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计算机与网络 > 图形图像 >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

2010-02-19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9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115218384 ·条形码:97871152183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 去商家看看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 去商家看看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98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115218384
·条形码:97871152183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及ACAA教育发展计划标准培训教材

内容简介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是“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及ACAA教育发展计划标准培训教材”中的一本。为了让读者系统、快速地掌握Adobe After Effects CS4软件,《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全面细致地介绍了Adobe After Effects CS4的各项功能。内容编排从数学视频基础知识讲起,再到After Effects视频创作基本流程,逐步步入创作丰富的动态影像世界。书中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影视基础知识,项目与合成,导入与组织素材,创建二维、三维合成,通过丰富而强大的关键帧动画实现更自如的创作,遮罩与抠像,创作文字动画,应用各种效果,运动追踪与稳定的基本知识,强大的表达式动画创作,以及最后的渲染和各种媒体格式的输出等。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由行业资深人士、Adobe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参与Adobe中国数字艺术教育发展计划命题的专业人员编写,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配以大量的图示,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而且对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大有裨益。《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对Adobe中国认证专家(ACPE)和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ACCD)考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高等学校美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材。另外,《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也非常适合其他各类相关专业的培训班及广大自学人员参考阅读。
编辑推荐 《ADOBE AFTER EFFECTS CS4标准培训教材》: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及ACAA教育发展计划标准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数字影视合成基础与After Effects概述 1
1.1 数字影视合成基础与应用 1
1.1.1 数字合成概述 1
1.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2
1.1.3 帧速率和场 3
1.1.4 分辨率和像素宽高比 5
1.1.5 视频色彩系统 6
1.1.6 数字音频 7
1.1.7 视频压缩 8
1.1.8 数字视频摄录系统 9
1.1.9 电视制式 11
1.1.10 标清与高清 11
1.1.11 流媒体与移动流媒体 12
1.2 After Effects的发展 14
1.2.1 Adobe Creative Suite 4与After Effects CS4 14
1.2.2 专业数字视频工作流程 15
1.2.3 After Effects CS4的新增功能 16
1.3 使用帮助及其他共享资源 22
1.3.1 使用帮助和社区帮助 22
1.3.2 Learning CS4视频教学光盘 24
1.3.3 Adobe TV 24
1.3.4 其他资源 25

第2章 项目与合成 27
2.1 工作空间 27
2.1.1 After Effects CS4鸟瞰 27
2.1.2 自定义工作空间 33
2.1.3 预置工作空间与管理工作空间 36
2.2 基本工作流程 37
2.2.1 基本流程详解 37
2.2.2 基本的工作流程 38
2.3 项目详解 46
2.3.1 项目概述 46
2.3.2 创建与打开新项目 46
2.3.3 项目模版与项目示例 46
2.3.4 保存与备份项目 47
2.3.5 项目时间显示 48
2.4 合成详解 49
2.4.1 认识合成 49
2.4.2 创建新合成 50
2.4.3 合成设置 53
2.4.4 合成预览 54
2.4.5 合成嵌套 56
2.4.6 时间线调板 61

第3章 导入与组织素材 65
3.1 After Effects支持素材类型详解 65
3.1.1 音频格式 65
3.1.2 图片格式 66
3.1.3 视频文件 67
3.2 导入素材 68
3.2.1 基本素材导入方式 68
3.2.2 导入PSD 69
3.2.3 导入带通道TGA序列 71
3.2.4 Capture in Adobe Premiere Pro 73
3.2.5 导入Adobe Premiere Pro项目 74
3.2.6 3D Object Layers in PSD Files 74
3.2.7 导入并使用其他软件生成的3D文件 75
3.2.8 导入RLA或RPF数据 75
3.2.9 导入Camera Raw格式 75
3.3 管理素材 76
3.3.1 组织素材 76
3.3.2 替换素材 77
3.3.3 解释素材 77
3.4 代理(Proxy)素材 79
3.4.1 占位符 80
3.4.2 设置代理 80

