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3883485 ·条形码:97875338834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 去商家看看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 去商家看看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页码:2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3883485
·条形码:97875338834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内容简介:举目世界,人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崇尚创业的时代。从寻找机会到创造机会,从就业到创业,反映出人们对自身价值与功能观认识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大跨越。曾几何时,许多人为自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手舞足蹈,庆幸自己可以从此衣食无忧,过上安逸的生活。然而,历史把许多大学生推上了风尖浪口,使他们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这些人眼里。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要努力帮助别人找到更好的生活机会。在他们看来,在奔向未知、创造未来中工作与生活,挥洒自己的热情和青春具有无比的价值。这些人,便是生活在我们当中的形形色色的创业者。
编辑推荐 《创业教育(普通高校版)》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创业
第一节 创业的价值和需求
一、创业的内在价值
(一)创业的个体价值
(二)创业的社会价值
二、创业的驱动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人才技能需求的变化
第二节 国内外创业形势分析
一、国内外创业环境
(一)我国创业环境及其国际比较
(二)我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创业的内涵与类型
一、创业内涵
(一)创业者个人特质的视角
(二)创业者活动的视角
(三)创业过程的视角
二、创业类型
(一)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
(二)克里斯琴分类

第二章 创业者的核心素质
第一节 创业者的核心特质及测量
一、创业者的核心特质
(一)成就动机
(二)内在控制源
(三)风险承担倾向
(四)问题解决能力
(五)自动坚持自己
(六)不确定容忍性
(七)情绪稳定性
(八)创新性
(九)团队或小组合作能力
二、创业者核心特质的测量
(一)《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
(二)《大五个性问卷》(NEO-PI)
(三)《华人创业家适应性量表》
(四)《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量表》
第二节 创业者的核心能力及测量
一、创业者的核心能力
(一)创业的知识和观念
(二)创业的经验
(三)创业技能或行动能力
二、创业者核心能力的测量
第三节 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及测量
一、创业环境认知和创业自我认知
二、创业者创业认知的测量
第四节 创业者核心素质的养成
一、创业者核心素质的养成方法
(一)重视创业理论的研究
(二)完善学校的创业教育
(三)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四)大众传媒的普及宣传
二、从高校创业教育看创业者核心素质的养成
(一)培育创业文化
(二)优化课程设置
(三)培养学生独特个性
(四)实施体验性教学,重视创业实践教学
(五)鼓励生涯设计
(六)拆除无形围墙

第三章 创业的知识准备
第一节 创业的基础知识
一、专业知识
(一)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二)专业知识从何而来
二、初创企业管理的特殊性
(一)成本和规模上的原因
(二)初创企业都比较脆弱
(三)现金管理
(四)艰难地付出
三、财务知识
(一)成本计算
(二)应收账款管理
四、营销知识
(一)发现市场
(二)营销策略
第二节 法律法规
一、劳动法规
(一)招聘
(二)第三人侵权责任
(三)辞退员工
二、工商注册与登记
(一)登记注册的一般程序
(二)企业登记注册材料
(三)企业的类型
三、税务法规
四、知识产权
(一)专利
(二)商标

第四章 创业基本流程
第一节 识别创业机会
一、创业机会从何而来
(一)市场变化
(二)技术变革
(三)政策导向
二、创业机会的主要类型
(一)根据创业机会的来源
(二)根据创业者实现目的和利用手段的对应关系是否明确
三、如何把握创业机会
(一)创业机会识别过程
(二)创业机会评价
(三)创业机会的发现方法
(四)把握创业机会的原则与要求
四、模拟游戏
第二节 组建创业团队
一、出色的创业团队特征
(一)共同的创业理念
(二)团队成员的互补关系
(三)合理的股权分配
(四)团队成员有良好的沟通
(五)优秀的创业团队应该精简高效,以快制强
二、如何吸引优秀成员
(一)待遇激励
(二)感情激励
……
第五章 创业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举目世界,人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崇尚创业的时代。从寻找机会到创造机会,从就业到创业,反映出人们对自身价值与功能观认识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大跨越。曾几何时,许多人为自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手舞足蹈,庆幸自己可以从此衣食无忧,过上安逸的生活。然而,历史把许多大学生推上了风尖浪口,使他们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这些人眼里。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更要努力帮助别人找到更好的生活机会。在他们看来,在奔向未知、创造未来中工作与生活,挥洒自己的热情和青春具有无比的价值。这些人,便是生活在我们当中的形形色色的创业者。
有的人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大大小小的企业。毫无疑问,创办企业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当前创业的主流。但是,创办企业并不能包揽创业的全部内涵。追溯中外历史,从张骞到郑和,从马可·波罗到哥伦布,他们开辟的远非经济之通途。遍览当今天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相互交融,创业的空间相互交织.创业者的身份与素质多重综合。展望未来世界,创业者的使命更加崇高,任务更为艰巨,空间更加广阔。因此,创业的触角遍及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在挑战与机遇面前,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杰出的创业精神、知识与能力。这些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学校作为系统性、正轨化的教育机构必然在其中大有可为。
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看,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它以灵敏的适应性,通过有效整合与挖掘各种资源,在无序中把握潜在的成功机会。从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加强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扩招而引起的大量高校毕业生按照传统的就业方式已经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引导劳动力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必然的时代新任务。
文摘 插图:


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人们是无法改变的,人能够改变的是自己的主观世界,而决定人们情绪反应的最终也是主观世界的内容。即个体的创业自我认知是最终决定个体创业行为和创业意向等的因素之一。
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最早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1997年,班杜拉全面系统论述自我效能的专著《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出版。在班杜拉看来,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自我效能感具有六个特征:①从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作用分析,它是人类动因的关键因素,它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基础;②从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分析,它是人类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与随后行为之间的中介;③从自我效能感和行为之间的时间维度上分析,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活动的预期,因此它是先于某一行为而发生的;从自我效能感的本质属性上分析,它是主观的;⑤从自我效能感的感知对象分析,人们对各种活动都会有自我判断的能力,这些活动在特殊程度上可以不同;⑥从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性分析,自我效能感作为人的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并不是个体人格内部的一个静态的固有属性,而是个体人格的一个发展指标,是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来源的效能信息作出的主体自我判断。
从而可知,创业自我认知或者称为创业自我效能,①它是创业者创业行为动因的关键因素,是创业者创业行动的重要基础;②创业者所获得的各种创业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影响随后的创业行为;③创业自我效能出现在创业行为之前;④创业自我效能纯粹是个体主观的内容;⑤创业过程中会产生创业自我效能;⑥创业自我效能是可以改变的,它并非一成不变。可见,创业自我认知或者创业自我效能是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创业者应该具备创业自我认知这一重要素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