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慧缘佛医学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3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6474226/9787806474228 ·条形码:9787806474228 ·版本:第2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慧缘佛医学 去商家看看
慧缘佛医学 去商家看看

 慧缘佛医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38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6474226/9787806474228
·条形码:9787806474228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宏泰恒信

内容简介 《慧缘佛医学》内容简介: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疗病方法,书中运用中医和佛医共同对疾病的诊断和描述方法,详细介绍了佛医和中医的良效,治疗方法,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和实用。
由于《慧缘佛医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无论是僧尼或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希望享受健康吉祥人生的广大读者,只要您抽些许时间一读《慧缘佛医学》,都能使您受益久远。
作者简介 慧缘,俗名陈长义,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承庭训,禅心研习岐黄医易及佛道信息学。成年后曾就读于陕西中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先后受师于陈明科、太乙上人、青云禅师等三十多位医易名士和佛道犬师。他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将中医学、气功、佛教医学、易学和风水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综合学科。他创立的三宝功德功、丰蛊缘功、气功针和科学风水学、佛医学和人体信息预测学等方法,其功效非凡,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推崇。
慧缘先生现任香港堪舆大学校长、香港慧缘中医针灸大学校、世界堪舆家协会主席、香港国际佛教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佛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自然科学院客座教授、香港风水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在多年的医学临床实践及其他综合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先后完成著作《慧缘风水学》《慧缘姓名学》《慧缘佛医学》《慧缘预测学》《慧缘星相学》《慧缘养生学》《慧缘智慧学》《慧缘气功针法》《慧缘禅语》《慧缘命相学》《慧缘医学奇方秘法》《慧缘易经讲义》等。
近年来,前来请慧缘先生医治疾病、规划市政、勘察风水、起名号的人士、公司遍布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良好信息的调整,这些公司和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益,并使许许多多的有缘人士身心健康,吉祥如意。
编辑推荐 《慧缘佛医学》:慧缘大师把佛医学、中医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创立了“慧缘佛医学”,为无数有缘人解除了深层次的心理疾苦,治好了身体的疑难杂症,被视为人生知己和良师益友。
佛医历千年,推陈常出新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佛医学概论
一、医方明与中医
二、佛法与疾病分类
三、疾病的佛法对治
四、佛门医家的医学活动
五、敦煌佛教医学

第二章 佛教心理医学
一、佛教和心理健康
二、生理变化与心病
三、心病的治疗方法
四、烦恼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五、嫉妒的产生和治疗方法
六、牢骚的产生和治疗
七、妄语的产生和治疗
八、五欲的产生和治疗

第三章 微笑、宽容与身体健康
一、笑弥勒佛的启示
二、大慈大悲利人生
三、忍者长寿
四、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健康
五、忠孝者健康长寿
六、心安益寿

第四章 善始善终
一、生与死的关系
二、善终的预兆
三、佛教的临终关怀

第五章 佛教饮食疗法
一、饮食与疾病
二、佛教饮食之道
三、瑜伽和饮食
四、素食疗法
五、饮茶疗法
六、食盐疗法
七、牛奶疗法
八、豆粥疗法
九、蜜麦疗法
十、番薯叶疗法
十一、芒果疗法
十二、甘蔗疗法
十三、姜疗法
十四、芝麻疗法
十五、柿子疗法
十六、粳米疗法
十七、魔芋疗法
十八、五辛疗法
十九、莲藕疗法

第六章 佛教药物疗法
一、观音杨柳疗法
二、柏树子疗法
三、檀香疗法
四、山鸡疗法
五、荜拨和胡椒疗法
六、佛珠疗法
七、沉香疗法
八、半边莲疗法
九、瑞香疗法

第七章 佛教拿捏与按摩疗法
一、拿捏和按摩的效果
二、拿捏和按摩手法
三、随痛处打与阿是穴
四、消化不良和摩腹
五、神经衰弱疗法
六、消除肥胖疗法
七、女性胸部健美法
八、腰痛的按摩法
九、防治性功能低下按摩法
十、治疗高血压按摩法
十一、食欲不振按摩法

