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73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506462105 ·条形码:97875064621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 |
 |
|
 |
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73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506462105
·条形码:97875064621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把脉投资者的心理类型,指导股民如何突破个人心理局限,应对各种不同市道,从而趋利避害,绕开主力资金的心理陷阱,获得最大的收益。在股市征战搏杀的人,有90%是聪明人,只有10%是所谓的“傻子”,但是结果是前者亏损,后者赢利。为什么只有那些不计得失、波澜不惊的人才获利多多?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更胜一筹。《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提出了股市是。心理市”的论点,分析了股市中股民个体、群体的投资心理对投资行为和股市行情的影响。
媒体推荐 拥有大众心理学的学位可能比拥有经济学的学位更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行为。
——乔丹·佩珀
除了害怕以外,我们没有任何可害怕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一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生,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投机客应该能够预测到人们会把手中的钱投向何方。
——伯纳德·马鲁克
我们只是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活伦·巴菲特
任何一个人,作为个体来看,都是足够理智和通情达理的,但是,如果他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立刻就成为白痴一个。
——弗里德里希·席勒
从社会观点看,要使投资高明,只有战胜时间和无知之神秘力量,增加我们对于未来之了解;但从私人观点看,所谓最高明的投资,是先发制人,智夺群众,把坏东西让给别人。
——凯恩斯
编辑推荐 《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金钱满仓的心理策略》:战胜时间和无知之神秘力量
会心处不必在远,制胜策略一转念。
把握市场波动的真谛
股票投资系列口碑热销
与股市一起成长
目录 多空博弈:股票市场的四项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一项基本原理:市场总是走在前面
第二节 第二项基本原理:市场总是非理性的
一、英国南海股票泡沫
二、美国股市1929年的大崩盘
第三节 第三项基本原理:混沌支配市场
第四节 第四项基本原理:技术图形倾向于自我实现
金融异象:心理因素怎样操纵你的股票投资
第一节 态度绑架了你的投资
一、态度是怎样绑架我们行为的
二、态度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三、投资态度堪称胜负的分水岭
第二节 心理幻觉:思维里的海市蜃楼
一、心理幻觉一:股市赚钱真简单
二、心理幻觉二:有些技术分析方法相当灵验
三、心理幻觉三:投资不过如此
第三节 情绪冲突:让推理和逻辑靠边站
一、情绪与决策
二、情绪对金融投资的影响
三、乐观情绪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认知失谐与投资
一、认知失谐概念
二、投资者的认知失谐分析
第五节 你的记忆也会错
一、记忆对决策的影响
二、投资行为中的记忆效应
三、遵循客观事实,摆脱股市记忆
第六节 预期,影响着股价的起落
一、什么是预期
二、预期特征及其对投资心理的影响
第七节 风险意识决定投资收益的偏离度
一、投资风险概述
二、普通投资者面对风险时的心理反应
心理效应:心理因素怎样造就90%的行情
第一节 绿草坪效应
第二节 赠予效应
一、赠予效应的原理
二、赠予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
第三节 人气效应
一、什么是人气效应
二、决定股市人气的因素
第四节 代表性思维与简单倾向
一、代表性思维实验
二、股票投资者的“简单倾向”
三、“混淆视听”
四、“顺势而为”
五、“代表性”心理误区的影响
第五节 熟识性思维偏差
一、熟悉性的表现
二、熟悉性的误区
三、如何克服熟悉性的误区
心理倾向:你属于哪种类型的投资者
第一节 价格型投资者
一、价格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价格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价格型投资者的易入误区
四、建议
第二节 拓展型投资者
一、拓展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拓展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拓展型投资者的易入误区
四、建议
第三节 逆流型投资者
一、逆流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逆流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逆流型投资者的易入误区
四、建议
第四节 情感型投资者
一、情感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情感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情感型投资者的易入误区
四、建议
第五节 疑虑型投资者
一、疑虑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疑虑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疑虑型投资者的易入误区
四、建议
第六节 风险型投资者
一、风险型投资者的含义
二、风险型投资者的优势分析
三、风险型投资者的易人误区
四、建议
集体癫狂:把握市场波动的心理真谛
第一节 从众心理导致整体智能低下
一、从众心理效应
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如何克服从众行为
四、逆众而行,众人皆醉我独醒
五、理智冷静,学会逆向思维
……
贪婪与恐惧:掌控股票买卖的心理节点
心理稽查:为什么倒霉的人老倒霉
心理归因:赢家都有哪些心理特质
心理调节:做永远领先一步的投资者
参考文献
……
文摘 插图:

20世纪20年代,世界进入一个暂时的和平时期,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美国,它在许多经济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乐观的情绪为20年代的股市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21年,美国资本市场新发行的证券是1822种,到1929年达到了6417种。《纽约时报》工业指数从1921年的低点66.24点攀升至1929年9月19日的469.49点。
当时,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1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每天,人们热切地讨论着股票走势。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小道消息满天飞,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
1926年秋,在投机狂潮中被炒得离谱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首先被刺破了。然而,这丝毫没有给华尔街的疯狂带来多少警醒。从1928年开始,股市的上涨进入最后的疯狂。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许多产业仍然没有从“一战”后的萧条中恢复过来,股市的过热已经与现实经济的状况完全脱节了。
1929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抑制过分暴涨的股价,宣布将紧缩利率,但美国国民商业银行的总裁查尔斯·米切尔从自身利益考虑,向股市中增加资金投入以避免股市下跌。股票经纪商和银行家们仍在极力鼓动人们加人投机,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失去了冷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不仅自己融进了投机者的行列,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宣称:“股票价格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