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500455143 ·条形码:97875004551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西方饮食在中国 |
 |
|
 |
西方饮食在中国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页码:26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7500455143
·条形码:97875004551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陈芬森男,汉族,湖南安仁县人。1985年大学毕业,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后读研,1993年硕士毕业,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已出版《国有企业改革沉思录》、《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市场竞争策略》等专著。
编辑推荐 西方饮食究竟对我们及其后来者的体质和精神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西方饮食对中国的饮食文明进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作用?这对于读者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作者以敏锐的思维捕捉这一生活现象和奇特情景,用亦雅亦俗、亦庄亦谐的笔触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研究成果笔之于书,毫无疑问能为我们提供一个阅读消费的市场空间。阅读对象不只是心宽体胖的美食家和文人墨客,也适应于广大的餐饮经营者、饮食研究专家及普通食客。
目录 序/001
第一辑 改革开放与西餐的走俏/001
昔日的西餐/003
西餐之于食物的丰盛/006
西餐的礼与俗/011
西餐点菜和上菜法门/014
……
文摘 书摘
昔日的西餐
西餐不是近年从西方传来之物,大约从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的时候,他
就带来了西餐的烹饪技术和西餐的进食方法,明中叶大批外国传教士来到中
国传经布道,将基督教教义向东方传播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清
末鸦片战争之后,五大通商口岸正式流行西餐,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人到
国外游历求学频频,伴随国人思想的革新,中华饮食文化加快了现代西食东
传的文明历程。当时有名的西餐馆有六国饭店的西餐厅,张森隆西餐馆等,
辜鸿铭先生就常在那里吃西餐,并在西餐厅里教训过洋人,辜鸿铭自己是个
典型的西化人物,他在西洋留学十多年,对西方的文化非常认同,但是他却
更喜欢国粹,在他身上充分表现了东西文化的混合。戴着瓜皮小帽穿着长袍
大褂拖着长辫去吃西餐可能只有他一人而已,所以会遭到嘲笑,这使得他气
不打一处来,非得把嘲笑者骂一通才舒服。如果现在我们看到一身民族打扮
的东方人在西餐厅吃西餐,也许一点都不惊奇。但是在辜鸿铭时代,吃西餐
毕竟是一种时髦,并非当作家常便饭,只有外交场合以及试图进入外国人的
饮食生活圈子的有钱者才进入西餐馆,那是很正式的事情,平民百姓不可能
把西餐当正餐的,西食在广大的乡村和中小城市并不流行。
即便如辜鸿铭时代,北平的西餐馆有一些,但是也并不正宗,可能是受
到中国本位主义文化的影响,怕是太正宗了要挨骂的,说你想全盘西化。孙
中山先生在他著的《建国方略》中就有批评西餐而肯定中餐的言论:“中国
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
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
所可并驾。”“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调之一道,法国为世界
之冠。及一尝中国之味,莫不以中国为冠矣。”不过孙中山先生是从革命的
立场出发,要求中国人在其他建设方面也都像在餐饮方面一样领先世界,并
不是否定西餐。不过,西餐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不多见。直到后来也是如此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好几处写自己在红色西北地区因为
采访的劳碌,经常想喝一杯洋咖啡啃一块面包而不可得,为此一再感叹,可
见西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并不普遍。
那时一味吃西餐的人也没有几个,除了礼仪场合的需要,有头有脸的官
员和士林也仅仅是将西餐当作一种时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