第八章 佛医神奇疗法
一、齿木疗法
二、焚香和香药疗法
三、金篦术和金针拨障疗法
四、倒灌疗法
五、念诵和暗示疗法

第九章 修禅练功疗法
一、佛教流派与气功
二、调“五事”气功养生法
三、立行坐卧皆禅法
四、佛教止观疗法
五、“魔事”与气功偏差的治疗
六、武功武术疗法
七、丹田呼吸疗法

第十章 素食疗法
一、素食的营养
二、佛教论素食
三、素食治病

下篇
第一章 内科疑难杂病治疗法
一、肝炎
二、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五、慢性胃炎
六、肝硬化
七、胆囊炎
八、心绞痛
九、高血压病
十、癫痫
十一、慢性肾炎
十二、泌尿系统结石
十三、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四、糖尿病
十五、肥胖症
十六、贫血
十七、白血病
十八、胃癌及食道癌
十九、肝癌
二十、肺癌
二十一、子宫颈癌

第二章 外科杂病治疗法
一、疖疮
二、疔疮
三、急性淋巴管炎
四、化脓性骨髓炎
五、乳头皲裂
六、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七、乳腺增生症
八、男性乳房发育异常症
九、急性胰腺炎
十、胆道蛔虫症
十一、慢性前列腺炎
十二、前列腺增生肥大症
十三、血栓性静脉炎
十四、雷诺氏病
十五、破伤风
十六、烧伤
十七、毒蛇咬伤
十八、昆虫螫伤

第三章 妇科杂病治法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
四、闭经
五、更年期综合征
六、先兆流产
七、乳汁不行
八、子宫脱垂
九、不孕症

第四章 儿科杂病治法
一、流行性腮腺炎
二、小儿麻痹症
三、小儿厌食症
四、小儿腹泻
五、小儿疳症
六、遗尿
七、小儿多动症

第五章 骨关节脱位的治疗法
一、下颌关节脱位
二、肩关节脱位
三、肘关节脱位
四、拇掌关节脱位
五、髋关节脱位

第六章 扭挫伤
一、落枕
二、颈椎病
三、肩关节周围炎
四、狭窄性腱鞘炎
五、胸部扭挫伤
六、急性腰扭伤
七、慢性腰背痛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九、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十、膝关节扭挫伤
十一、踝关节扭挫伤
十二、脑震荡

第七章 皮肤科疾病的治疗
一、头癣
二、手脚癣、甲癣
三、体癣
四、花斑癣
五、脓疱疮
六、痱子
七、荨麻疹
八、急性湿疹
九、慢性湿疹
十、神经性皮炎
十一、皮肤瘙痒症
十二、接触性皮炎
十三、植物目光性皮炎
十四、带状疱疹
十五、寻常疣
十六、银屑病
十七、脂溢性皮炎
十八、酒渣鼻
十九、斑秃
二十、腋臭
二十一、白斑病
二十二、鸡眼、胼胝、跖疣

第八章 眼科病治疗法
一、溃疡性睑缘炎
二、麦粒肿
三、霰粒肿
四、急性结膜炎
五、慢性结膜炎
六、沙眼
七、春季结膜炎
八、疱性结膜炎
九、巩膜炎
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十一、化脓性角膜溃疡
十二、虹膜睫状体炎
十三、老年性白内障
十四、玻璃体混浊
十五、视网膜静脉阻塞
十六、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十七、中心性脉络膜视网炎
十八、视神经炎
十九、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第九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病治疗法
一、耳部疾病
二、鼻部疾病
三、咽喉部常见疾病
四、口腔疾病

第十章 肛肠疾病治疗法
一、痔疮
二、肛裂
三、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四、肛瘘
五、直肠脱垂

附篇
第一章 几种速治疗法介绍
一、穴位注射疗法
二、水针疗法
三、穴位埋线疗法
四、割治疗法
五、发泡疗法
六、挑治疗法
七、放血疗法
八、其他外治方法

第二章 佛学小常识
一、三科
二、十二缘起
三、四圣谛
四、八正道
五、三学
六、三法印
七、因果报应
八、六道轮回
九、三宝
十、水陆法会
十一、放焰口
十二、度牒、戒牒

