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6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bkbk912050 ·条形码:bkbk91205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套装共2册) |
 |
|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套装共2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6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bkbk912050
·条形码:bkbk91205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图书品牌:北京读客
内容简介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布衣李斯,年过三十,前途渺茫,西行入秦,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跻身秦相吕不韦三千门客;又冒杀头之险,赢得秦王信任。其后数年,斯受命于王,小心翼翼,隐忍待发,幕后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将少年赢政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面对超级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毒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曹异之书,以心证史,仿佛亲历。
作者简介 曹昇,又名曹三公子。15岁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载。自2007年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以来,他成为国内最受读者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一经出版,便在“2007年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被读者评为“年度最受欢迎的人文社科书”,同时也是天涯“煮酒论史”两年来最受欢迎和最火暴的历史小说,该书上册出版上市不到五个月,就获得近二十万册的惊人销量。曹异的历史小说,已经成为大学生、公务员和广大年轻人中的流行符号。三十而立的曹昇,一举成为历史写作新一代大师级领军人物。
媒体推荐 26日当晚,本欲以4个小时读完这本33万字的《流血的仕途》,不料竟读了6个多小时,半夜加餐一顿,一直读到27日凌晨。该书显示出作者文史哲融会贯通的卓越才华,辞章绚烂,见识通透,人生感慨与丰厚学养把握均衡,文体上也勇于探索,灵感所到之处,下笔生花。70后作家拥有此笔人才,国之大吉也!
——孔庆东(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流血的仕途》读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不但在讲历史,讲古人的智慧,更是在讲人性。它不是那种看起来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历史著作,也不是随处可见的通俗读物,而是通过对历史画面的描述,让读者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潘石屹
我在读《流血的仕途》时,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他的语言特色上,一路看下来爽得不行,不停地掉在地上。所以,即使你对官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不感兴趣,这本书你也能看到饶有兴致。如果你是一个准备走仕途的人,看这本书就更爽了,看完之后,你仰望苍穹,都会有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感觉。
——王小峰(《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编辑推荐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套装共2册)》:一介布衣李斯,三十岁时仍一文不名。
他只身来到秦国,历尽磨难,差点死掉。后逢偶然之机,终成大秦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
在一次秦王出行中,他未经允许,冒着杀头之险,面谏秦王,从此被秦王注意。其后数年,李斯受命于秦王,小心翼翼地做着幕后工作,生活作风极为低调。他暗中观察当时的政治局势,隐忍待发,默默协助秦王离间六国、削权重臣、夺取军权、震慑宗室,将少年嬴征一步步推向权力之颠……面对史上最强悍的大老板秦始皇,周旋于吕不韦、嫪毐这样权倾天下的竞争对手,李斯韬光养晦,蓄积势力,于不知不觉中崛起为大秦决定性人物!
曹昇之书,以心证史,仿佛亲历。
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
目录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目录:
第一章 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
第二章 谁的咸阳?
第三章 吕不韦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强者,更强者!
第五章 相府突围
第六章 李斯的精心布局
第七章 王者现身
第八章 最漫长的一天
第九章 李斯的重大转折
第十章 合计同谋
第十一章 一场夺权实验
第十二章 军权之争
第十三章 神秘来客
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
第十五章 王室惊变
第十六章 危机中的咸阳
第十七章 成蟜之败
第十八章 权利蛋糕再分配
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
第二十章 王者立威
第二十一章 嫪毐之死
第二十二章 母子决裂
第二十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章 吕不韦的背影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终结版)》目录:
