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

2010-02-23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563367756/9787563367757 ·条形码:9787563367757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 去商家看看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 去商家看看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7563367756/9787563367757
·条形码:97875633677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陈存仁作品
·图书品牌:北京贝贝特

内容简介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是作者的又一本札记类作品。和《抗战时代生活史》以及《银元时代生活史》不同的是,它是以中国药物的发明这一自然科学论题为主线,在进行中西医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所作的巨大贡献和所处的重要地位。该书秉承了作者一贯的风格,旁征博引,潇洒诙谐,将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密切相连,特别是作者独特的职业身份,更是将常人难以触及的丰富的社会层面揭示出来,让人读后回味不已。
作者简介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哀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1949年,赴港行医。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1990年9月9日,病逝干美国洛杉矶寓所。
编辑推荐 《被忽视的发明:中国早期医药史话》:明代常州天宁寺,用许多极大的缸,缸中放着的是芥菜,先日晒夜露,使芥菜霉变,长出绿色的霉毛来,长达三四寸,即“青霉”。僧人将缸密封,埋入泥土之中,要等到十年之后方能开缸应用。这个缸内的芥菜,经过这样长的时日,已完全化为水,连长长的霉毛也不见了,名为“陈芥菜卤”。这种陈芥菜卤,专治高热病症,如小儿“肺风痰喘”,即近时所谓的肺炎。大人的肺病,吐血吐脓,即肺痨病、脓胸症及化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能医得好。这就是中国早期发明的青霉素。
这种种痘免疫法,是中国人首开其端。不过从前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做“免疫疗法”。清代时北京紫禁城的外围城门如大前门,设有官员,叫做“杏痘章京”。这种官是一个小官,由太医院派出负责查看进出城门者的鼻孔,是否有一个痘斑,特别是对一岁以下的孩子,要是没有痘斑,就不许进入城门。这与现在到外埠游历,要查看国际检疫证书是同样的含意。
目录

第一章 优生学
第二章 药物学(上)
第三章 药物学(下)
第四章 生理学
第五章 荷尔蒙疗法
第六章 消毒防腐法
……
……
序言 近年来,关于中医中药及针灸推拿的书籍,各国新出的种类极多,而且已有国家采用中国药物作为成药及药包,可见全世界已经对中医中药的科学价值有所了解。因此我要写一本书,用中西对照的方法,来证实西方医药上若干大发明原来是受中国医学药学的影响,而且已有西方入因此得了诺贝尔奖。这是我要查明清楚,并用轻松的笔调一一写出来的。
不过,我也赞美西方医学能开脑,能换肾,还能换心,这种情况的确是西方医学的莫大成就。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以为中医药不合科学;相反,我们应奋起直追,搜索我们祖先的发明,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两千年来的古籍中尚有无数方药没有副作用,不会像西医一样“医好了一症,又增添了一症”。现在西方各国发现中国生草药是天然药品,没有“化学公害”,因此中国药物就为世界瞩目,成为医学上大发明的宝藏。
希望日后发掘出来的药品,能治至今束手无策的病症。到了那时,中医中药就可普救世人脱离苦海,这是我的最大愿望。是为序。
文摘 第一章 优生学
  优生学说举世称奇
  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学者伊拉兹马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提出了“进化论”。一八五六年,他的孙儿根据其祖父的学说,著成《种原论》,是讲种子源流的。
在他们祖孙研究期间,亦即清光绪十年(1884),英国人类学家卡顿爵士(Francis Carton),从研究植物的品种中,发现种子优劣不一;再进一步他开始研究人种的优劣,认为优秀的人才,配着优秀的对象,生出来的子女,一定是出类拔萃的,而夫妇一生的生活环境或艰苦或优裕,都能影响到下一代子女的智慧,这就是“优生学”的发明。
优生学,英文名eugenics,传到了德国,叫做Eungenk。各国纷纷研究这个学说的时节,德国纳粹党魁首希特勒,就根据民族性的优劣,认为德国人是超级优秀民族,而犹太人是最恶劣低级种族,于是他就放逐和滥杀犹太人。其实这是他的一种借口,想借此侵略欧洲各国,这就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之惨烈,我不必说,只讲西方发明优生学,不过百余年的事。
中国古籍上有类似的学说,不过不称优生学,就是讲配偶,不但要门当户对,而且择婿要讲智慧,选媳要讲贤淑,怀孕期间要讲“胎教”,这样生出来的子女一定是优秀的。我有书为证。在中国历代文献中,早已把在的优生学理论说得明明白白:
《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日壮,有室。”这两句话,是说男性到了三十岁是壮年时期,开始要成立家室,意思是早婚不相宜。
 《周易》上说:“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这两句话,也是说男性早婚不宜。因为女子更年期较早,在四十八岁,且衰老比男子快,所以二十岁出嫁最适宜;而男性的更年期在六十四岁。“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就能白头偕老,不会女性已衰老而男性则旺盛非常,这都是为了下一代着想。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说法,叫“同姓不婚”,因为同姓,便有血统相连的关系。春秋时代有贤明的大夫叔詹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是说有同姓血缘关系的人结婚,子嗣往往不能繁衍。照现代优生学说来讲,就是近亲结婚,危害滋多,其所生子女有些是畸形、痴呆或虚弱。
其次就是讲怀孕期间的“胎教”,就是说怀孕期间的举止已经有一种教育性的意义。《烈女传》上说:“妇人孕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口不食邪味,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这几句话,是说睡时、坐时、立时要端正,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能看淫邪恶劣的书籍图画,不应该听诲淫之曲。再扩大一些讲,女性怀孕期间,如果天天打牌或从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