宏博,多方取资,大大丰富了注释的内容,开拓与发展了现代注疏学。《笺证》的“集评”,是韩兆琦先生对注疏体例的一种创新。此外,《笺证》在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如对《史记》记载历史的地理、年代,《笺证》除了用现今地名、公元纪年加以对照外,特别加进了地形图三十五幅,历史古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等图片一百三十多幅,使《史记》记载的历史内容形象化、视觉化,以利读者的记忆和提高阅读兴趣。对古代的度量衡加注了当今的相应值。对疑难字、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这些细微地方的得当处理,拉近了古典作品与当今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时代感。加之《笺证》作者整体行文的流畅与清新,使《笺证》有较强的可读性,具有雅俗共赏的功能。
--------张大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史记笺证》一书,对于无论是初学《史记》者还是研究专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 ------刘丽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兆琦先生编著的《史记笺证》,是《史记》整理、研究的一大收获,是《史记》整理、研究的重大学术成果。本书的主要长处,两篇序各举四点,至为恰当。这部巨著,通过注释、考证、集评、按语,充分而深入地揭示《史记》的历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对普通读者和专家学者学习、研究《史记》,都有很大助益,是普及和提高双赢的成果。现今出版物多如繁星,但真正闪光的、可以传世的书却极罕见,《史记笺证》当之无愧的是一部闪光的、可以传世的著作。韩先生编著《史记笺证》之功甚伟,而在现今出书难的情况下,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也极见胆识,其功亦甚伟焉!----------漆绪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原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该书的出版,对于今人阅读和研究《史记》无疑将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必将推动新世纪《史记》的传播,成为《史记》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的注释成果。 -----------王齐(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部主任)

“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于东新

超迈前贤的集大成之作。------宋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03级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史记笺证》一书有四大长处:一是《史记笺证》对当前通行本(包括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原文的文字讹误和标点失当做了校正,据告,多达二百余处。二是在有根据地尊重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百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解释中的不当之处做出了辨正,对过去解释模糊不清之处提出了有见地的新说。三是注重运用近一百余年在中国新发现、新出土的文献和文物为《史记》做注释,以考订、验证《史记》原文所叙述的史实。即将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治学“二重证据法”运用到了《史记》注释中去。四是收集、引证了古今人物对《史记》和《史记》中人、事的评论,使注释更坚实、更鲜活。具有以上四大长处的这部《史记笺证》,体现出《史记》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既传统、又崭新的境界,那就是既具厚重的学术功力,又眼界开阔、识见精到。我们期待《史记笺证》一书成为中国《史记》研究进入新境界的里程碑。 ------------安平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目录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代世表
十二诸侯年表
六国年表
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间侯者年表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礼书
乐书
律书
历书
天官书
封禅书
河渠书
平准书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句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苟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附录一报任安书
附录二司马迁年表
附录三历代中外人氏论司马迁与《史记》
附录四本书所参考与征引的主要书目
附录五《史记》的特殊修辞与畸形句例
后记
……
序言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也完成于这一时期。至汉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将《史记》公之于世,使《史记》得以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两千余年来,为《史记》全书作注释的人,据粗略统计不下数十家。但随《史记》一书得以流传至今的、为治《史记》者所器重的却是“三家注”,即刘宋时裴驷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而“三家注”中最晚的一家张守节是生活在唐玄宗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左右了。在今天,过去为《史记》所作的各家注释,已远不能适合今人的阅读、使用和研治《史记》的需要了。在上个世纪(20世纪),一些名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为《史记》作新的注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主要是所据资料的局限,且时间又已经过了七十年,故而直到今天——21世纪初,我们仍然期待着一部坚实的、极具学术功力的、适合今人需要的《史记》注释新作出现。
令人欣喜的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史记笺证》,这是由韩兆琦教授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史记》注释新作。全书550万字,而《史记》一书的原文为50余万字,新作的注释是原文的10倍,可见注释之详尽、收集资料之宏富。从我所见到的部分样稿中,看出《史记笺证》一书有四大长处。
文摘
五帝本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而邑于涿鹿之阿加。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后记 在编写前期曾审阅过部分初稿与参加过搜集评论资料、图片资料的友朋: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张家英、河北师范大学李春祯北京师范大学祝鼎民。首都师范大学季哗、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吴淑伶、刘玲第、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何梅琴,中央财经大学原绍锋、湖南大学孙海洋、洛阳师范学院龚熙文、杜薇内蒙古民族大学于东新、衡阳师范学院萧晓阳、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萧振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