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芬·铁伊推理全集1:时间的女儿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页码:17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531721236 ·条形码:97875317212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约瑟芬·铁伊推理全集1:时间的女儿 |
 |
|
 |
约瑟芬·铁伊推理全集1:时间的女儿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页码:177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531721236
·条形码:97875317212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一部独一无二的历义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理查三世为篡取王位,谋杀了囚禁在伦敦塔中的两个小王子。嫌犯的“罪行”专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所听来、看来的那样!
作者简介 约瑟芬·铁伊 Josephine Tey(1897—1952) 1897年出生于苏格兰囿弗内斯,就读于当地的皇家学院。之后,在伯明翰的安斯地物理训练学院接受三年训练,然后便开始物理训练讲师的生涯。后来,她辞去教驭照顾她住在洛克耐斯的父亲,并开始写作。 这位英籍女作家,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理史最辉煌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和她齐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榭尔斯都是大产量,行销惊人的作家,铁伊却穷尽一生之力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八部水准齐一的好小说……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沒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 约瑟芬·铁伊1952年逝世子伦敦。
编辑推荐 20世纪30年代以来,推理史最辉煌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穷尽一生之力只写了八部推理小说——约瑟芬·铁伊的小说,不只是情节的曲折和破案结局的震撼而已,就像张爱玲,你不会只关心故事和书中人物的结局一样。《时间的女儿》是八部小说的其中之一《时间的女儿》,也是推理史上第一奇书。
目录 导读 时间的难产和不孕
序
人物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
序言 从未读过约瑟芬·铁伊的侦探小说的读者有福了。铁伊经历了英国犯罪写作的黄金时期(约莫在1920——1950年间),她在众侦探小说大师之间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约瑟芬·铁伊(1897——1952年)是一名仅以作品知名的作家,几乎没人了解她的私生活,虽然她在戏剧创作方面的成就也相当不凡,但似乎没人在意。她身后四十多年作品的销售稳定端赖小说本身,显然这些书有着持久不衰的吸引力,我大胆假设她的读者对她的态度应与对其他古典犯罪小说作家不同:他们对她有爱。他们对待他们最爱看的铁伊小说,就像他们对待他们小时候最爱看的书一样,例如《杨柳风》、《小妇人》什么的:无条件地热爱。
小说家与读者之间这坚强的联结乃是基于信任——信任某人是一流的说故事家,而且不会将内容公式化。铁伊,在她最好的几本书里,试图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说各种不同的故事。这使她不同于一般批量生产神秘故事的供应者,虽然那些作品也相当精彩。事实上,在她较为直截了当的侦探故事里,约瑟芬·铁伊常常显露她对传统“谁是凶手”那一套公式的不耐烦。例如在《一先令的蜡烛》(A Shilling For Candles)一书中,三分之二的阴谋在探员得到讯息时都未透露给读者,或只在破案前才透露,换句话说,她对那种游戏一点兴趣也没有,而宁愿尝试别的,更多样性的方式。
