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2010-02-18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 ·页码:39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806016872 ·条形码:97878060168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去商家看看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去商家看看

 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
·页码:39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806016872
·条形码:97878060168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读书造就了毛泽东。
 毛泽东本人又是怎样响应历史的召唤,从而使自己成为顺应历史所潮流的伟大人物的?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曾为此作过一些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又给他后来的事业怎样的影响?曾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作者李锐从第一手材料的翔实考证和精密分析,引出观点和见解,在本书中为你作答。
本书分为30章,以毛泽东早年读过的重要书籍和对他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及所接触的时间为纵横线索,对毛泽东的早期思想以及早期历史观等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青春的岁月,会在人生心路上刻下浓浓的痕迹,毛泽东很早就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胆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刻苦用功、好学深思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如此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今天,他又成为中国一面映照历史岁月的镜子,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渡桥,一种给人们带来多种启示的人格象征。
作者简介 李锐,国内外知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湖南平江人。1917年生于北京。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为武汉秘密学联负责人。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在湖南、延安和东北等地从事青年工作和新闻工作。1949-1952年任新湖南报社社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1952年转业到工业部门,主管水电建设工作。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任毛泽东的秘书。1979年平反复职,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1982-1984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年干部局局长、常务副部长。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被选为中顾委委员。著述甚丰。
媒体推荐 书评
博览群书,是毛泽东经纶天下的重要条件。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已那样刻苦用功,那样博学广闻,那样志高才大,那样特立独行。他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又写道:“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罢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毛泽东终身依此自警自励,并成就了亘古未有的事业。
在迎送岁月的时候,人们在创造生活,有的人,同时会创造历史。

编辑推荐 毛泽东是怎样响应历史的召唤,从而使自己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人物的?他从学生时代开始,曾为此作过一些怎样的努力?这些努力又给他后来的事业怎样的影响?曾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李锐为您解读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
目录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代序)/1
六年私塾(上)/1
--《三字经》和《幼学琼林》
六年私塾(下)/13
--四书五经
读《水浒传》/23
……
文摘 书摘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尽管清代江苏巡抚丁日昌曾两次把《红楼梦》列入淫词小说,要求严行查禁,但自《红楼梦》问世以后的一百多年,《红楼梦》却愈禁影响愈大,愈禁流传愈广。据乾嘉间经学家郝懿行记述,那时,北京已“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晒书堂笔录》)。京都竹枝词也有“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作鬼且神仙。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咏。到光绪年间,李慈铭说,《红楼梦》“甫出即名噪一时,至今百年,风流不绝。裙屐少年以不知者为不韵。”一方面是官方查禁,一方面是读者需要,于是书商又以各种化名——如《金玉缘》、《石头记》、《大观琐录》等书名出版,以应付官方的检查。
在毛泽东少年时,社会上对《红楼梦》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些伪道学斥之为淫书,甚至编出种种故事,说,《红楼梦》的作者死后堕入拔舌地狱之类,肆意谩骂;而一些有见地有眼光的人,则认为《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废者”(黄遵宪语)。笔者在长沙读小学五年级时,正是1927年,长沙城轰轰烈烈,儿童团也经常上街游行。我结交的大朋友中,有高等工专的大学生,谈恋爱者甚多,他们在公开读《红楼梦》了。于是,父辈老人,大大慨叹人心不古:居然读起这种邪书来!
对《红楼梦》这部书,尽管喜欢的人甚众,但各人所得不同。鲁迅说过,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欣赏,本来就是一种再创造,即在作者的作品中,掺入了欣赏者自己的立场、观点、思想、经验,以及现实的需要。见《易》、见淫、见缠绵、见排满、见宫闱秘事,均因此而出。
但毛泽东读小说,另是一路。如果说,少年时当作有趣的故事读,那么,后来特别是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之后,阶级斗争无所不在,小说不是单纯当作文学来读,而是首先当作社会生活的反映,当作历史书来读的,当作阶级斗争史来读的,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生活的解剖考察。他说过,不看古典小说,怎么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呢。从《水浒传》中,他看到了“官逼民反”,“逼上梁山”。“造反有理”;从《红楼梦》中,同样看到了阶级斗争,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衰败没落。P58-59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