第三章 四大佛和八大菩萨简介
一、释迦牟尼佛
二、药师佛
三、阿弥陀佛
四、弥勒佛
五、文殊菩萨
六、普贤菩萨
七、大势至菩萨
八、日光菩萨
九、月光菩萨
十、地藏菩萨
十一、观音菩萨
十二、韦驮菩萨

第四章 慧缘功修炼养生法
一、慧缘养生功驱病法
二、接功养生屈病法
三、慧缘三宝功修炼法

第五章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佛教重大节日
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二、佛教重大节日
……
序言 《慧缘风水学》《慧缘姓名学》《慧缘佛医学》系列丛书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陆续编辑出版,距今已十年有余。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作为系列文化图书能在十年间重印几十次,单本发行量达数十万册,至今仍然畅销不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历了五千年人类文明孕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边,她蕴涵着华夏祖先的智慧和一代代传承者的心血,继承弘扬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在“慧缘系列丛书”问世十周年之际,特邀作者慧缘大师来到江西南昌对丛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订,修订后重新再版的《慧缘风水学》《慧缘姓名学》《慧缘佛医学》系列丛书无论内容还是装帧设计都焕然一新,这必将更有助于该丛书的发行传播,也是广大读者所企盼的。
与佛家有关的“风水学”‘姓名学…‘佛医学”在祖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佛学界慧缘大师专精于此,著述勤勉,且行文简洁流畅,立意深入浅出,非常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大家提供了一份实用型、又不失文化品位和具有资料掌故特点的精神食粮。
十多年来反复重印的实践证明该丛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符合社会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信这次修订再版会进一步赢得各界朋友与广大读者的赞誉与欢迎。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喜庆之际,谨以此丛书表达我们祝福祖国传统文化繁荣昌盛、不断创新的良好心愿。
文摘 七、牛奶疗法
佛教吃素,自然应排除一切乳类,其实乳类营养丰富而拯救了释迦牟尼。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先在伽山苦行林苦修六年,露天静坐思虑,“净心守戒,日食一麻或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最后“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释迦后来认为这样苦行下去也无助于达到解脱的目的,决定放弃苦行,改用“思维法”,离欲寂静,达到解脱。于是,他到尼连河中洗澡,因身体瘦弱,洗完后竟上不了岸,这时“天神”放下一根树枝把他拉上岸。又有一位牧牛女苏耶妲向他献上乳糜(牛乳汁和米粟煮成的粥),他吃了奶粥后恢复了体力,从此便开始传播佛教教义。
印度人善于煮各种粥,而以“乳糜”为上品,而“乳糜”亦为健康食品。《释氏稽古略》卷三载:五代·齐已《粥疏》说:“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古印度还从牛奶中制得甘美的“醍醐”,《涅经》卷十四载:“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
可见,佛教很早就把牛乳作为治病良药和营养品了。确实牛奶是众所周知的营养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脑髓和神经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牛奶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补充人体钙、铁、磷等成分:它还能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特别是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代科学使牛乳发酵而成“酸牛奶”,使其含胆碱量增高,可以调整体内胆固醇浓度;而酸牛奶中含有乳清酸,又能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并减少它在血管壁上的附着而使体内胆固醇含量降低;酸牛奶还能使人体避免或减轻有害物质的侵袭,有刺激胃酸分泌、增强胃肠消化的功能。
中医认为,牛乳能补虚赢,益肺气,润皮肤,解热毒,润肠通便。可主治反胃噎嗝,大便燥结,产后虚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失眠等症。
(一)牛奶。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心脑血管疾病,体弱之人,平时注意喝些牛奶,有利于健康。
(二)牛奶粥。粳米100克煮粥后,加入牛奶适量,调味食用,忌酸性食物。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者,主治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
(三)牛奶蜂蜜汤。牛乳250克,蜂蜜100克,共煮沸。每天早晨空服1次。主治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
(四)牛奶茶。牛奶煮沸,当茶饮用,可治产后虚弱、小便多、消瘦;每晚睡前热服,治神经衰弱、失眠。
(五)姜汁香奶。姜汁1茶匙,牛奶250克,公丁香2粒,共煮沸后去丁香,调味饮用。具有治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