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06429780 ·条形码:97875064297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逐鹿北京——外地青年如何在大都市发展 |
 |
|
 |
逐鹿北京——外地青年如何在大都市发展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06429780
·条形码:97875064297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新移民指导教案;本书以北京为大型案例,青年朋友到各大都市发展都可以参考;到大都市发展,优秀青年成功第一步;具有强大的速查功能;本书文字简洁、洗练、轻松,可以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本书为回馈社会,服务新移民,一位大学教师、一位文化公司CEO、一位法学专家、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联袂倾情打造本书;读者可以和本书的编委和策划进行互动交流。
作者简介 李凤伟:本书主编,生于内蒙古赤峰。历任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北京弘高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部建筑装饰设计甲级,施工壹级资质)设计师,现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教师。
常桦:本书主编,著名图书策划、撰稿人,生于河南郑州,现为北京正典文化公司董事长、CEO。主编(或策划)出版了《哈佛模式》、《企业管理争鸣书系》等百余部作品,并且多部作品的版权销往港台地区。
媒体推荐 前言
“新移民”是一个老词,17~19世纪是世界移民“爆炸”时期,各种肤色的人,纷纷进入美洲、澳洲大陆,他们在新的土地上开拓奋进,书写着地球新的历史。不朽名著《仟滨孙漂流记)就是对这种不屈精神地写照。“新移民”也是’一个新词。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新移民持续快速增长,他们为了各自的梦想,来到了大都市,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建设者,符合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为所在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正在将奋斗目标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一)本书是中国第一本新移民指导教案
新移民人门众多,数以亿计。但对新移民的工作、学习、婚恋和居住进行指导的书籍还是一个空白。我们的编撰工作是—项艰巨的工作,是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但也乐在其中。
(二)本书以北京为大型案例,青年朋友到各大都市发展都可以参考
中国四大城市群——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产生中国2/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吸纳20%以上的中国人口。
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中国新经济的领头羊,是建都800年的世界文化名城,是亿万青年向往的地方,许许多多的青年都有北京情结。北京的轿车的拥有率全国第一,好一点餐馆的要排队,万商云集,奥运在即……这是一个繁荣富裕的大都市,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大都市。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在中国最早开埠,最早沐浴欧风美雨,人文、人才环境优越,人均GDP全国第一,人才吸纳能力极强,商业机会极多。
广州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是中国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广州毗邻港澳,开放意识强,服务、金融业、制造业极为发达;独特的南国风情,美食之都。
武汉是华中的大都市,在清末以后的半个世纪长期雄居中国第:二大城市的地位。20世纪末,正当世界各大城市都在描绘新的发展蓝图之际,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发表了著名学者麦金利·康韦所著题为《未来的超级城市)的文章,预言中国的武汉、 上海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
经过海量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我们总结了N种符合新移民利益的工作、学习、婚恋和居住模式。新移民朋友可以通过本书,找到在大都市发展捷径、避免暗礁和激流。
(三)到大都市发展,优秀青年成功第一步
大都市是人才、资金、教育、文化等密集的地方,各种资源数倍、数十倍于其他地方。许许多多的优秀青年,还有名人伟人,因为勇敢地跨出这一步,而成就了一生的事业。来看看几个例子:
毛泽东是借钱来的北平,所以,一到北平他就得找工作。他从前师范学校的一个教员杨怀中,在北京大学做了教授,毛泽东就去求他帮着找事做,结果得到了一个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的工作,薪水是每月八块大洋。在这里毛泽东职位很低,但是,他并不因此而丧气,仍然参加了北大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藉此听到大学里的’课程;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在这里他找到了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人——他的夫人——杨开慧……
……
目录 第一章 北京:让梦起飞的地方
建都850年的历史古城
新时代的国际大都市
新经济的领头羊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
文化之都,
……
文摘 书摘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
在20世纪初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辉煌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 日本侵略军入侵,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了这座城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虽然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之后,人们已经无法找到那个完整的古城,但北京的魂魄未散,魅力依旧, 已经浸入到了这个城市的骨髓之中,含蓄而顽强地存留在这个城市和它的百姓们的生活之中。它和那些依然保留下来、散布于城市各处的古老建筑相互呼应和映衬,共同形成了可以清晰感受到的古都文化底蕴。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与一个古老都城彼此融合、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现在北京风貌和北京文化的主要特质,并且成为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起点。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78年的109亿元提升到了2000年的2460亿元,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的变化日新月异,高层楼群遍布视野,二环、三环、四环道路通畅,春来秋往城郭秀丽,年来节至街市繁华。尤其是北京的经济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变革,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工业和住宅建筑业,已逐渐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充分体现出北京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势态。
北京市商业总体布局和商业设施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发展,形成了多处有较大规模、良好购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商业文化中心。
北京还是一座人口高度密集和产业相对集中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全市现有常住人口1300多万,流动人口超过400万。全市有各种性质的企业34290多家,干部、职工总人数470.9万。
北京更堪称是全国之美味的荟萃之地,人们几乎可以品尝到中国任何一种菜系和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北京正日益呈现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特色。
今天的北京,不论是作为首都还是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都令1300多万北京市民骄傲,更使全国各地人民无限向往。而新北京、新奥运的承诺和目标,也将在这个基点上起步。
展望未来,北京将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率先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的现代化。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