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20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bkbk912006 ·条形码:bkbk912006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沈从文集(套装共5册) |
 |
|
 |
沈从文集(套装共5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203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bkbk912006
·条形码:bkbk91200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5
内容简介 《沈从文集(套装共5册)》内容简介:《从文自传》、《从文自传》、《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文自传》及一组有关沈从文生平经历的自叙;二、沈从文为自己的创作集所写的序、跋、题记、艺文题识以及《废邮存底》等谈论文学艺术的文字。
通过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重要的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自身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从文自传》中对过去的追忆始终联系着目前生命情状。在追溯过去的人生经历时,其时间指向始终是现时的“我”。他曾这样回忆这段时期:“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云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炼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从文自传》的写作,正是沈从文“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完成这一自我认同,对于沈从文的创作无疑是极具意义的。在《从文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这段经历有着怎样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从文自传》后不久,沈从文也就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边城》内容简介:对都市人生,沈从文成熟期小说创作延续着早期创作即已开始的暴露与讽刺立场。这基于他对都市病态人生的感知。这人生病态产生的根源,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被遮蔽与失落。收入本卷的《自杀》《八骏图》诸篇以及收入《萧萧》卷中的《绅士的太太》《烟斗》《有学问的人》,收入《长河》卷的《大小阮》《王谢子弟》等,组连成都市上流社会的生态图。也有试图超拔泥淖的挣扎。《都市一妇人》《如蕤》诸篇,与收入《萧萧》卷的《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可视为同一母题的姐妹篇。极力摆脱上流社会病态生存圈,试图向一种新的生存模式攀援,是这几篇小说主人公共有的行为模式。然而,这新的究竟是什么?它能否给主人公们提供一种理想的人生归宿?这依然是一个谜。摆在主人公们面前的,依然是人生的未了路。
《长河》内容简介:在创作完《边城》后,沈从文“沉默”了一段时期,①其小说创作数量明显下降。但正如他所言,“沉默并不等于自弃”,他实际是在寻求创作上新的突破。本卷所收的《主妇》、《王谢子弟》、《贵生》、《大小阮》、《生存》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与前期相比,这些小说在思想内涵上的确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乡下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下的生存境遇成了作者关注的重心。《三三》、《萧萧》中具本然存在形态、与自然谐和存在的乡下人逐渐消失,代之而来的是贵生这类处在湘西朝现代转型时期的乡下人。而《王谢子弟》、《大小阮》、《生存》所写的既非典型的湘西人事,也不同于《八骏图》之类的都市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被直接置于二三十年代现实政治背景下,在风起云涌的现实中勾勒出形形色色的人物灵魂。同一时期的《主妇》则是沈从文以自己婚后家庭生活为蓝本创作的。
《萧萧》内容简介:1924年,沈从文从湘西到北京一年后,开始文学创作。到1927年,是他初学用笔阶段。以1928年8月《柏子》的问世为标识,创作进入向成熟期的过渡。本卷收录了截至1930年包括早期和过渡期的二十余篇小说,从中可以看到沈从文在艺术上行进的足迹。
《湘行散记》内容简介:早期散文比同期小说更受青睐,一发表即获得林宰平、徐志摩等老一辈学者的肯定和欣赏。如沈从文自己的评价——他是刻写生命的痕迹于纸上,以《市集》为代表的一系列回忆故土风情篇章,印象式地写出因灵魂受伤而产生的还乡感悟,传达出当时刚刚走进社会的知识青年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的种种情怀。然而,纤弱的忧伤和童年的欢欣尚无法支撑起“生命”那个深刻命题的演绎。
随着创作走向成熟,沈从文三十年代的散文,铺陈出一个广阔的风景连轴画卷和历时的社会变迁现场。在貌似“山水诗”和“物产志”的背后,是作者对生命深沉的爱。往往在虚实相间的叙事写景中触景生情,将那些曾经与自己生命不可分并为之梦魂牵绕的日常人生小景,纳入民族千百年的历史空间予以观照。
编辑推荐 《沈从文集(套装共5册)》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萧萧》目录:
男子须知
学吹箫的二哥
连长
雪
船上岸上
上城里来的人
柏子
雨后
有学问的人
龙朱
阿金
媚金·豹子·与那羊
旅店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牛
会明
菜园
夫妇
烟斗
萧萧
灯
绅士的太太
丈夫
一个女人
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
山道中
神巫之爱
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编后记
《边城》目录:
渔
三三
虎雏
黔小景
泥涂
黄昏
静
都市一妇人
若墨医生
黑夜
节日
月下小景
扇陀
爱欲
慷慨的王子
如蕤
生
三个女性
过岭者
《长河》目录:
主妇
王谢子弟
贵生
大小阮
生存
小砦
乡城
虹桥
王嫂
看虹录
摘星录
青色魇
主妇
赤魇
雪晴
巧秀和冬生
传奇不奇
长河
附:《长河》自注
编后记
《湘行散记》目录:
市集
街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
一个传奇的本事
绿魇
白魇
