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企管 >

史玉柱商道真经

2010-02-18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10404819/9787510404818 ·条形码:9787510404818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史玉柱商道真经 去商家看看
史玉柱商道真经 去商家看看

 史玉柱商道真经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10404819/9787510404818
·条形码:97875104048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可供企业管理者阅读。

内容简介 《史玉柱商道真经》精选史玉柱富含哲理、耐人寻味的经典语录,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从人生感悟、战略谋划、管理艺术、投资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回顾了他二十几年艰难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经商之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无论是史玉柱的失败,抑或他的成功,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创业路上想要成功,史玉柱的商道真经,不可不读。一位商界奇才,创造了一个经营神话。
他,是中国近30年企业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
他是最著名的成功者、最著名的失败者、最著名的东山再起者!
成者王侯,败者寇。他以亲身实践告诉你,硝烟弥漫的商道上如何创业、怎样处理面临的困难;如何度过萧杀的经济寒冬,又怎么管理企业!
编辑推荐 《史玉柱商道真经》向我们展示了复杂、真实、传奇的史玉柱——一个“大起大落”的商人。《史玉柱商道真经》整理了许多史玉柱的精彩语录,使我们直入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人生起伏和生活经验,倾听他的创业教诲,感受其管理和营销的真谛,让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史玉柱。
20年大起大落,史玉柱在中国商界玩着惊险的“蹦极”游戏:
1989年,27岁的他怀揣4000元创业资本,开始了梦想之旅。
谁会想到,短短4年之后,他的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接着,巨人大厦轰然倒塌,他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在人们已经将他淡忘之时,他跑出来还钱,拿出了1.5个亿。
之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隐身幕后却把脑白金做成了中国最畅销的保健品。
再之后,他踏上网游征途。用仅仅三年多的时间,把巨人网络送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在游戏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他又去做了一个真正的“投资家”。
他是个富有创造力的商业奇人,市场直觉非常好,他能迅速找到行业爆发的时间点,并以最快捷和高效的方式获得成功。他就这样的不断地“折腾”着,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他“可怕”的商业天赋。
作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而又大起”的商人,史玉柱的出现与存在、淡出与一次次归来,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也有着太多人们渴望想了解的东西。
史玉柱教你独门秘籍,如何跑出惊人的创富速度
目录
第一章 人生就是魔方——史玉柱谈人生
上中学时,我真的努力啊
今天咱们就论个长短
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
我需要的是她能理解我
我们真的称得上是兄弟
没有顾虑什么都放得开
从毛泽东的书中学到东西
我就是要做中国的IBM
我说我的股票就是一张纸
我十一年做了三件事
我感觉我们很“正义”
泰山产业研究院是娘家
链接:第五届财经风云榜揭晓

第二章 找到所有的出口——论史玉柱的企业家特质
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我与网络游戏绑在一起了
摆脱逆境依靠的正是执著
我的长处是勤奋
我每天呆的地方只有3个
如果有一天我不干了
我最大的品质是坚强
最快乐的事
链接:企业家应具备的七种素质

第三章 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史玉柱论诚信做人
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
没有一个说我走错路
还钱的新闻不是策划
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
链接: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

第四章 做广告就是让观众记得住——史玉柱论广告策略
做广告,就是在走钢丝
做广告就是要让观众记得住
在媒体上组织软性广告
二三线市场比一线的更大
不坚持广告轰炸,代价也许更大
我交了大量学费,积累了大量经验
创造事件营销,让媒体自觉报道
链接:广告在促销中的功能和效用

第五章 营销没有专家——史玉柱论营销策略
营销没有专家,唯一的专家就是消费者
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
行了。我们有救了
长期骗消费者,不可能
只有通过试销才能真正了解问题
要做一个产品必须要做第一品牌
集中资源,集中发力
地面推广是重中之重
等着经销商带着钱来要货
充满信心塑造脑白金品牌
我们有专门的督察队伍
链接:世界上著名的十位营销大师

第六章 企业不营利是最大的不道德——史玉柱的经营理念
企业最大的目标是赢利
做什么都有争议
赚钱要靠回头客
关键是要有好产品
链接:中国魅力50人公布史玉柱和最牛钉子户等上榜

第七章 我现在追求的是完美主义——史玉柱论企业管理
搞管理,我自认为还可以
细节决定公司的命运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对于干部要充分授权
一定要说到做到
从此再不搞股份制
学习毛泽东思想
企业文化很重要
链接:中国IT行业名人名企的6大成功密码

第八章 不离不弃的团队——史玉柱的领导力与团队精神
我永远感谢他们
不离不弃的真正原因
要学会尊重团队成员
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
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公司制度是无价的
链接:从雁群说到企业团队精神

第九章 我们是磨合出来的——史玉柱论人才管理
人才,就是能做成你交给他的事
10多亿美元,是我们这群人的价格
好的游戏策划人,值千万年薪
既然提出了,他迟早是要走的
我们的骨干没有走一个
坚决不用空降兵
链接:互联网人才的几个新标准

