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956 页 ·出版日期:1995年04月 ·ISBN:9787530203736 ·条形码:978753020373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 |
 |
|
 |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码:956 页
·出版日期:1995年04月
·ISBN:9787530203736
·条形码:978753020373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讲述:元代,是我国戏剧第一个丰收的季节。那时候,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剧坛上出现。到元剧的园圃里浏览一下吧,你将发现,这是一个万紫千红,云蒸霞蔚的胜境。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精华(4):元曲》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目录 前言
关汉卿
窦娥冤(全本)
敦风尘(全本)
单刀会(第三、四折)
望江亭(第三折)
鲁斋郎(第二折)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
梧桐雨(第二、三折)
杨显之
潇湘夜雨(第二、三折)
马致远
汉宫秋(全本)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第三本第二、三折,第四本第二、三折)
康进之
李逵负荆(全本)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
石君宝
秋胡戏妻(第二、三折)
曲江池(第二折)
纪君祥
赵氏孤儿(全本)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四折)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
郑廷玉
看钱奴(第二折)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三折)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三折)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
名氏作品
陈州粜米(全本)
货郎旦(第四折)
赚蒯通(第四折)
昊天塔(第四折)
渔樵记(第二折)
……
序言 元代,是我国戏剧第一个丰收的季节。那时候,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大批优秀的作品在剧坛上出现。到元剧的园圃里浏览一下吧,你将发现,这是一个万紫千红,云蒸霞蔚的胜境。
一
翻开元人杂剧,我们获得的第一个印象是:许多剧本都能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迫害,真实地展示出元代的社会现实。
元初全国统一,但政局极不稳定。在畸形的都市繁荣后面,是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贪得无厌的元蒙贵族统治者,一方面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把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挑拨、分化广大蒙族人民和各族人民的团结,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肆意加强各级统治机构的权力,甚至抛弃了封建法纪的遮羞布,让官吏们任意宰割百姓。政治上的黑暗,给当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元剧里有两句常用语,一句是“官法如炉”,一句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文摘 昭君和亲,是我国古代作家写得最多的历史题材之一。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家,对这段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写法也是迥异的。
在汉代,昭君的和亲,反映我国各族人民要求团结、要求文化交流的积极意愿。马致远在《汉宫秋》中把昭君和亲看成是被迫的,着眼于歌颂她对汉朝的忠贞,虚构了昭君在界河上投江殉国的情节,突出她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的处理,虽不同于史实,但在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汉宫秋》(原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和《梧桐雨》一样,把批判的锋芒集中在通敌的奸逆和碌碌无能的官吏身上,而对受到屈辱的皇帝则深切同情。这种态度,除了和作者忠君思想有关以外,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一般人对宋、金沦亡原因的认识。戏里“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枉养着那边庭上铁衣郎”一类的话,对那些贪生怕死降顺蒙古贵族的衮衮诸公来说,当是十分刺耳的。而备受蒙古贵族压迫的广大群众,看到内奸为虎作伥,引狼入室,既会义愤填膺;看到汉族皇帝的凄惶景象,也可能引起心头的酸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