第4章 创建二维合成 83
4.1 创建层 83
4.1.1 由导入的素材创建层 83
4.1.2 由剪辑的素材创建层 84
4.1.3 使用其他素材替换当前层 85
4.1.4 创建和修改固态层 86
4.1.5 创建调整层 87
4.1.6 创建一个Photoshop层 88
4.1.7 创建空物体 89
4.1.8 创建灯光层 89
4.1.9 创建摄像机层 90
4.2 层的入出点操作 90
4.2.1 剪辑或扩展层 90
4.2.2 切分层 91
4.2.3 提取工作区 91
4.2.4 抽出工作区 92
4.3 层的空间排序与时间排序 92
4.3.1 空间排序 92
4.3.2 时间排序 93
4.4 层的五大属性 94
4.4.1 Anchor Point(轴心点) 94
4.4.2 Position(位移) 95
4.4.3 Rotation(旋转) 96
4.4.4 Scale(缩放) 96
4.4.5 Opacity(不透明度) 96
4.5 轨道蒙版 96
4.5.1 创建轨道蒙版的基本流程 97
4.5.2 应用轨道模板的注意事项 99
4.6 父子关系 99
4.6.1 父子关系概述 99
4.6.2 设置父子关系 99
4.6.3 父子关系应用实例 100
4.7 标记与备注 103
4.7.1 层与合成标记 103
4.7.2 添加标记的方法 104
4.7.3 头脑风暴 105

第5章 创建三维合成 107
5.1 3D层 107
5.1.1 转换并创建3D层 107
5.1.2 移动3D层 109
5.1.3 旋转3D层 109
5.1.4 坐标模式 110
5.1.5 影响3D层的属性 111
5.1.6 使用Photoshop中的3D层 112
5.1.7 三维动画实例——飞舞的蝴蝶 114
5.2 摄像机与灯光 118
5.2.1 创建并设置摄像机层 118
5.2.2 创建并设置灯光层 120
5.2.3 移动摄像机、灯光或兴趣点 122
5.2.4 摄像机视图与3D视图 123
5.2.5 材质选项属性 124

第6章 动画与关键帧 127
6.1 创建基本关键帧动画 127
6.1.1 认识关键帧动画 127
6.1.2 产生关键帧动画基本条件 128
6.1.3 关键帧动画基本流程 128
6.1.4 运动模糊 130
6.2 关键帧操作技巧 133
6.2.1 添加关键帧 133
6.2.2 删除关键帧 133
6.2.3 修改关键帧 134
6.2.4 转跳吸附 134
6.2.5 关键帧动画调速 134
6.2.6 复制粘贴关键帧 135
6.3 关键帧解释 135
6.3.1 空间差值 135
6.3.2 时间差值 138
6.3.3 运动自定向 145
6.4 快捷动画创建与修改 146
6.4.1 运动草图 146
6.4.2 关键帧平滑 148
6.4.3 关键帧抖动 149
6.4.4 关键帧匀速 150
6.4.5 关键帧时间反转 152
6.5 速度调节 152
6.5.1 将层调整到特定速度 152
6.5.2 帧时间冻结 153
6.5.3 时间重映射 154
6.5.4 帧融合与像素融合 155
6.6 木偶动画 156
6.6.1 木偶动画基本操作方法 156
6.6.2 木偶动画高级操作方法 158
6.7 回放与预览 161
6.7.1 预览视频音频 161
6.7.2 延长渲染时长 162
6.7.3 OpenGL 163
6.7.4 Snapshots快照 164
6.7.5 在其他监视器中预览 164

第7章 遮罩与抠像 167
7.1 遮罩 167
7.1.1 创建遮罩 167
7.1.2 Mask运算 172
7.1.3 Mask抠像合成 176
7.2 亮度抠像 180
7.2.1 键控特效抠像 181
7.2.2 经典键控流程 183
7.2.3 Matte方式抠像 188

第8章 文字动画 193
8.1 创建并编辑文字层 193
8.1.1 文字层概述 193
8.1.2 输入点文字 194
8.1.3 输入段落文字 195
8.1.4 选择与编辑文字 195
8.1.5 文字形式转换 196
8.1.6 改变文字方向 196
8.1.7 将Photoshop中的文字转换为可编辑文字 197
8.2 格式化字符和段落 198
8.2.1 使用字符调板格式化字符 199
8.2.2 改变文字转角类型 199
8.2.3 正确使用Tate-Chuu-Yoko命令 200
8.2.4 使用段落调板格式化段落 201
8.2.5 文本对齐 202
8.2.6 缩进与段间距 203
8.3 创建文字动画 203
8.3.1 使用文字动画预置 204
8.3.2 文本源动画 205
8.3.3 Animator Groups系统简介 205
8.3.4 制作文字渐隐的效果 206
8.3.5 制作文字波动的效果 208
8.3.6 制作文字随机跳动并变换颜色的效果 210

