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反攻纪实(上下)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76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801733460 ·条形码:97878017334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争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反攻纪实(上下) |
 |
|
 |
争夺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西线反攻纪实(上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76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ISBN:7801733460
·条形码:97878017334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套装数量:2
·图书品牌:北京国文润华
内容简介 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相关文件、作战指令和外交备忘录;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的谈话记录、往来电报和函件、私人日记和回忆录;对录事人的访谈和战俘战犯的审讯记录等。史料充实、条理清晰。书中所描述的进间范畴仅限于16940-1945年的西线战场,内容富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作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同盟和轴心国最高统帅机关的运作、作战方案的决策过程、战场对抗的惨烈景象、战线补给的周密安排以及各交战国战时经济的组织保障等。
作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同盟国和轴心国最高统帅机关的运作、作战方案的决策过程、战场对抗的惨烈景象、战线补给的周密安排以及各交战国战时经济的组织保障等;描写了二战期间基于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密室政治、外交谈判中的明争暗斗、政府特使的纵横捭阖;英国、美国和苏联围绕开辟“第二战场”的矛盾与争吵;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作战目标上的分歧与利益冲突;反法西斯同盟国对战后欧洲“热力范围”划分与政治妥协,以及“三大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肮脏交易等。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许多战场之外的故事,如苏联秘密和“第三帝国”签订条约而自招灾祸之举、德国令人匪夷所思的军事指挥体制、英国地中海战略主张背后的政治动机、美国国内关于“欧洲第一”与“日本第一”的争论、英美两国在战略目标方面的辩论与争执、“无条件投降”原则是提出以及德国军方内部反抗组织刺杀希特勒的企图等。
编辑推荐 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相关文件、作战指令和外交备忘录;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的谈话记录、往来电报和函件、私人日记和回忆录;对录事人的访谈和战俘战犯的审讯记录等。史料充实、条理清晰。书中所描述的进间范畴仅限于16940-1945年的西线战场,内容富有时间感和空间感。作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同盟和轴心国最高统帅机关的运作、作战方案的决策过程、战场对抗的惨烈景象、战线补给的周密安排以及各交战国战时经济的组织保障等。
作者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同盟国和轴心国最高统帅机关的运作、作战方案的决策过程、战场对抗的惨烈景象、战线补给的周密安排以及各交战国战时经济的组织保障等;描写了二战期间基于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密室政治、外交谈判中的明争暗斗、政府特使的纵横捭阖;英国、美国和苏联围绕开辟“第二战场”的矛盾与争吵;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作战目标上的分歧与利益冲突;反法西斯同盟国对战后欧洲“热力范围”划分与政治妥协,以及“三大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肮脏交易等。此外,作者还讲述了许多战场之外的故事,如苏联秘密和“第三帝国”签订条约而自招灾祸之举、德国令人匪夷所思的军事指挥体制、英国地中海战略主张背后的政治动机、美国国内关于“欧洲第一”与“日本第一”的争论、英美两国在战略目标方面的辩论与争执、“无条件投降”原则是提出以及德国军方内部反抗组织刺杀希特勒的企图等。
目录 第一部分 返回的路径
第一章 孤军奋战
第二章 “大卫”和“歌利亚”
第三章 赢者的窘境
第四章 凭直觉前进
第五章 搜寻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