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02336244/9787802336247 ·条形码:9787802336247 ·版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
 |
|
 |
农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9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802336244/9787802336247
·条形码:97878023362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历史名言。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短缺,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长期以来,为国计民生考虑,我国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大力推广普及高新农业生产技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尤其是近几年,国务院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收”、“种粮补贴”、“粮种补贴”等,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目录 第一篇病害基础知识
一、病害的概念
二、病害的分类
三、病害的症状
(一)病状
(二)病征
四、病害的病原
(一)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五、病害的诊断
(一)两类病害的区别
(二)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三)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四)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六、病害的防治
(一)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
(二)作物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篇农作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一、粮食作物病害
二、经济作物病害
三、蔬菜类作物病害
四、果树病害
五、药用作物病害
六、花卉病害
第三篇 常用杀菌剂
一、无机杀菌剂
二、合成杀菌剂
三、生物制剂
……
序言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高温、冻害、干旱(渍水)、营养元素缺乏(过剩)等不利环境冈子以及有害病菌常常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病害大流行时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谷物生产因病害损失约10%,棉花生产因病害损失皮棉约12%。历史上,英国冈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饥荒;1942年孟加拉围水稻胡麻斑病大流行,造成200万人饿死;1970年美国因玉米小斑病流行,损失10亿美元;1950年我国华北地区冈小麦锈病为害损失小麦60×lO^8 kg;1985年河南省冈赤霉病为害损失小麦8.8×10^8 kg,1990年冈小麦白粉病、锈病为害损失小麦15×10^8 kg。冈此,搞好农作物病害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政府历来都重视对病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病害监测、预报和防控体系,植保、农技等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科学指导,宣传普及病害防治基础知识,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掌握了作物常见病害的防治,主要农作物病害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害引起的农作物损失。然而,近年来,农作物病害发生与防治出现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品种、耕作栽培制度和种植方式在改变,农田生态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再加上气候旱涝、冷暖变化无常,对农作物的病害发生有利,过去已经得到控制的病害又歼始为害,有些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一些局部发生或新出现的病害突出起来,农作物病害仍是威胁21世纪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出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以及民众对食品安全及自身健康高度关注,先前生产上被广泛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高效农药因残留较多被禁止使用,新研发合成的高效低毒农药正在应用于作物大田生产。
文摘 六、病害的防治
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在于使其不因病害的发生而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的对象不仅是本地现有的病害,还要预防本地区或外地区尚未发生的新病害。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在任何一种作物上都会有多种病害的发生,但不一定是同时发生,在不同的年份或不同的发育时期,会有主次之别。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病害防治之前,要弄清主次,以便有的放矢,切实有效地开展防治。
近年来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新型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不断出现,对某些病害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在目前情况下,仍然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植物病害的性质不同,采用防治措施也不相同。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采取改良环境条件,消除不利因素或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等,由病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病害,其防治措施大致可归为:消灭病原物的来源或抑制其繁殖蔓延,控制病原物在田间的扩散和再侵染,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或从栽培制度上躲避病原物的侵染和改变田间的发病环境条件等。为了提高防治效率和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应用各种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是当前乃至今后从事病害防治的必然趋势。综合防治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与植物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是从农业生产的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根据病虫害与作物、耕地、有益生物、环境等各个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制订出的一系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