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文化震撼之旅:巴西

2010-02-19 
基本信息·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63717675 ·条形码:97875637176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文化震撼之旅:巴西 去商家看看
文化震撼之旅:巴西 去商家看看

 文化震撼之旅:巴西


基本信息·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63717675
·条形码:97875637176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文化震撼之旅·巴西》摒弃了对巴西种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向您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多姿多彩的美丽的巴西,该书以平易近人的风格介绍了巴西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您提供了一本面面俱到、真实实用的指南。本书将带领您游览经济实力城市圣保罗、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和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除了对用餐礼仪和职场环境的详细介绍之外,书中还有关于如何办理签证、租房、考驾照等方面的宝贵信息,另外,您还会了解到巴西人友善开朗的性格,知道如何使用巴西的语言,如何适应喧闹的人群?通过《文化震撼之旅·巴西》,您不仅能学会如何生存,还能尽享游历巴西的独特之处,
作者简介 沃克·波佐,生于奥地利,住在美国;曾周游列国,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摄影师。他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发现了巴丁的音乐宝藏,从而引发了他对该国的浓厚兴趣。他曾到里约热内卢学习葡萄牙语,还曾经参加亚马孙地区的一个农林项目。
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巴西各地,而且每年都会回到这里探寻这个美丽迷人的国度里一些僻远幽远之处。他还喜欢沿着探险家们的足迹旅行,曾经驾驶独木舟在好几条丛林河流上漂流。
编辑推荐 《文化震撼之旅》丛书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
本丛书是一套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深度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异域文化的旅游者所作。
丛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亲身经历过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有足够的资格向那些希望完全融入各种相关文化的人提供热情而详尽的建议。
每册图书都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呈现以下内容:
深刻剖析当地的文化传统:
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
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
介绍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目录
前言
简介
鸣谢
题词
巴西地图
第一章 第一印象
初见巴西
巴西大地
巴西人民

第二章 巴西掠影
地理
自然环境
气候
时区
人口
城市发展
过去与现在
政府与政治体制
经济
多种信仰
天主教
新教和福音派教会
信仰混合主义
坎东布莱教
卡尔代克主义
乌班达教
巫术
萨满教
其他宗教运动

第三章 巴西人
多民族大熔炉
巴西的灵魂
巴西的现实生活
城市的混乱
人权
女人的世界

第四章 社交
家庭生活
友谊
爱与性
同性恋
全民热衷的事物
和巴西人交往
热情好客的人民
各种观点
各种态度

第五章 入境定居
入境要求
来巴西需要带些什么
文件和各种表格
寻找住处
基本家庭设施
在哪里居住
……
第六章 饮食娱乐
第七章 享受巴西生活
第八章 挑战沟通能力
第九章 工作与商务
第十章 其他资讯简介
附录
……
序言 到国外旅游是一种既能有所收益又很有挑战性的经历。一方面,旅游者能够感受到探险的刺激和兴奋;另一方面,他们在异域的新鲜环境中会感到无所适从。我第一次到巴西旅游就有这样的感触。初到圣保罗,周围各种新鲜的事物令我激动不已,然而这个世界第三大都市的文化和人民又陌生得令我困惑迷茫。这些第一印象我至今记忆犹新,对我写这本书有很大帮助。在我研究搜集整理资料的时候,我经常回忆起我对巴西的第一印象,并且不断地问自己:事先应知道哪些关于巴西人民及其风俗习惯的知识,能够让当初的我更容易地融入巴西的文化?事先应了解哪些信息,能够让当时的我更好地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这本书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在读者第一次走进这个“桑巴与铃鼓之乡”之前,向他们提供一些重要的文化生存指南。
  除了查阅大量的文字资料之外,我还有机会通过访谈向许多巴西人了解巴西的国情和文化。他们当中有政治家、商人、音乐家、艺术家、诗人、农场主、农民、家庭主妇和当地的印第安原住民。我还访谈了一些住在巴西的外国人,聆听他们的故事。然而在我广泛旅行调研期间,我逐渐认识到很难对巴西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说明。巴西呈现出那么多的角度,每天被人们体验着、热爱着或者忍受着,所以不可能在区区一本书里捕捉描绘它的全部。于是。在这本书里我想向读者呈现的只是一个概貌,让读者粗略地了解巴西的特征——广袤宏大,以及了解那些通过其艺术、音乐、文学,尤其是通过巴西人民的日常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巴西文化的多样性。
文摘 第一章 第一印象
正如巴西的发现者佩德罗,卡布拉尔(Pedro Cabral)对第一眼看到的巴西海岸以外的内陆一无所知一样,初到巴西的人也会对周围大量的新鲜事物感到很迷惑。不论你最先到达巴西的什么地方,你很快就会惊讶于这个国家与生俱来的多样性、勃勃的生机和各种对立因素。第一印象往往被我们的成见和害怕所影响,很容易就夸大最初遇到的种种困难,以至于影响到我们以后对巴西的看法。因此,不要完全相信对巴西的第一印象,你可以肯定,过不了多久你的那些第一印象就会被证明是不准确的。重要的是,你要很快地越过第一印象,通过更多地了解巴西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形成一个更准确的印象。从很多方面看,巴西最初都是令人迷惑的,你需要一点耐心和时间理清纷乱的现象,准确把握巴西的真实本质。
我记得从圣保罗机场到市中心一路行来,那街上的车水马龙、噪声、尾气和熙熙攘攘的街头小贩让我感到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居然有那么多露宿街头无家可归的人和一群群乞讨或兜售小商品的儿童。但是最终随着我视野的逐渐扩大和改变,我学会了把这些最初的经历放到大的社会环境里去看待,不过这需要时间。直到几个月以后,我才开始发现并享受圣保罗那无与伦比的文化生活和大都市的多样性。巴西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社会,自从我第一次访问巴西以来,我发现自己对圣保罗的第一印象和今天的现实情况是如此不相符。政府已经通过实行新的法律来更加严格地规范街头商业活动,并采取新的措施鼓励大量贫困家庭送孩子们上学,而不是让他们沿街乞讨。
尽管郊区有上流社会的豪华生活,我在公路两边也看到了许多简陋棚屋聚集的贫民区。不过拥有1600万人口的圣保罗并不能代表巴西所有的城市。在经历了到达这个世界第三大都市的震撼之后,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问才发现巴西的中等城市一点也不像人口稠密、鱼龙混杂的圣保罗。那里的陋屋贫民区少多了,街头无家可归的家庭和儿童也少多了,市中心也没有那么多兜售违禁商品的无业游民。然而,里约热内卢市外山区里那些优雅的瑞士风格小镇同样也不能代表巴西的城镇。因为它们
更令人回想起中欧,而不是巴西。
毫无疑问,你的第一印象会因为你所去的地方而大有不同。到达圣保罗,我就到达了巴西经济的发电站。大家都知道圣保罗人很勤奋、志向远大,这很明显地反映在城市经济的繁荣上。后来我搬到里约热内卢的戈帕卡帕纳海滩(Copacabana Beach)生活,在那里我发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巴西生活。里约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