黑魇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滕回生堂的今昔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泊曾家河
水手们
泊兴隆街
河街想象
忆麻阳船
过柳林岔
泊缆子湾
今天只写两张
第三张……
过梢子铺长潭
夜泊鸭窠围
第八张……
梦无凭据
鸭窠围的梦
鸭窠围清晨
歪了一下
滩上挣扎
泊杨家岨
潭中夜渔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离辰州上行
虎雏印象
到泸溪
泸溪黄昏
天明号音
到凤凰
感慨之至
辰州下行
再到柳林岔
过新田湾
重抵桃源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
湘西
引子
常德的船
沅陵的人
白河流域几个码头
泸溪·浦市·箱子岩
辰溪的煤
沅水上游几个县分
凤凰
苗民问题
烛虚
烛虚
潜渊
长庚
生命
编后记
《从文自传》目录:
生平自叙
从文自传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
略传——从文自序
……
往来书信·1949
艺文题识录选
序跋选
文论选
编后记
……
文摘 男子须知
一 第一信
此信用大八行信笺,笺端印有“边防保卫司令部用笺”九字。封套是淡黄色棉料纸做就的,长约八寸,宽四寸余。除同样印有“边防保卫司令部函”八字外,上写着“即递里耶南街庆记布庄转宋伯娘福启”,背面还有“限三月二十一日烧夜饭火以前送到赏钱两吊”字样。信内是这样写着:
宋伯娘大鉴:启者今无别事:你侄男拖队伍落草为寇,原非出于本意,这是你老人家所知。你侄男道义存心爱国,要杀贪官污吏,赶打洋鬼子,恢复全国损败了的一切地盘财物,也是像读书明礼的老伯妈以及一般长辈所知而深谅的。无如命不如人,为鬼戏弄,一时不得如意,故而权处穷谷深山,同弟兄们相互劳慰,忍苦忍痛,以待将来。但看近两月来,旧票羊仔放回之多,无条件送他们归家安心睡觉,可以想见你侄男之用意……
你侄男平素为人,老人家是深知道。少少儿看到长大,身上几块瘢疤,几根汗毛,老人家想来也数得清!今年五月十七满二十四岁了,什么事都莫成就,对老人家很觉得惭愧。学问及不得从省城读书转来的小羊仔,只有一副打得十个以上大汉的臂膊。但说到相貌,也不是什么歪鼻塌眼,总还成个人形!如今在山上,虽不是什么长久事业,将来一有机会,总会建功立业的,这不是你侄男夸口的地方。
大妹妹今年二十岁了,听说还没有看定一个人家。
当到这兵荒马乱的年程,实在是值得老人家耽心的事。老人家现在家下人口就少,铺面上生意还得靠到几个舅舅,万一有了三病两疼,不是连一个可靠的亲人都没有吗?驻耶的军队,又是时时刻刻在变动,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陪到一个五六十岁上年纪的老太太身边过活,总不是稳妥的事!
你侄男比大妹妹恰好长四岁,正想找一个照料点细小家事的屋里人,依我看大妹妹人正合式,大概还不致辱没大妹妹。其实说是照料家事,什么事也不有,要大妹妹来,也不过好一同享福罢了。
这事本来想特别请。一个会说话一点的“红叶”,来同老人家面谈。恰巧陆师爷上旬上秀山买烟去了,赵参谋又不便进城,沈师爷是不认得老人家,故此你侄男特意写这封信来同老人家商量。
凡事请老人家把利害比较一下,用不着我来多说。
我拟在端午节以前迎接大妹妹上山寨来。太迟不好,太早了我又预备不来。若初三四上山,乘你侄男满二十四岁那天就完婚,也不必选日子,生日那天,看来是顶好。侄男对于一切礼节布置,任什么总对得住老入家,对得住大妹妹。侄男是知道大妹妹性情的,虽然是山上,不成个地方,起居用物,你侄男总
……
后记 本卷所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从文自传》及一组有关沈从文生平经历的自叙;二、沈从文为自己的创作集所写的序、跋、题记、艺文题识以及《废邮存底》等谈论文学艺术的文字。
1932年暑假,沈从文在青岛完成了《从文自传》。这部作品出版后曾被周作人和老舍认为是“一九三四年我爱读的书”。《从文自传》讲述的是1902-1922年沈从文进入都市前的人生经历,即沈从文的湘西经历,他曾这样谈及《从文自传》的创作:
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是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
通过写自传来“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忆,更重要的是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自身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从文自传》中对过去的追忆始终联系着目前生命情状。在追溯过去的人生经历时,其时间指向始终是现时的“我”。他曾这样回忆这段时期:“民廿过了青岛,海边的天与水,云物和草木,重新教育我,洗炼我,启发我。又因为空暇较多,不在图书馆即到野外,我的笔有了更多方面的试探。且起始认识了自己。”《从文自传》的写作,正是沈从文“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完成这一自我认同,对于沈从文的创作无疑是极具意义的。在《从文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他的创作,他的创作与这段经历有着怎样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从文自传》后不久,沈从文也就迎来了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略传》、《从现实学习》、《我的学习》、《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均属于生平的自叙。这些文字,虽然议论多于叙事,却更为显在地展示出沈从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及不同现实处境中对自我的不同认知。《往来书信·1949》是沈从文1949年书信的集成。对了解沈从文精神历程而言,1949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沈从文染上了类似“迫害狂”的精神疾病。这组书信,真实而集中地记录了沈从文从发病到痊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惧,勾画出他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理及精神轨迹。就个人经历而言,这虽然只是沈从文的“个案”,却典型地再现了历史转折关头,中国知识分子宿命式的悲剧存在。
“序跋”中所收文章,均为沈从文为自己创作集所写序、跋、题记。这些小文不仅体现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观和艺术观,同时也呈现出沈从文极具个人特色的序跋风格。本卷还收录了沈从文曾结集出版过的《废邮存底》以及后来在《云南看云集》中收入的《新废邮存底》中的部分文章,以及沈从文论文学艺术创作的文字,包括《论技巧》、《谈进步》、《短篇小说》、《论特写》等。从这些文论中,不难窥见沈从文独特的文学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