第一章 逐客令
第二章 郑国营救路线图
第三章 神龙出世
第四章 久违的韩非
第五章 最高武官
第六章 初度出使
第七章 三城记
第八章 小巫见大巫
第九章 回马枪
第十章 再见吕不韦
第十一章 韩非入秦
第十二章 韩非之死
第十三章 统一之战
第十四章 帝国的初夜
第十五章 嬴政三十四年
第十六章 焚书坑儒辩
第十七章 赢政的恐惧
第十八章 死亡之旅
第十九章 沙丘之变
第二十章 大清洗
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乱
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二十三章 李斯的倒塌
第二十四章 黄犬之叹
后记
……
序言 动笔写作《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是在2006年年初。
当时的想法十分简单,仅想围绕秦帝国丞相李斯的一生,写个中篇,以飨读者。当文章前几部分连载于天涯“煮酒论史”时,读者们的热情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并给予了许多我本不配拥有的赞誉。当然,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越写越不可收拾,直至今日,竟成此书。
李斯出身于社会底层,年轻时只是楚国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出于对人生价值的敏感,对个体存在的焦虑,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小城上蔡,来到秦国的都城成阳,开始为梦想而冒险,为命运而抗争,最终竟从贫贱的布衣,跃为秦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并影响了中国未来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这其中,李斯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他又是如何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在史书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有诸多未尽之处,让人无法满足。本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文摘 5、从商人到相国
且说异人得了赵姬,日宠夜幸,爱眷非常。赵姬不久便有了身孕,十月之后,产下一个男婴。异人大喜,为男婴取名嬴政,并将赵姬立为夫人。
被异人横刀夺爱,吕不韦心中自然备感屈辱,然而,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日后的权势富贵,吕不韦忍了,他照常对异人笑脸相向,小心逢迎,像是什么事都不曾发生。
嬴政三岁那年,异人的爷爷,也就是秦昭王,派遣将军王齮大举进攻赵国。数十万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杀到邯郸城下。国都邯郸一破,也就意味着赵国的灭亡。赵王惶恐之下,欲杀异人以报复秦国。幸好吕不韦交游广泛,提前得到此一情报,忙与异人商议出逃。大乱当头,异人也没了主意,听任吕不韦安排。
时间紧迫,吕不韦也顾不上赵姬和嬴政的死活,和异人乔装打扮,连夜来到邯郸西门。只要能出得城去,城下就是秦军,足以保全他们的性命。守门吏对两人出城的请求不屑一顾,除非有赵王的手令,否则,连一只鸟也别想飞出城去。
生存还是毁灭,只取决于一扇门的距离。
对付顽固的守门吏,吕不韦仅用了一种武器,也是最有效的武器——钱!
吕不韦掏了多少买路钱?金六百斤!
要知道,吕不韦进贡华阳夫人也才花了金五百斤而已。在区区的守门吏身上,有必要如此大下血本吗?殊不知,这正是吕不韦一贯的风格,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叫人无法拒绝,只许你说不认识钱,不许你说不想要。
于是,守门吏开门,吕不韦和异人得以脱逃。两人一入秦营,王齮见是王孙异人,也不敢怠慢,立即派军队护送两人回咸阳。回到咸阳之后,异人前往拜见其父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吕不韦知道华阳夫人乃是楚人,于是特意让异人身着楚国服饰,以讨华阳夫人欢心。这招果然奏效。
华阳夫人虽然已经将异人立为自己的嫡嗣,但却是第一次看到异人本人。一见之下,见异人相貌俊俏,又穿着她故国的服饰,于是心情大悦,并命异人改名为子楚,以示恩宠。(为行文统一,以后仍以异人称之。)有了华阳夫人的恩宠,异人在秦国王室中的地位便彻底地确立了起来,他现在所要作的,便是等待。等他爷爷秦昭王死,再等他父亲安国君死,然后,秦王之位便是他的了。
再说吕不韦和异人这一逃,可苦了赵姬和嬴政这对母子。当吕不韦和异人在咸阳安享富贵之时,这对母子却要成日东躲西藏,相依为命,惟恐被赵国抓起来杀头。其间诸多凄惨苦痛,自是不能细表。
后来,魏国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大破秦师于邯郸城下,王齮败退,撤回秦国。随着秦赵两国的关系渐渐缓和,赵
……
后记 本书以李斯为主角,详尽描述了他荣辱起伏、功过交织的一生,兼及秦始皇赢政、吕不韦、韩非等人,背景则为战国末年至秦帝国这一大转折大剧变的时代。
李斯与秦帝国之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及特殊意义,历来多有论述,无须赘言。对于李斯其人,两千余年来则褒贬不一,就主流看法来说,贬远多于褒。在本书之中,作者并无意对李斯进行简单的褒贬,而是基于正史之记载,还原出李斯的生平事迹。诸君读罢,当自可做出属于自己的评价。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阙失,使得那段历史存在诸多空白与谜团。对作者而言,为文章的丰满与完整计,某些时候就需要(而且是不得不)发挥想象,虚构故事。虽是虚构,却也未敢放肆,而是务求合乎情理,衔接前后,不与正史相抵触。此等处,书中未予以一一注明,想来读者自能明辨。
本书体例,或介于小说与随笔之间,在历史的基础上,也有着个人的思考与创见。熟识该段历史的读者,展卷之下,应能见出作者自有其用心用力之处。而对该段历史涉猎不多的读者,也可通过本书窥得当时之大概,倘再因本书引发起历史之兴趣,退而求诸正史,循诵原典,则尤为作者之私幸也。
本书最早连载于“天涯煮酒论史”以及新浪博客,期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与鼓励,在此深表谢意。没有他们,我不敢想象这本书会是现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