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美食 >

魏荫与铁观音

2010-02-16 
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61531877/9787561531877 ·条形码:978756153187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魏荫与铁观音 去商家看看
魏荫与铁观音 去商家看看

 魏荫与铁观音


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15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61531877/9787561531877
·条形码:9787561531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魏荫与铁观音》一书分 “铁观音之溯流穷源篇”、“走近旷世奇茗铁观音”、“撩开铁观音的文化面纱”、“铁观音茶业的经营管理” 四章,全面祥实地介绍了安溪铁观音茶史传说、采摘、栽培、采制、品鉴、保健功效、茶俗、茶艺、企业经营管理、品牌文化营销等。《魏荫与铁观音》旨在进一步弘扬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实现先祖魏荫“让铁观音造福众生”的理想。
目录

第一章 铁观音之溯流穷源篇
第一节 魏荫与铁观音的传说
第二节 西坪:铁观音的发源地
第三节 安溪铁观音与魏氏之史传篇
第四节 铁观音常识ABC

第二章 走近旷世奇茗铁观音
第一节 铁观音的传奇履历
第二节 铁观音的繁殖
第三节 铁观音的栽培
第四节 铁观音的采制
第五节 铁观音的品鉴
第六节 铁观音的保健功效

第三章 撩开铁观音的文化面纱
第一节 古邑安溪千年茶史
第二节 安溪茶艺与魏荫名茶茶艺
第三节 铁观音茶俗
第四节 诗咏安溪铁观音
第五节 和谐:铁观音之魂

第四章 铁观音茶业的经营管理
第一节 铁观音茶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二节 铁观音茶业产品的多元化与创新
第三节 铁观音品牌文化营销
第四节 铁观音的国际化经营
附录一魏荫铁观音茶史馆赋
附录二铁观音传人的传奇故事
附录三魏月德:铁观音文化的传播使者
附录四魏月德:从“赛茶王”到创品牌
附录五饮茶思源——魏荫铁观音之歌
后记
参考文献
……
序言 “铁观音”既是优良茶树的品种名称,又是顶尖茶叶的商品名称,是中国名茶、世界名茶。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这是没有任何悬念和争议的事实,因为铁观音茶,令安溪与铁观音一起驰名中外。
  中国的茶,大多都有极其美好的名字和由来,茶用佛号却很少见,“铁观音”这个名称显得与众不同,很有特色。消费者购买铁观音、品饮铁观音,很容易想到它肯定和“观音”有关系,与“观音”有不解之缘。其实,由于铁观音茶树的嫩芽呈紫红色,俗称“红芽铁观音”,简称“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安溪茶农还将用铁观音种子繁殖的有性后代,称为“土观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棱人工杂交杂种一代中,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新品种,定名为“金观音”;另一茶树无性系新品种,定名为“黄观音”。
  在安溪,关于铁观音的发源,有两个传说,其实质都是勤劳智慧的安溪人千百年来坚持种茶、制茶、研究茶、传播茶的写照和缩影。由陈宗懋主编,2000年版的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第86页“铁观音(1)”条目,是这样解释铁观音的:“[Tlegt-anyin]亦称‘魏饮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茶树无性系品种。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为‘华茶7号(C3SCT 7)’。原产福建安溪尧阳乡松岩村,栽培历史200多年。”
  2003年12月17日,在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举行的“纪念铁观音茶始祖魏荫诞辰300周年暨铁观音茶学术研讨会”上,众多茶学界专家认为:铁观音茶树发现者是魏荫,发祥地在安溪西坪松岩打石坑。
  西坪镇的松岩村,群山起伏,山地多为岩石风化的沙砾壤土,结构疏松,排水良好,酸度适宜,2 5月间云雾弥漫,上午8 9时始见太阳,日照适中,雨水充足,利于茶树生长。当地所产的名茶铁观音,甘鲜醇厚,风味特异,饮后余香在口,喉底回甘,素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
文摘 (一)“观形察色”
“观形察色”主要是鉴别形状和色泽,包括条索、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铁观音有几个区别于其他品种毛茶的特有词汇,如“蜻蜓头”、“粽叶蒂”、“蟾蜍皮”、“蛤蟆腿”、“三节色”、“腰鼓筷”等。用来比喻由于铁观音芽叶肥厚所制成干茶的外形,紧结肥壮弯曲如“蜻蜓头”、“蛤蟆腿”之形状;叶柄有如用于包粽子之竹叶叶柄;形容色泽则用“蟾蜍皮”、“三节色”来形容铁观音色泽砂绿且带有点状霜点及青蒂,绿腹红边;并且表现出油润“活气”,因为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如工艺技术操作得当,不仅体现在内质,而且外形色泽也必然相应得到体现;“腰鼓筷”则是用以区别铁观音与其他品种茶叶茶梗之特殊之处,纯正铁观音茶梗底端平齐,而其他品种茶梗则会出现木质部凸现或皮质层残破纤维外露。此外在观形察色的同时,还需结合用手触摸掂量身骨之轻重和干闻香气,从第一印象中形成铁观音品质高低的概念。而现代清香型铁观音的“观形察色”,除上述必备内容外,外形紧结卷曲度要求更趋于颗粒状,色泽则偏重“芥菜绿”,干闻香气须体现出更强清香鲜爽感。
上述是铁观音“观形察色评外形”,依条索紧结卷曲或“松直条轻身”判定品质高低的一项指标。色泽是评定外形品质优次的第二项指标,色泽油润带砂绿有霜点称之“活宝”;若色泽灰暗,呈“燥涩”称之暗色或死色。
后记 一首简单上口的《茉莉花》,不知被国人乃至西洋人传唱了多少年,连茉莉花茶也因此受益。为何行销国内外的铁观音茶,却没有一首广为人知的歌曲?
  不久前,中国著名铁观音企业魏荫名茶董事长魏月德先生邀请一位音乐人创作的《魏荫铁观音之歌》,即将进入全面传唱阶段。如何使企业的经营与文化的弘扬有机结合,这是深谙文化传播软实力的安溪铁观音培育者魏荫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先生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日前,由其企业斥巨资历时近三年打造的“铁观音文化园”在安溪落成。文化园位居安溪城东工业园,占地27亩,集茶品种观赏、茶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为一体,成为中国铁观音文化与魏荫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以一家之力,建三百年铁观音文化展示基地,魏荫名茶此举,再次彰显其“先做茶文化,再做茶生意”的企业理念。“魏荫”,这个古老而又时新的名字,超越了铁观音的传说与品牌,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内涵。任何文化都有根,铁观音茶文化亦是如此。弘扬铁观音文化,须先弄清它的源头,并不断探寻铁观音文化传播的大众平台。“建设铁观音文化园,就是要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发展安溪铁观音文化,在数百年茶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饮茶思源,回报社会”。魏月德先生如是说。
  三百年前,独具慧眼的茶农魏荫,发现和传播了铁观音种苗。三百年后,茶企“魏荫”保护和传播着铁观音文化,为其开拓着永续发展的空间……
  今天,在认同中华“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人士与日俱增之时,乌龙茶尤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福建乌龙茶广受消费者青睐之际,我们把《魏荫与铁观音》一书奉献给读者,意在为安溪铁观音、魏荫名茶提供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资料,希望能为振兴铁观音茶业和弘扬茶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热点排行