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码:44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44417824/9787544417822 ·条形码:978754441782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
 |
|
 |
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页码:44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544417824/9787544417822
·条形码:97875444178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理教育操作手册
内容简介 《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是南京师范大学郭亨杰教授任总主编的《心理教育操作手册(大、中、小学)》丛书中的一册,由南京晓庄学院陶勋恒教授主编。 作为训练手册,书中的11个专题训练所包含的110多个具体训练是全书的关键部分。当然,训练不是也不宜为训练而训练,因此每个训练专题的理论背景和相关链接的价值也应该受到重视。根据我们的设想,理论背景、专题训练和相关链接三者在书中是不可分割的。进行训练,需要了解训练所涉及的理论背景,涉及相关链接中的可用资料,这样的训练才会比较有深度;同时,由于理论背景和相关链接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也就有可能启发心理教育的实施者拓展思路,去设计书中尚未提及的训练内容,从而使训练内容更为丰富。
目录 第1章绪论: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理念与技术
第一节心理素质训练中的团体辅导
第二节心理素质训练中的团体训练技术
相关链接
第2章学会学习专题训练
第一节学会学习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学会学习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3章班级融合专题训练
第一节班级融合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班级融合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4章自我整合专题训练
第一节自我整合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自我整合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5章自我接纳专题训练
第一节自我接纳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自我接纳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6章自我提升专题训练
第一节自我提升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自我提升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7章人际谐调专题训练
第一节人际谐调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人际谐调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8章亲子关系专题训练
第一节亲子关系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亲子关系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9章两性相处专题训练
第一节两性相处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两性相处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10章休闲智慧专题训练
第一节休闲智慧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休闲智慧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11章情绪管理专题训练
第一节情绪管理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情绪管理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第12章生涯规划专题训练
第一节生涯规划训练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生涯规划训练的实施方案
相关链接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心理素质为何物?如果往前推20几年,国内几乎还没有人提到它,更说不上对它进行执著的研究。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对素质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心理素质培育问题迅速地进入了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的视野,并形成了一个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的研究领域。我国教育中的这种新景象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现在终于出现,确实令人鼓舞。
作为这个研究领域的一员,我有幸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傅宏、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陶劫恒、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宋宁和南京市第五中学教研处副主任杨静平等同仁的大力协助和100多所协作学校的积极配合下,课题无论在理论探索或是实践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同时,这项跨越四省一市的研究,也使数以十万计的学生从心理教育中感受到了心理成长的喜悦。课题组所收集到的许多来自学生的报告以及他们在心理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证实这一点。
《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成员和参与协作的许多心理教育教师,在五年课题研究中,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既丰富和更新了心理教育的理念,也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心理教育的操作经验。借助上海教育出版社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们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心理教育操作手册》,这套手册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分册,各分册的作者都有心理教育操作经验和良好的心理教育理论素养。
文摘 4.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人对事的看法和行为都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良好的集体气氛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教师的可亲,这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
班级融合训练的一个理论支柱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所谓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与态度、行为。并不是所有的团体活动都能对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只有团体活动本身具有成长性,才能促进成员的成长。因此,班级心理辅导应具有以下功能。
1.在积极的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由于学生间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就像自己的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反省,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倾诉,也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自己对别人也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培养自己的同情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
2.学生之间分享经验与感受。个人遭遇到困难或情绪不好时,常常会感到无助。在团体交流、分享活动中,这些成员会发现和自己处境相同的人居然也不少,孤独感从而会降低,增强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3.多元价值观的信息冲击。班级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对问题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不同视角、不同的立场的多元信息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启了学生的思路。个体的经验和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得不到这些观念的冲击,自我封闭,缺少启示,当然就无法解决自己成长中的许多问题。
后记 凭借团体心理训练,帮助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是一种能够适应中学生心理成长需要,因而颇受他们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这一点已经为许多学校的心育收获所证明。我们自己多年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也同样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个案与感受。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编写一本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以便与中学生朋友和中学老师们分享我们的感受,并向他们提出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训练建议,使更多的人接受心理互助和自助。上海教育出版社对此给予了热情支持,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此时此刻我们十分高兴,也十分感激。
本书是南京师范大学郭亨杰教授任总主编的《心理教育操作手册(大、中、小学)》丛书中的一册,由南京晓庄学院陶劫恒教授主编。他确定全书的架构,并对各专题的训练进行总体设计,然后由各章作者分头撰写。承担各章撰写任务的是几位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教师和陶劾恒教授。具体分工如下: 陶劫恒(第一章) 杨静平(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吴蓉(第三章、第九章、第十章) 王天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林少玉(第七章、第八章) 作为训练手册,书中的11个专题训练所包含的110多个具体训练是全书的关键部分。当然,训练不是也不宜为训练而训练,因此每个训练专题的理论背景和相关链接的价值也应该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