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

2010-02-1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5427-1661-1/7208070938 ·条形码:9787208070936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 去商家看看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 去商家看看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5427-1661-1/7208070938
·条形码:97872080709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解读敦煌系列

内容简介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由敦煌研究院学者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和东方古代文化的辉煌,是一套内容详备、体例新颖、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全面涵括了敦煌石窟的建筑、壁画、彩塑以及出土文书的内容,体系浩大、内涵丰富;以佛教、艺术、社会三大类多专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奥秘;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艺术,向人们讲述着敦煌昔日的繁华和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本册讲述的是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故事。
作者简介 樊锦诗,浙江杭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 著作有《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敦煌3北周卷》、《敦煌石窟全集佛传故事画卷》等。主持和参与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莫高窟游客承载量及开放对策研究》;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开展的《敦煌艺术电子档案》项目、《全数字摄影测量在敦煌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等。主编《敦煌石窟全集》、《敦煌石窟》等。
编辑推荐 《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再现佛陀的传奇人生,记述佛陀的非凡事迹,神化佛陀的超人智慧,宣扬佛陀的奉献精神。
为什么释迦牟尼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为什么释迦牟尼六年苦修毫无所得?
为什么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顿彻觉悟?
为什么佛教创作出释迦牟尼或佛的神话?
为什么释迦牟尼的传奇故事在东方传播?
为什么释迦牟尼的信仰扎根中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太子的诞生与成长
1.乘象入胎
2.右肋降生
3.诞生瑞相
4.太子回城
5.仙人占卜
6.姨母养育
7.太子学书
8.太子学武
9.太子神威
10.郊游悟道
11.太子纳妃
12.空声警策
13.出游四门
14.逾城出家

第二章 太子苦修的日子
1.落发换衣
2.车匿还宫
3.调伏二仙
4.六年苦行
5.牧女献糜

第三章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
1.树下静悟
2.魔子劝父
3.魔女炫媚
4.降魔成道

第四章 佛陀传法的足迹
1.龙宫入定
2.四王献钵
3.二商奉食
4.梵天劝请
5.初转法轮
6.降伏火龙
7.竹园精舍
8.佛陀还国
9.礼拜仆从
10.度弟阿难
11.佛子出家
12.布金买地
13.猕猴奉蜜
14.调伏醉象
15.姨母求度
16.无量寿会
17.救度强盗
18.目连救母
19.拈花微笑

第五章 释迦牟尼在人间的最后旅程
1.最后垂训
2.双林入灭
3.佛母哭子
4.金棺自举
5.圣火自焚
6.起塔供养
7.五百结集

第六章 释迦牟尼先祖的传说
1.买花供佛
2.布发掩泥
3.上兜率天
4.释迦先祖

附录一 敦煌石窟根据《佛本行集经》绘制佛传故事画一览表
附录二 莫高窟290窟佛传故事画情节分布图
附录三 敦煌大事记
……
序言 距今两千五百年前,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和诸子百家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时代。这时,世界上的大哲学家们也十分活跃。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诞生了一位哲人,他就是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他创立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印度社会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提倡四姓平等。相传,在释迦牟尼住世说法的45年(一说49年)中,感化了无数民众,从地位尊贵的婆罗门、国王、贵族,到工商巨富,乃至出身卑贱的贩夫走卒,他都一视同仁,应机说教。这一思想不仅深深影响古印度的社会、文化与宗教的发展,而且在整个东方文明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太子的身世
释迦牟尼,俗姓乔达摩(梵文Gotoma,一译瞿昙),名悉达多(梵文Siddhattha,意译吉财),属于释迦族。释迦牟尼(梵文akyamuai)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他诞生于迦毗罗卫国(据推测为今尼泊尔南部的提罗拉科特遗址),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65年至前485年。
据佛经说,释迦牟尼出身于王室家族,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降生后7天,母亲就死了,由姨母瞿昙弥(又称摩诃波阇波提)把他抚养成人。他在深宫中长大,过着富足的生活,受到良好的教育。
文摘 插图:




《佛本行集经》中说,有一位大臣在摩耶夫人生下太子那天,在蓝毗尼园门外看到了种种瑞相。后来得知是由太子出生带来的祥瑞后,急忙骑上马,风驰电掣般回到王宫向净饭王奏报此事。大臣尚未入宫就先让人击鼓传喜。此时,净饭王正坐宝殿上与辅相大臣商议国政。忽闻欢喜鼓声,十分诧异。得知摩耶夫人生一太子,形似天人,身黄金色,“放大光明”,净饭王非常高兴,便寻思着该如何迎接太子回城。毗首羯磨天的天神感应到了净饭王的想法,就幻化成了七宝合成的车辇,四大天王也各自变成相貌端正的幼童,亲自抬着太子的宝辇前行。净饭王又令全城的童子身着黄衣,左手执金瓶,右手持宝杖,在太子宝辇前行进。此时又有无量诸天的玉女手持各种香炉,焚烧种种微妙之香供养太子,引道而行。整个场面仪式,庄严隆重,前所未有。回城途中,释迦族眷属提议净饭王带着太子到天庙拜谒天神,以祈求太子一生大吉大利。净饭王同意了,就抱着太子到了天庙。国王抱着太子刚踏入门,所有诸天神像,纷纷倒地,不敢接受太子礼拜。在场人看到这种场面,更加相信太子不是凡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