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工技术 >

电工基础

2010-02-1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503144806 ·条形码:9787503144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电工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工基础 去商家看看

 电工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503144806
·条形码:97875031448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最新全国中职教育适用·实用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电工基础》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电类及相关专业电工技术放学大纲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磁和磁路、变压器、电动机、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电工仪器与测最、安全用电技术。《电工基础》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电工与电了行业岗位培训用书。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 电学的基本物理量
1.2 电路的基本概念
1.3 欧姆定律
1.4 基尔霍夫定律
1.5 电阻元件
1.6 电源元件

第2章 直流电路分析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2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交换
2.3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网孔分析法
2.6 节点电压法
2.7 叠加定理
2.8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法
3.3 电感元件
3.4 电容元件
3.5 RL和RC串联电路
3.6 RLC串联电路
3.7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3.8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9 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

第4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1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4.2 三相电源绕组的联接
4.3 三相对称负载电路的分析
4.4 三相不对称负载电路

第5章 磁和磁路
5.1 磁场和磁性体的基本知识
5.2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5.3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5.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5.5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第6章 变压器
6.1 变压器的构造与特性参数
6.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6.3 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第7章 电动机
7.1 电动机概述
7.2 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分类及铭牌
7.3 异步电动机交流绕组
7.4 交流绕组的电势和磁势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分析

第8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8.1 常用低压电器
8.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8.3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和制动控制

第9章 电工仪器与测量
9.1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9.2 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9.3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
9.4 万用表
9.5 非电量的测量(传感器)简介

第10章 安全用电及防护措施
10.1 安全用电的意义
10.2 人体触电的方式及触电急救法
10.3 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10.4 静电防护和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及相关专业电工技术教学大纲来进行编写,编写的教材适用对象是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为主。学习对象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决定了我们编写的教材要尽可能地通俗易懂、易学易用,是学生理解电工技术、掌握电工技能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及将来从事该领域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教材遵循“淡化理论、加强应用、联系实际、突出特色”的编写原则,为解决中职教学学时少、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本教材力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细致。通俗易懂和切合实用。
本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先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中普遍适用的规律,再介绍不同类型电路的特殊规律及应用。先讲述简单电路,后讲述复杂电路;先一般后特殊,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利于教学。本书内容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还特意安插了诸如小试验、小制作、小知识等丰富教材内容的段落,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探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每章还安排了一定量的例题和习题.便于学生巩固知识。本书注重基础,保证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强调方法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出应用性,培养学生将电工技术应用于本专业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因此,本书主要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科学校、成教和民办学校机电类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也可作为职工培训教材。书中打+号的内容,各个学校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取舍。
文摘 插图: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本章学习要求】
1.知道电学量的单位和定义。
2.了解电路的作用和组成以及电路模型的意义。
3.理解电压、电流的概念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4.能够对简单电路及复杂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5.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6.理解电位的概念,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1.1电学的基本物理量
1.1.1电荷
在电路中,最重要的物理现象是电荷的运动。自然界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的性质决定于电荷的正负极性.同性电荷之间表现为斥力,异性电荷之问表现为引力。因此,对于带有同等电量的正负电荷总有结合在一起的趋势。对单个原子而言,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与带有正电荷的原子核所组成,电子的负电荷总量等于原子核的正电荷总量,其原子内部的总电量为零,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在金属导电材料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在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原子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能够在导电材料内移动。导电材料内这种移动的负电荷称为载流子,而那些不能移动的正电荷称为固定电荷。因此,把含有可移动的载流子和带有相反极性的固定电荷的材料称为导体。金属导体材料包括金、银、铜、铁等。
有许多种材料是不能导电的称之为绝缘体。在绝缘体内所有的电荷都是固定的。绝缘体材料包括玻璃、云母、陶瓷等。物体所带的电荷的数量称为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C),通常用符号Q或q表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