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寿礼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10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生礼俗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寿礼 去商家看看
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寿礼 去商家看看

 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寿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页码:10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生礼俗丛书

内容简介 《生命之树常青:中国寿礼》不仅有许多美丽的祝寿神话,如西王母蟠桃盛会,又有纷繁的传说故事,如麻姑祝寿、八仙庆寿,东方朔偷桃,还详细介绍了祝寿礼仪,如发寿帖、摆寿堂、拜寿星、吃寿面、送寿礼等方方面面,表现了中国传统对长者的敬重和对生命自身寿数延绵的热望。其书分九章:第一、二章分析中国传统长寿观念,从古代神话故事中探讨祈寿心理;第三至五章介绍祝寿活动的历史、内容形式及演变趋势;第六至九章介绍与祝寿活动紧密联系的寿字、寿图等吉祥文化。
媒体推荐 后记
很早就想写一奉中国祝寿文化方面的著作,以向那些希望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们提供一些有关的资料。中国的祝寿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上层统治者们在宴饮取乐时就有所谓“献酒上寿”之类的做法,随着历史的发展,祝寿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的祝寿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人的宗教观念、宗族思想、礼仪风俗等等部有着密切的关系。祝寿文化不但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具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文化艺术也具有着相当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为数众多的以祝寿为题材的诗歌、故事、戏剧等文学作品,也曾出现过为数众多的以祝寿为题材的绘画、雕刻、剪纸、刺绣等等的工艺美术。这些文字与美术作品,后来大都被归入“吉祥文化”的范畴。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祝寿文化已经逐渐脱去了封建传统的特性,逐渐转化成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生活观念和思想情趣的新型文化礼仪形式。现今人们在为老人祝寿时,已经很少再焚香点烛、磕头拜揖之类的举动,取而代之的是唱祝寿歌、吃生日蛋糕等具有现代文明特点的新型祝寿礼仪方式,这正是中国的文化习俗逐渐山传统走向现代,山落后趋于文明的鲜明表征。
为了加强读者对中国祝寿文化的印象与理解,本书中附有大量的插图与照片,这使本书的形象性与可读性大为增强。但是由于采用这种配用大量插图来介绍某一专题知识的做法对;于作者来说还是第一次,因此完成此书实属不易。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上海图书馆、苏州民俗博物馆、无锡吴文化公园,以及我的挚友吴晓惠、蔡利民、余凯家等人对我的大力帮助,他们都曾为本书的写作提供过大量的宝贵资料,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
本书中所运用的部分图片资料,引自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词典》以及戴敦邦先生的《绘图本红楼梦》等书,徐新华、徐燕华两位小姐承担了本书全部的打印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蔡宇明
2001年7月5日
编辑推荐 全面图解了丰富多彩的祝寿礼俗,这里有许多美丽的祝寿神话、传说故事,也有流传至今的发寿帖,摆寿堂,拜寿星,吃寿面,这寿礼等祝寿礼仪的方方面面。为了庆祝生命的持续,祈求延丰益寿,人们用尽了心思,才有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寿礼文化。
目录
第一章 长寿观念与祈寿心理
1.瓦当文中的长寿观念
2.寿运长久的寿星与寿仙
3.鹤、龟、松、菊及其他
4.祈寿心理与祝寿习俗

第二章 古代祝寿神话故事
1.西王母的蟠桃盛会
2.麻姑其人及其献寿故事
3.八仙庆寿与八仙渡海
4.东方朔偷桃

第三章 祝寿活动源流
1.春秋两汉时期的“献酒上寿”
2.南北朝时期江南祝寿之风
3.唐宋皇帝的圣寿节
4.明清寿礼的演化

第四章 祝寿礼仪的内容和形式
1.寿堂布置与寿庆氛围
2.拜寿程式述略
3.吃寿面与摆寿宴
4.祝寿礼仪的现代化

第五章 传统祝寿礼品及其演变趋势
1.吉祥寿礼-寿桃、寿糕、与寿面
2.文人雅品-寿幛、屏屏与寿联
3.“神礼”与“钱礼”-寿香、寿烛与寿金
4.寿礼的西化-奶油蛋糕与鲜花

第六章 寿字百态
1.“寿”字溯源
2.长寿、圆寿、花寿、福禄寿
3.百寿图及其他

第七章 民间祝寿习俗与迷信
1.祝寿禁忌——做九不做十
2.寿关禳解——六十六,吃块肉
3.特殊的冥寿
4.开斋堂,祭神灵

第八章 寿图的象征意义
1.寿图中的动物
2.寿图中的植物
3.寿图中的神仙

第九章 寿祥文化的艺术衍化
1.年画与剪纸
2.刺绣与塑世
3.器皿与挂件
4.雕刻与纹饰
后记
……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