第十章 给员工高薪时企业成本最低——史玉柱论员工管理
员工没有老板效忠的义务
给员工高薪时企业成本最低
上班时,员工就是员工
强化员工的归属感
链接:史玉柱眼中的上海:按规则办事人才素质高

第十一章 打破规则,才会成功——史玉柱论网游经济
我是二十一年的骨灰级玩家
进军网游是我的一点IT情结
现在进入,我认为正是时候
网游是最赚钱的行业
我是琢磨规则,创造规则
我敢说确实很好玩
成功源于自主研发
做2D游戏终结者
我做网游心安理得
链接:比尔盖茨给新员工的10句话

第十二章 赚有钱人的钱——史玉柱论网游赢利模式
我们的游戏就是赚有钱人的钱
不要怀疑我们的持续烧钱能力
网游就是在一大堆钱上跳舞
真正第一款大规模免费游戏
赚原来外挂、代练者的钱
市场细分阶段进行再收费
增加升级方式,轻松打怪
养100个人陪一个人玩
人一多,就能赚大钱
不能复制。公司就不能做大
中国游戏更适合中国玩家
女性玩家也需要网络游戏
它也就是这个规模,上不去了
它的重点不在游戏了
我要向丁磊学习
上市不是为了圈钱
链接:巨人网络上市概况

第十三章 我更喜欢资本家这个职业——史玉柱从企业家到投资家
我更喜欢资本家这个职业
我这个人不是特别爱钱
宁可错过100个机会,也不可投错一个项目
这笔交易自始至终是双赢的
赌徒幌子的背后
就象征性地给一元钱吧
银行的商业模式清晰又稳定
我看好李嘉诚+盖茨模式
上市之后我们的压力会更大
有了我,实现的速度可以快十倍
链接:《福布斯》2008年全球互联网富豪排行榜前十名

第十四章 人只有在低谷才能学到东西——史玉柱论失败与教训
只有在低谷才能学到东西
我是一个著名的失败者
教训能够使人成熟
很高的目标是可怕的
最怕现金流出现问题
搞多元化百分之百失败
抵挡机会的诱惑
安全是第一位的
我对媒体敬而远之
我敬佩联想集团的董事长柳传志
链接:民营企业的十三种死法
史玉柱历年事件小档案
……
文摘 我们真的称得上是兄弟
史玉柱如是说:陈国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我们一个宿舍,他住下铺。读书期间我们一起踢球、喝酒,我们真的称得上是兄弟啊。
精彩解读
在史玉柱开始二次创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玉柱甚至艰难到没有钱给身边的人开工资。可是,令人称奇的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之下,史玉柱还拥有他的“二十几条枪”。特别是有四个人,始终任劳任怨,不离不弃。他们在后来被称作巨人的“四个火枪手”。拥有他们,是史玉柱比别人幸运的地方,也是史玉柱能够再次站起来的宝贵财富。陈国,就是“四个火枪手”之一。
史玉柱说过,他的朋友并不多。“估计20来个,且几乎全是生意场上的朋友。”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史玉柱会特别珍视那些和他一同荣辱与共、创业至今的朋友。
提到陈国,他说,“陈国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我们一个宿舍,他住下铺。读书期间我们一起踢球、喝酒,我们真的称得上是兄弟啊。”
“他也是我最好的帮手之一。在我复出之后,他义不容辞地辞职帮我,并长期担任上海健特总裁。”
陈国和史玉柱在大学便十分要好,是史玉柱当年读大学时“睡在下铺的兄弟”,志趣相投的两人尽管随着毕业典礼的到来而各奔东西,但命运的安排却让两人在1993年的一次偶然相遇中结成事业伙伴。
1993年,陈国千里迢迢投奔史玉柱,从最早的办事员做起,后来成为上海健特公司的总经理。在巨人危难之时,陈国担负起了看护巨人烂摊子的重任,留守“革命根据地”,一直到史玉柱实行战略转移,发展新事业。
陈国对巨人倒塌后的凄苦无疑是体会最深的。在性格上,陈国的沉稳踏实给了史玉柱许多的补充。这也是为何史玉柱安排陈国独守巨人大厦的原因。陈国后来在回忆当年孤守空旷的巨人大厦时,有种说不清楚的感慨,“当时非常无奈,都知道我们没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钱。”
这期间,最令陈国感到为难的,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大楼的寂寞,而是那些气势汹汹上门讨要钱款的债主们。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陈国不但顽强地坚守着阵地,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全面统计售出去的楼花,并加以存档处理。这些资料在后来便成了史玉柱还钱的重要依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被史玉柱称做最好“哥们”的陈国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生命。
“2002年,我在兰州开会,突然接到了上海的电话,说陈国总裁出车祸了,我当场就蒙了。嘴里喃喃着,‘不可能吧’。”
“会也不开了,我连夜飞回上海,回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