她的其中三本小说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写成,不论是犯罪小说体还是“ 正常”小说体她都挥洒自如。故事的中心仍是犯罪,但是和公式化的“图书馆里的一具尸体”相去甚远,很多侦探小说都改编自真人真事,但绝少像《博来·法拉先生》(Brat Farrar)这样感动人心,而就单纯的解谜习题而言,我们的惻隐之心也不曾这样有技巧地、令人惊讶地被操纵着。《时间的女儿》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成功(一个历史上的谜经过现代人的调查而重新鲜活了起来),它使人们对英史中理查三世那段公认的肮脏污秽的时期,以及塔中王子的谋杀案重新发生兴趣。《法兰柴思事件》Nhe Franchise Affair)一书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发生于18世纪的一件案子,某女佣控告她的雇主绑架及虐待),但在她的笔下却成为描写中产阶级困境的寓言。
处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末期,铁伊难免和她同时代的人一样有些不怎么好的态度:反犹太主义,轻视劳工阶级,对任何狂热都感到深深的不安(例如苏格兰民族主义,那种事对她来说有任性的意味)。如果阿嘉莎· 克里丝蒂《仨幕悲剧》一书中的“安东尼·阿斯特”实际上是用来打击铁伊的话,那么当克里丝蒂用“她精神上的家有如伯恩茅斯的寄宿舍”来暗讽她的书正经、传统到沉闷的地步,还算是相当公允的。
不过那样一来却只是讲究细枝末节而忽略了重点:约瑟芬·铁伊精彩的说故事技巧;她书中多样的、可爱的角色性格;最重要的是,她操纵了读者的同情心。这样的例子在她的作品中俯拾皆是,不论那是一本“谁是凶手:还是架构较新式的小说,如果纳加欧·马逊或克里丝蒂死得和铁伊一样早,我们或许还是能猜到他们会继续写什么样的小说。如果铁伊活得更久,我们猜她(u1许会多写些“谁是凶手”这样的小说吧,但除此之外她到底真正会写些什么我们还是猜不到。那也是她最令人佩服的地方。
罗勃·巴纳德,写过三十多本侦探小说,包括最近的《屋主》。他曾七次获爱伦·坡奖提名,并得过安东尼、阿嘉莎、麦凯维提、尼洛·渥夫奖,现住在英国的利兹。
文摘 葛兰特躺在他的白色病床上嫌恶的凝视着天花板。对这块白净表面上的每一道新裂缝,他都清楚得很。他曾把这块天花板变成了地图在其中探险;穿梭在河流、岛屿和陆地之间。他还用天花板玩猜谜游戏,寻找其中隐藏的形体;幻想着各式各样的脸孔,禽鸟和鱼类。他还用天花板做数学运算,重拾他的童年;背诵定理,测量角度和做三角几何。不过现在的葛兰特除了盯着它看,已经完全无事可做。他恨透了他眼中的这块天花板。 他曾建议矮冬瓜把他的床移动一点,让他得以开发一块新的天花板,但这似乎会破坏这个房间的协调。而在医院里,协调仅次于清洁,同是那幺的神圣不可侵犯,任何破坏平衡的事都是一种亵渎。他为什幺不读书呢?她问。 他为什幺不去请他朋友带给他的那些昂贵全新小说呢? “过多的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之上,写了过多的字。数以百万计的字每分钟都在付印,想起来就可怕。” “你太愤世嫉俗了吧。”矮冬瓜说。 矮冬瓜是英格翰护士,五?两?高,身材比例恰到好处。 葛兰特叫她矮冬瓜是一种补偿心理,因为他现在可以说是被一个他原本可以轻易搞定的女人颐指气使。不光是因为她总是告诉他什幺可以做什幺不可以做,当她轻而易举的扶起他的八?之躯时,他更是感到屈辱。很明显的,对矮冬瓜来说,重量算不了什幺。她丢床垫就像耍转盘似的拥有漫不经心的优雅。接她班的是亚马逊,她有着山毛榉树枝似的手臂。亚马逊是达洛护士,她来自格洛斯特郡,每个水仙花季都会患思乡病。(矮冬瓜来自莱山圣安尼斯,水仙花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有着一双大而软的手,一对大而温柔的眼睛,看起来总是对你充满了无限同情,但即使是最轻微的体力劳动都会让她喘得跟卿筒似的。整体来说,葛兰特认为,别人觉得他重得半死比觉得他轻如鸿毛还要更令他觉得羞辱。 葛兰特之所以卧床不起,成为矮冬瓜和亚马逊的责任,是因为他被一个地上的掀门绊倒。这当然是一个天大的耻辱,特别是跟亚马逊及矮冬瓜的其它病人比起来的话。被一个掀门绊倒真是极端愚蠢;简直是滑稽可笑,荒唐突梯,怪诞诡异。当时他正在热烈的追求班妮。斯寇,就在他们散步散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矮了半截。幸好班妮在下一个转角一个重心不稳,撞进了威廉斯警官的臂弯里,才让葛兰特的心理平衡些。 班妮已经离开他三年了,对他这样一个自由惯了的人来说还满不错的,但是班妮不必时时循规蹈矩,在医院里却不然。 葛兰特不再瞪着天花板,而将视线转往床头柜上的一大落书;一堆矮冬瓜一直鼓励他看的昂贵书籍。最上面的一本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