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考试 >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020078233 ·条形码:97870200782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 去商家看看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 去商家看看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020078233
·条形码:97870200782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详评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洞悉语文本质,揭示高分秘密。语文是什么?语文考什么?如何克服语文备考三大弊病?18套高考题,18套优化训练方案告诉你,提高语文复习效率,优化语文复习效果重点在于抓住一词一句、扣紧一读一写、培养吸纳与释放能力。
作者简介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学院特聘顾问,“清华同方”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商务印书馆教育图书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协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培训中心特聘顾问。
长期从事高三教学、教研工作,十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高考阅卷。悉心研究教学与高考规律,洞察各地高考试题走向,致力于通过全面贯彻语文备考的“自觉”意识,提高考生的备考效率和语文综合素质。在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作文创造性思维的考试规律和训练手段方面,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独到建树。
执教以来,有数十篇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项,发表著述五百多万字,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做高考辅导讲座,应邀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讲学逾百场。著有((王大绩高考作文创新精讲》《王大绩精讲满分作文个性样式》《王大绩精讲作文高分一招鲜》《王大绩讲高考:历年作文同一题》。
编辑推荐 《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我坚信,这《王大绩讲高考:语文优化备考方案》如能读懂,这些优化方案如能得到落实,同学们每周只需正常上四节语文课,不用补课,不用大做模拟试题,必将获得语文高考的优秀成绩。
目录
导语:高考语文的读与写
吸纳和释放能力——语文备考的根本认知
科学化思潮泛滥——语文备考的现状
一词一句一份题——吸纳能力的基础
承续并发展传统——人文积淀的转化
一枝一叶一盆土——释放能力的展示
树立作文思维观——取代作文常识观
提倡感悟生活法——取代死背素材法
倡导完整创造论——取代空头创造论
2009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题详评
全国一卷
全国二卷

北京卷
广东“新课标”卷
海宁“新课标”卷
辽宁“新课标”卷
山东“新课标”卷
安徽“新课标”卷
浙江“新课标”卷
江苏“新课标”卷
福建“新课标”卷
天津“新课标”卷
上海卷
重庆卷
四川卷
江西卷
湖北卷
湖南卷
……
文摘 科学化思潮泛滥——语文备考的现状
高考是一场效率与效果的竞争,而不是单纯的智力与能力的抗衡,更不是单一的意志与毅力的竞逐。学生乃至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时尽”的常数,而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无穷匮”的资源。但是,现在通行的语文备考行为却大相径庭。
现行的语文备考方式大致有三种。
一日知识体系。在一种所谓的知识树上,缀连着各个体系、各种门类的语文专业知识。这种知识体系不是语文本身,而是对语文的梳理和解释。其效率与效果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语文知识有两个范畴:一是语言积淀,它们不具备严密的体系,却是语文的根基,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二是专业知识,基本属于对语言或文学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并非中学语文本色,也与高考要求的读、写能力没有必然关联。高考语文试题不考名词术语,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属于语言积淀这一范畴。审视现行《考试大纲》和试卷实际,高考语文试题涉及的直接知识因素,包括4个层面,8个要点:1.汉字:①汉字字音,②汉字字形;2.词语:①近义词语,②成语熟语;3.文言:①文言实词,②文言虚词;4.其他:①名句名篇,②其他知识。
二日方法策略。这种方法策略试图编织出解题方法的链条,这一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的、致力于贯彻解题套路的“方法策略”,脱离了语文根基,实际是对语文的涂抹和包裹。它死气沉沉,窒息着教师与学生的语文才能和兴趣。
三日题海战术。反对题海由来已久,但题海却愈演愈烈。这许许多多模拟题,究竟好不好?外在的试卷结构、试题形式与高考试题肖似很容易,但实质是否一致就难说了。在备考的有限时间内,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能力基本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使学生既有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高考试题的内在规律,强化把握试题规律的意识——这应该是语文备考的基本原则,题海战术恰恰与之背道而驰。
我们反对高考备考中的题海战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备考方式以考代练,将考试和备考混为一谈,盲目地以为一味大量做模拟题目就能熟中生巧,提高考试成绩。
考试和备考有关联,也有重要区别。考试要讲求一击中的,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进发能量,展示能力,以获取优秀成绩;备考是明确规律,强化意识,积蓄能量,为获取优秀成绩作充分准备,是“校正瞄准”的过程。高考,是“用刀”;备考,是“磨刀”。
认识这种区别,对于语文学科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