第9章 应用效果 213
9.1 应用效果 213
9.1.1 基本效果操作 213
9.1.2 预设置 215
9.2 3D Channel(三维通道效果) 217
9.2.1 3D Channel Extract Effect 217
9.2.2 Depth Matte Effect 219
9.2.3 Depth Of Field Effect 219
9.2.4 Fog 3D Effect 220
9.2.5 ID Matte Effect 221
9.3 Blur & Sharpen(模糊和锐化) 222
9.3.1 Bilateral Blur Effect 222
9.3.2 Box Blur Effect 223
9.3.3 Channel Blur Effect 223
9.3.4 Compound Blur Effect 223
9.3.5 Directional Blur Effect 224
9.3.6 Fast Blur Effect 225
9.3.7 Gaussian Blur Effect 226
9.3.8 Lens Blur Effect 226
9.3.9 Radial Blur Effect 228
9.3.10 Reduce Interlace Flicker Effect 229
9.3.11 Sharpen Effect 229
9.3.12 Smart Blur Effect 230
9.3.13 Unsharp Mask Effect 230
9.4 Channel(通道效果) 231
9.4.1 Alpha Levels Effect 231
9.4.2 Arithmetic Effect 232
9.4.3 Blend Effect 233
9.4.4 Calculations Effect 234
9.4.5 Channel Combiner Effect 234
9.4.6 Compound Arithmetic Effect 235
9.4.7 Invert Effect 236
9.4.8 Minimax Effect 237
9.4.9 Remove Color Matting Effect 237
9.4.10 Set Channels Effect 238
9.4.11 Set Matte Effect 238
9.4.12 Shift Channels Effect 239
9.4.13 Solid Composite Effect 240
9.5 Color Correction(色彩调整效果) 240
9.5.1 Auto Color Effect与 Auto Contrast Effect 240
9.5.2 Auto Levels Effect 241
9.5.3 Brightness & Contrast Effect 242
9.5.4 Broadcast Colors Effect 242
9.5.5 Change Color Effect 243
9.5.6 Change To Color Effect 244
9.5.7 Channel Mixer Effect 245
9.5.8 Color Balance Effect 246
9.5.9 Color Balance(HLS) Effect 246
9.5.10 Color Link Effect 246
9.5.11 Color Stabilizer Effect 247
9.5.12 Colorama Effect 248
9.5.13 Curves Effect 251
9.5.14 Equalize Effect 253
9.5.15 Exposure Effect 253
9.5.16 Gamma/Pedestal/Gain Effect 254
9.5.17 Hue/Saturation Effect 255
9.5.18 Leave Color Effect 256
9.5.19 Levels Effect 256
9.5.20 Levels(Individual Controls) Effect 258
9.5.21 Photo Filter Effect 258
9.5.22 PS Arbitrary Map Effect 259
9.5.23 Shadow/Highlight Effect 260
9.5.24 Tint Effect 261
9.5.25 Tritone Effect 261
9.6 Distort(扭曲效果) 262
9.6.1 Bezier Warp Effect 262
9.6.2 Bulge Effect 263
9.6.3 Corner Pin Effect 264
9.6.4 Displacement Map Effect 264
9.6.5 Liquify Effect 265
……
第10章 运动追踪与稳定 353
第11章 表达式 367
第12章 渲染与输出 379
……
序言 秋天,藕菱飘香,稻菽低垂。往往与收获和喜悦联系在一起。
秋天,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往往与爽朗和未来的展望联系在一起。
秋天,还是一个登高望远、鹰击长空的季节。
心绪从大自然的悠然清爽转回到现实中,在现代科技造就的世界不断同质化的趋势中,创意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价值连城的商品。谈到创意,不能不提到两家国际创意技术巨头——Apple和Adobe。
1993年8月,Apple带来了令国人惊讶的Macintosh电脑和.Adobe Photoshop等优秀设计出版软件,带给人们几分秋天高爽清新的气息和斑斓的色彩。在铅与火、光与电的革命之后,一场彩色桌面出版和平面设计革命在中国悄然兴起。1998年5月4日,Adobe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多年来,在Adobe的默默耕耘下,Adobe中国的用户群不断成长,Adobe的品牌影响逐渐深入到每一位设计师的心田,它在中国幸运地拥有了一片沃土。
我们有幸在那样的启蒙年代融入到中国创意设计和职业培训的涓涓细流之中……
1996年金秋,奥华创新教育团队从北京一个叫朗秋园的地方一路走来,从秋到春,从冬走到夏。伴随着图形、色彩、像素……我们把一代代最新的图形图像技术和产品通过职业培训和教材的形式不断介绍到国内——从1995年国内第一本自主编著出版的《Adobe Illustrator 5.5实用指南》,国内第一套包括《Mac OS操作系统》、《Photoshop图像处理》、《Illustrator图形处理》、《PageMaker桌面出版》和《扫描与色彩管理》的全系列的“苹果电脑设计经典”教材;到目前主流的“Adobe标准培训教材”系列、“Adobe认证考试指南”系列等。十几年来,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从学习到创新,编辑出版了上百种专业数字艺术设计类教材,影响了整整一代学生和设计师的学习和职业生活,弹指间见证了中国创意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蓬勃与盎然生机。
干禧年元月,我们作为唯一一家“Adobe中国授权考试管理中心(ACECMC)”与Adobe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参与策划了“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那时,中国的职业培训市场刚刚起步,方兴未艾。从此,Adobe教育与认证成为我们21世纪发展的一个主旋律。
2001年,奥华创新旗下的DDC传媒——一个设计师入行和设计师交流的网络社区诞生了。它是一个以网络互动为核心的综合创意交流平台,涵盖了平面设计交流、CG创作互动、主题设计赛事等众多领域。同年11月,第一套“Adobe中国教育认证计划标准培训教材”问世,成为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数字艺术教材系列之一,也标志着奥华创新从此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在数字艺术专业教材方向上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文摘 插图:


目前,视频正经历由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的全面转变,这种转变发生在不同的领域。在广播电视领域,高清数字电视正在不断地取代传统的模拟电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收看到数字有线电视或数字卫星节目;电视节目的编辑方式也由传统的模拟(磁带到磁带)编辑发展成为数字非线性编辑(NLE)系统。在家庭娱乐方面,DVD已经成为人们在家观赏高品质影像节目和数字电影的主要方式;而DV摄像机的普及,也使得非线性编辑(NLE)技术从专业电视机构深入到民间,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制作数字视频影像。数字视频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1.1.3帧速率和场
当一系列连续的图片映入眼帘的时候,由于视觉暂留的作用,人们会错觉地认为图片中的静态元素动了起来。而当图片显示得足够快的时候,我们便不能分辨每幅静止的图片,取而代之的是平滑的动画。动画是电影和视频的基础,每秒钟显示的图片数量称为帧速率,单位是帧,秒(fps)。大约10帧,秒的帧速率可以产生平滑连贯的动画,低于这个速率,会产生跳动。
传统电影的帧速率为24帧/秒,在美国和其他使用NTSC制式作为标准的电视中,视频的帧速率大约为30帧/秒(29.97帧/秒),而在使用PAL制式或SECAM制式为标准的英国、部分欧洲地区和亚非地区,其视频的帧速率为25帧/秒。
在标准的电视机中,电子光束在整个荧屏的内部进行扫描。扫描总是从图像的左上角开始,水平向前行进,同时扫描点也以较慢的速率向下移动。当扫描点到达图像右侧边缘时,扫描点快速返回左侧,重新开始在第1行的起点下面进行第2行扫描,行与行之间的返回过程称为水平消隐。一幅完整的图像扫描信号,由水平消隐间隔分开的行信号序列构成,称为一帧。扫描点扫描完一帧后,要从图像的右下角返回到图像的左下角,开始新一帧的扫描,这一时间间隔叫做垂直消隐。
大部分的广播视频采用两个交换显示的垂直扫描场构成每一帧画面,这叫做交错扫描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