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2203431/9787302203438 ·条形码:978730220343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 去商家看看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 去商家看看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2203431/9787302203438
·条形码:97873022034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清华古典文献研究丛刊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讲述了:本套八卷,每卷之首均有前言,力求讨源溯流,系统介绍此类散文的发展历史,勾勒各时期特色,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相当于一篇文类史,读者可由此了解各类散文的起源、流变及概貌。又因前言为古典散文研究专家所撰,其中既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亦可供专业研究者参考。正文包括选文及其注、译、评四部分,兼顾普及性与学术性,使这套书也为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之作。对于典章名物及一些不常见的字词均有清楚、详细的注释。除抒情小赋因其多丽靡之辞不宜今译外,其他七类每篇均有今译。译文力求信、达、雅,并尽量保持原作风格。重要作品和有争议、有特色的作品篇后有选者简评或点评,介绍其写作背景、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及历史地位。普通读者可借助注、译、评,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历代的名篇佳作,专业研究者亦可便中查阅有关资料。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笔记卷》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前言

葛洪《西京杂记》
画工弃市
东方朔设奇救乳母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匡衡勤学
韩嫣金弹
秋胡戏妻

干宝《搜神记》
董永
干将莫邪
韩凭妻
二华之山
嫦娥
宋定伯卖鬼
李寄

刘义庆《世说新语》
登龙门
管宁割席
身无长物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新亭对泣
七步成章
庾子嵩作《意赋》
东床坦腹
小儿辈大破贼
悬河写水
举却阿堵物
击壶为节
三横
王仲宣好驴鸣
传神阿堵
杖头挂百钱
雪夜访戴
郝隆晒书
渐至佳境
望梅止渴
咄咄怪事
王蓝田性急
谢无奕性粗强
华亭鹤唳
简文不识田稻
王敦初尚主
魏甄后惠而有色
卿卿我我

刘餗《隋唐嘉话》
隋炀帝嫉才杀薛道衡
李靖武略
文德皇后贺主圣臣忠
阎立本视张僧繇旧迹
虞监论书
贾嘉隐巧对
娄师德论唾面自干

刘肃《大唐新语》
李昭德奏罢武承嗣左相
李适之性简率
耻居王后,愧在卢前
张宣明富词翰
元夕诗三人为绝唱
张由古无学术

李肇《唐国史补》
兖公答参军
王积薪闻棋
李廙有清德
崔膺性狂率
任迪简呷醋
崔昭行贿事
故囚报李勉
近代宰相评
叙时文所尚

段成式《酉阳杂俎》
僧一行天文异事
范阳山人水画
宋青春运剑
飞天夜叉术
天翁张坚

道政坊宝应寺
慈恩寺

沈括《梦溪笔谈》
赫连城
刘晏掌南计
范文正荒政
合龙门
混柱利弊
范祥钞法
乘隙三例
陈秀公焚地图
何承矩守瓦桥关
雄州北城
正午牡丹与猫睛
以大观小
活版印刷
土气有早晚
种世衡数出奇计

苏轼《东坡志林》
记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养生难在去欲
记与欧公语
范蜀公呼我卜邻
刘凝之、沈麟士

庄季裕《鸡肋编》
货环饼者不言何物
各地岁时风俗
迪功郎
陕西谷窖
……

陆游《老学庵笔记》
周去非《岭南代答》
周密《癸辛杂识》
周密《武林旧事》
王恽《玉堂嘉话》
陶宗仪《西村辍耕录》
朱国桢《涌幢小品》
张贷《陶庵梦忆》
幻昀《阅微草堂笔记》
……
序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诗歌、戏曲、小说,为四个重要门类。散文应尤有特色,一是起源早,其发轫之作《尚书》,即早于《诗经》近千年,先秦时代的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同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诗骚文体创作,共同开启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二是范围广,不但包括世传习称的诸子、史传、碑文、墓志,还包括笔记、序跋、书信、日记,及各种赋体、骈文之作。因此,中国传统的古文,被认为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字载体,曾有“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学术构想。
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30年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很大进展,有丰富成果。但学术界也有指出,在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中,“散文研究却是最薄弱的一环”(见王水照先生为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所作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这确值得注意。除了研究专著不多外,散文作品本身的整理、选注,面向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也并不充分,故未能引人注目。中国古典散文浩如烟海,佳作如林。今人各种选本则多仅按时代撷取名篇,所选篇目往往集中在一些读者熟悉的名家名作上,入选作品数量有限,常令爱好古典散文的读者有不足之憾。又因绝大多数选本没有今译,仅靠注释读通原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故我与学界友人合作,由我筹备,编纂这套《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期望为广大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欣赏古典散文提供一套较为完备的读本。
文摘 李肇(生卒年不详),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古文运动先驱李华第三子。生平事迹不详。据劳格、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等书记载,知李肇历官内外,在朝曾任大理评事、朝请郎、试太常寺协律郎、检校著作佐郎、尚书郎、监察御史、右补阙、司勋员外郎、左司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将作少监,外职曾任华州参军、江西观察从事、守澧阳、澧州刺史、台州刺史等。《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其著作《唐国史补》三卷、《翰林志》一卷,《经史释题》二卷。
《唐国史补》是李肇做尚书左司郎中时写成的,三卷凡三。八节,每节皆有五字标题。《唐国史补序》说:“《公羊传·(隐公元年)》日:‘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未有不因见闻而备故实者。昔刘悚集小说,涉南北朝至开元,著为《传记》。予自开元至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则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徵梦卜,近惟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探风俗,助谈笑,则书之。”说明了他写作此书的动机、宗旨、题材、体例以及所记内容的时限。虽然卷上有“淮水无支奇”一条记淮中水怪,“乌鬼报王稹”一条记乌鸦之鬼复仇,仍为谈怪异、言报应的故事,自破体例,但总的来说,明确打出“因见闻而备故实”的“纪事实”旗号,在笔记史上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欧阳修作《归田录》,自称以是书为式,盖于其体例有取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